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什么特产小吃(细数京味饮食知多少,您最爱哪一道?)

北京的冬天,越冷越让人馋。

北京有什么特产

甭管外面如何天寒地冻,

一定得有种好吃的,

也许它很简单、很普通,

但一口下去,

就是那么舒坦。


糖炒栗子

据《北京果树志》载,我国栽培板栗的历史悠久,北京地区是板栗的老产区。《史记》中说“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当时北京为燕国属地,可见两千多年前已种植板栗了。民国时期,糖炒栗子已成为北京四九城著名的特色美食,每逢初冬至春节期间无不飘满糖炒栗子特有的味道。小贩们用长方笸箩,装上炒熟的栗子,论斤出售。其深褐油亮,香甜软糯。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为北京名产,各样鲜果均可穿蘸。北京的冰糖葫芦盛行于清代及民国时期,《燕京岁时记》里,记有冰糖葫芦“甜脆而凉冬,夜食之颇能去煤炭之气”。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好似一棵结满硕果的小树,甚是诱人。

羊头肉

北京的白水羊头肉为京市一绝,是秋冬季节很多人必食的小吃,切得奇薄如纸,撒以椒盐屑面,用以咀嚼,掺酒,为无上妙品。

沿街叫卖羊头肉的小贩,一般用以肩背荆条编制的箩筐,筐上放一圆形木盖,木盖由两个大小相等的半圆形木片组成。当有人买羊头肉时,揭开半片,翻过来就成了案板,现切现卖,曾是老北京秋冬时节街头的一幅民俗靓景。

新年,是冬天尾声最快乐的记忆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北京的春节,更是少不了味道的记忆。

撒年糕

老北京的年糕一般为清真回民小吃店制作,除年节大量供应外,平时亦有供应,但数量和品种都比春节时少。年糕其实最早来源于满族,满族名字叫“飞石黑阿峰”。北京的年糕是用黄米面或江米面加各种辅料蒸制而成,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寓意。不同于南方的水磨年糕制法,北京的年糕把黄米面和辅料一层层撒在笼屉中,然后上火蒸熟。所以老北京称制作年糕为“撒年糕”。

炸丸子

北京人过年少不了丸子,丸子寓意团团圆圆。春节前,一般家庭都已经做好了炸丸子作为初一到初五的配菜预备,炸丸子分素丸子、肉丸子。刚炸好的丸子直接吃就很香,要是沾点“老虎酱”就更地道了,老虎酱由蒜泥、黄酱、甜面酱、虾皮、香油调制。过年时,抓把丸子稍微过下油,用锅烧点高汤,勾上芡,下锅一熘,一盘焦溜丸子就得了。

咯吱盒

咯吱盒,嘎吱脆,这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过去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炸个十几二十斤,往脸盆大的盆里一放,足足能吃一个正月。把上好的绿豆碾磨成粉,调水成浆,上炉火摊成薄如蝉翼形如满月的煎饼,再洒上香菜末、椒盐,卷成卷儿切成寸段,再在滚烫的油锅那么一过。颜色淡黄,入口酥脆,还有股淡淡的绿豆香气。

酱肘子

酱肘子是一道深受老北京人喜爱的吃食,逢年过节自然少不了它的影子。传统的酱肘子,要放一小碗黄酱汤到锅里,于是这肘子便有了酱香味儿。它不仅味道好,卖相好,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切片后可直接食用。皮筋道,肉烂香入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丝丝入味,口口溢香。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