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通报员工上班期间摸鱼的消息引爆全网,不知道有多少职场人看到消息后在“瑟瑟发抖”。毕竟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谁又能逃出“带薪摸鱼”的真香定律呢?
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经过。11月16日,一份名为《国美控股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的文件在社交平台流传,流传的图片中明确记录了被通报员工的具体办公区域以及非工作流量信息。
国美内部通报图片记录
具体什么是“非工作流量信息”呢?顾名思义,就是设备产生的数据流量指向服务器并未办公场景下的地址。
内网监控的技术难度和成本都非常低
举个例子。作为一名编辑,我需要编辑一份在线文档,那正常情况下我产生的数据流量应该指向提供在线文档服务的ip,但如果系统检测发现在工作时间段内,你产生的大部分数据流量最终都指向了“腾讯视频”,并且事实上你撰写文档并没有查阅视频内容的需求,那系统就可以判定你大概率是“带薪摸鱼”了。
所以,通报中,我们都看到了非常熟悉的APP的名字。
说话,国美是给员工发了腾讯视频VIP吗?
至于如何实现流量监控,其实技术层面已经非常成熟,绝大多数公司的网络部门都能够利用公司内网服务器对网络内部设备访问的服务器和产生的流量进行监控。
甚至你的家用路由器都可以实现类似功能。
那么,作为一名成熟的职场人,该如何规避来自公司内部的流量监控呢?
想要监控数据流量,无外乎设备层和网络层两个方面。
从设备层出发:
- 不要使用公司配发的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访问与工作无关的内容;用人话说就是,用自己的设备处理自己的事儿,用公司的设备处理工作的事儿
- 个人设备不要安装来自公司的任何证书或服务;用人话说就是,拒绝在个人设备上安装任何公司相关的安全证书服务或特殊APP
- 如果公司强制要求在个人设备上安装相关证书服务,可以考虑再配一台“备用机”
从网络层出发:
- 使用移动网络实现访问,避免使用公司提供的无线或有线网络连接;用人话说就是,用流量。移动运营商才懒得管你上班时是怎么摸鱼的,只要按时支付流量费就行
- 如果必须使用公司内网,建议通过虚拟专用网络进行访问(但此方法不保险,毕竟虚拟网络的数据特征过于典型,容易被识别)
其他注意事项:
- 物理层面的监控,防不胜防,例如在办公室内安装高清摄像头,将员工电脑屏幕上的一举一动都如实记录。(解决方案:屏幕上可以安装防窥膜,如果摄像头与屏幕角度比较大,就完全拍不到任何内容)
- 只要使用网络设备就一定会留下记录,所以为了绝对安全,强烈建议使用个人设备通过流量去摸鱼,不要挑战网络工程师们的业务能力
写在最后
笔者写这篇随感,并不是为了指导大家如何摸鱼,毕竟员工和公司事实上应该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更加灵活且充满弹性的工作环境才能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为了防止一些居心不良的企业主利用技术手段对员工实施全方位监控,笔者还是要提醒大家,个人数据安全绝不仅仅只是你的账号密码,有时候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老板都看得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