汽车保险市场的营销模式(大数据时代,保险营销服务构建思路)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充满了颠覆性革命机会的时代,由新技术引发的新商业模型,将颠覆已有的各种商业意识形态,进而引起客户的重新分配。一夜之间,我们发现,微信可以免费通话了,360安全卫士可以免费杀毒了,阿里巴巴可以给小微企业发贷款了,招商信用卡商城成了电商网站了,太多太多的变化!


一夜之间,你可能失去所有的客户,因为你发现本来要收费的或者独有的客户服务内容,被别人以免费的形式,或者体验与服务更好的形式,替代了,而消费者是无情的,他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别人”的怀抱,更可怕的是,这个“别人”,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你的竞争对手,甚至都是风马牛毫不相关的两个行业。


这就是现状,一场跨越行业,基于新技术新思路的客户再分配大幕已经拉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句战场的名言,也终将成为这场商业大潮中的至理名言。


不变的是,客户永远是中心,为客户提供具有价值的服务,一直是企业常胜的法宝;变化的是,具有价值的服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难以被把握。



在众多具有价值的服务中,大数据对保险行业而言,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汽车保险市场


第一是对于风险的管理,大数据与保险都具有以风险的预测为核心的特征,比如在车险保费定价上,年龄、职业、性别是定价因素,但这三个因素完全一样的人群,其风险也绝对是不一样的。再比如华泰和淘宝合作首创的运费险,大数据应用可以使运费险摆脱亏损的状况,并扩大客户覆盖面,总之大数据可以使定价模型更加灵活与精确。


其次是通过数据整合进行精准化的营销与服务,即通过数据整合,尤其是外部数据的整合,探索背后的商业价值与商业模式。据了解,目前国内各保险集团,或者有机会筹建集团的企业,都有着基于客户开展大数据处理的计划。


第二个层面,归根结底还是营销服务层面,在大数据时代保险行业如何构建整个营销服务体系。大数据呈现4V特点:Volume(数量)、Velocity(速度)、Variety(多样性)、Veracity(真实性),其中真实性最重要。


保险行业的大数据营销本质,在我理解,应该是将海量的客户数据进行“清洗”、“分流”,然后进入到最合适的渠道,并为客户量身匹配出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以最便捷的方式帮助客户完成购买行为,形成成交客户并将客户纳入他所属于的客户服务体系,用服务带动再次销售与转介绍。可以看到,这一切的源头和基础,就是海量的真实的客户数据,大数据时代可以将这些客户数据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是典型的基于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商业模式。


大数据营销应该是由四个环节组成的,这四个环节逐层收缩,到最后又开始循环进入新的四个环节,这样如螺旋上升一样循环不止。获取客户与精准营销两个环节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获客如同源头之水,没有源头,就无从谈起后继的环节,这也是非技术因素;精准营销中产品库的建设比较复杂,营销的本质就是将客户与产品进行对接,产品库建设不完善就会在对接环节出现问题,无法为客户带去最优产品,从而将成交压力转移到了促销、推销。


产品库的建设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应具有灵活性、多属性,与客户需求分析模型对接,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需求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产品组合,甚至价格策略、核保策略。


在解决了两个最关键环节的问题后,五个配套系统的建设相对难度较低。需要注意的就是销售全流程,从录单、核保、缴费、打单、派单整个环节都要通畅,对应的内部绩效考核(基本法、业绩、奖金)的流程、体系也要完善。



另外客户管理方面,有很多的CRM厂商与解决方案,要注意一定要对一个客户进行全流程的管理,不管是哪个渠道在哪个环节为客户提供了服务,需要有全生命周期的记录与管理,以便最大限度提升客户对服务的体验,对内而言全面而精确的掌握客户信息与发展趋势。


客户服务体系需要针对客户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客户要采用不同的核保政策,甚至定价政策,这方面已经在寿险领域有所应用。


客户需求分析本身的数学模型并不难,难点在于与产品库的对接,其实还是产品库的建设。


客户调度还需要注意不仅仅是把客户在每个流程环节进行服务分配,还需针对整个销售流程进行切分,在每个小步骤进行操作行为的定价,以避免渠道冲突、人员冲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