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有些人没有好好书也能当上老板,所以你就得出“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觉得不用读好书,以后也可以当上老板,赚到大钱。
当你想在网上购买极限运动设备,然后看到降落伞、滑翔伞在网上的好评都是满的,就觉这些极限运动设备质量杠杠的。
恭喜你,你已经陷入了穷人思维了,你看到的都是“幸存者偏差现象”,忽略了“沉默的数据”,无法看到问题的本质。
一、眼见不一定为实,许多都是“幸存者偏差现象”。
其实我们生活中充斥了各种幸存者偏差现象,许多现象隐藏得很深,让你从未质疑过。接下来,我们举几个生活事例来说明幸存者偏差现象深深影响我们日常生活。
比如,你想在网上购买极限运动设备,这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网上的好评满满,几乎没看到差评,就认为产品质量很好。用“幸存者偏差“来解释,那是因为好用的都活下来的,不好用的,根本没机会活下来。
比如,你会觉得家具还是以前的质量好,其实如果质量不好,早就坏了,已被扔掉,所以看到剩下的家具都是好的,都是“沉默的数据”,误以为以前的家具质量好些。
比如,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段子“老婆都是别人的好”,其实这也是大多男性认知上的“幸存者偏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哪些占少数部分的漂亮贤惠的别人家老婆,容易被记住,而哪些占大多数的普通的别人家老婆往往容易忽略;二是一般人在他人面前展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所以不深入接触,你看到的都是别人家老婆的美好的一面。
再比如,经常看到的“成功学”经验,其实他们的经验不一定都可以复制,人一旦成功后,多少都会对过往的经历进行粉饰或吹嘘,然后完全照搬其经验也未必能成功呢。因为你看到的都是成功的幸存者,殊不知多少经历差不多的失败者倒在半途上,而这些失败者不一定就不够努力或聪明,缺乏的是机遇吧。
讲那么多例子,就是要告诉大家,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物本质,有些连真实的一面都达不到。
所以遇到问题,找寻办法的时候,不要过分迷信经验和立足所看到的现状。要学会应用科学有效方法论来解决问题,方是正道。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刘润的“解决问题”的万能模型。
二、“解决问题”万能模型
当遇到问题,建议可尝试用这个模型来解决,这个模型就是“假设—验证—结论—调整 ”。什么是“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就是在遇到问题时,先大胆假设,然后去验证,得出结论,最后根据结论做出调整。
该模型的好处是能基于客观事实,逐项验证,过程科学严谨,但确实逐项验证相对耗时。但这个世界的事物规律一般都是这样,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长久,而获得的过程很是曲折的往往能伴随一生。
其实这个方法,不单单解决日常问题,其应用很是广泛,可以应该到科学实验、人文研究、企业日常经营。
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我国首位诺贝尔医药奖获得者院士,其发现青蒿素的过程,用的方法跟这个模型的思想极为相似,先是从各种古代医书、民间偏方中获得的药方,逐项假设,逐个小心实验验证,如果实验结果不达标,就调整再验证另外一种药方。共收集2000余种药方,其中对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种失败,终于发掘出青蒿素的抗疟疾性。
人文研究方面的应用:胡适是中国第一个提出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来做人文专业研究的人,并开创红学史上影响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红学派别——考证派红学。其应用的思想方法,跟“解决问题”万能模型如出一辙。
既然“解决问题”万能模型那么强大,那具体如何应用呢?
三、如何应用“解决问题”万能模型。
如何正确应用“解决问题”万能模型,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抛弃经验,摆脱思维惯性,不轻易下结论,怀着空杯心态去看问题。
二是运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三是不要被人为因素左右,做到客观、真实,就事论事。
只有认真执行以上三点,纵使遇到多复杂、多繁琐的问题,都能层层剖析,直到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比如,企业的产品销售不畅。老板召集各部门一起开会讨论,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各个部门就互相推诿,产品部说销售和营销等没做好导致的;销售部门可能会说是广告做得不好;广告部会说是产品质量不行等。如果你身为老板,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种情景,就可以采用“解决问题”万能模型,逐项问题去验证。假如说销售没做好,就验证销售,是所有销售人员的业绩不好,还是只有一部分销售人员业绩差。如果是后者,那就说明起码不是产品问题,也许是广告没做好或产品销售方面出现问题。就这样,逐项问题去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然后做出调整,就可以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好,最后总结一下,“解决问题”万能模型要做到三点,一是抛弃经验,摆脱思维惯性;二是运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逐项假设和验证,仍没有找到问题所在,就做出调整,直到找到问题;三是不要被人为因素左右,就事论事。
参考资料:刘润《底层逻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