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原则是什么意思(多数决定理论与市场的28法则)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叫《十二公民》,这部电影虽然是改变自美国电影《十二怒汉》但是确确实实讲述的是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借由12个不同职业、不同阶层和不同经历的角色,通过对一件杀人案件的争论中引发出各自在心底根深蒂固的偏见。

片中12位公民模仿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以投票的方式来裁定一个被怀疑是杀了亲生父亲的“富二代”是否能够被定罪,或者说是是否可以执行死刑。并且需要12位成员达成完全一致的观点才算结束。

起初只有何冰饰演的角色独自一人对于案件、证人、证言证词及证物保有怀疑的态度,经过多轮辩论之后,现有的所有证据都被一个一个推翻,其余11位成员一个一个的站到了认为无罪这一方。最终12位成员达成一致,放下了各自的偏见,全部认为“富二代”无罪。

通过这部影片可以说是把社会各阶层的心理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具体的细节部分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强烈推荐。

2 8原则

当然,今天要讲的内容也是看过电影之后想到的在投资中也会发生的两个关键理论。

首先咱先说说多数决定理论:股票价格永远是按多数投资者的决定而波动的。预期某种股票价格上升的投资者越多,则该股票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这种预测有误,而由于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多,则该股票价格仍会上涨。因此,应顺应多数投资者的意见,购买大家都喜欢的股票。

索罗斯也说过:大多数人的意见发现行情,大多数人的意见催生行情,大多数人的意见毁灭行情。索罗斯也正是通过这种反身性理论,在全球掀起过多次金融风暴,精准做空过许多国家。

所以多数决定理论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通多多数人竞相购买某只个股,从而有利于推升股价,毕竟股票目前还是撮合性交易,多数资金的方向大概率可以决定股价的走势。

但是反面就是人多的地方太拥挤,一旦出现叛逃者,则股价就有可能见顶。一旦叛逃者增多,则会出现羊群效应,股价一泻千里。

就像去年新能源赛道勇创新高,元旦回来后一泻千里。这就充分说明了多数决定理论的两面性。

去年新能源赛道刚开始发力时,大部分人还在持有观望态度,甚至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当其中个别的细分赛道已经高不可攀时,市场上一片唱多的声音,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都开始纷纷关注起来。

下半年新能源赛道全面爆发时,大部分机构和散户开始疯狂涌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年底。尤其是年终时身边参与新能源赛道的朋友突然间增多,仿佛一夜之间都成了新能源赛道的代言人。

即使我在12月5日的直播中公开看空了“宁茅”,依然无法打消身边“新能源代言人”们的热情,他们仍然能够把新能源各个细分赛道的未来通过各类数据娓娓道来。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定律:毛毛虫定律。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把几只毛毛虫放在花盆边上,首尾相连绕成一圈,然后在不远处撒了一些松叶。 结果毛毛虫开始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转圈圈,一连转了好几天,直到活活饿死。而旁边的松叶,它们一点也没动。

当多数决定理论中的多数超过一定边界时,便会让多数人变成盲从、被过度洗脑的人。

所以当我们做投资,尤其是股市这种高风险、高波动的投资时,需要保持一份理智,众人皆醉我独醒。

正是由于多数决定理论存在两面性,所以才会让28法则显得更加准确。

28法则也叫28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这个法则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例如我们每天的时间有80%是无用的,真正有意义的时间不超过一天当中的20%,不信自己算一算。

在股市投资中也是一样,大部分人都是亏钱的,虽然亏了钱也不会跟你说,但是确确实实是亏钱了。而只有少部分人能够真正赚到钱。如果把投资时间拉长到10年以上的话,基本上可以说是极度接近28法则。

所以我们如何能够成为那20%的人才是关键,如何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最为重要,我会在其他文章中讲解。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