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新华网上海12月26日电(通讯员尚浩然苏记者)“我想给我女朋友一个惊喜,发现了一个购物袋。本以为可以省点钱,没想到从头到尾都是骗局!可我没想到这钱能要回来!”被害人小李在南京市江宁区检察院的一次案件赃款退还会上开心地说。
2019年8月,原本在莆田开厂的何某某看到身边很多卖假奢侈品的商家生意红火,决定转行,于是找到失业在家的表弟杨某某,通过注册多家淘宝店铺,打着代购国外奢侈品的旗号开始“做点事”。他们专门招客服,向客户谎称自己卖的品牌包是海外代购正品。为了提高网店的信誉度,他们还专门招了专人给网店刷好评。在两人的努力下,很多顾客来店里询问。
低价是吸引顾客注意力的第一步。每当被问及货源时,他们都声称有“买家”正在国外专柜采购,甚至安排专人在仓库设立的“柜台”上拍摄采购过程,还“贴心”地模拟“商场”的背景音乐。一系列操作让很多受害者“信以为真”。很快,“顾客”就收到了号称人肉带回来的奢侈品。当有人质疑是假包,坚持要退的时候,何某某会爽快地退掉,以换取店家的“信誉”。
下单后的第二天,受害人小李收到了本该直接从法国寄出的“代购”包。她很怀疑。经过鉴定,她发现自己花1.6万元买的奢侈品包是假的,于是果断报警。案件移送江宁区检察院处理。经审查,何某某等人于2019年8月至12月,共骗取76名被害人45万余元。
在检察官的不懈努力下,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联系家属,筹集退赔款45万余元。负责此案的检察官逐一与受害人沟通,结合转账记录核实被骗金额,并征求退赔意见。最终,在南京市江宁区检察院召开赃款赃物新闻发布会,辩护人代表被告人撤回全部赃款,并当场退还被害人。承办此案的检察官提醒: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通过编造事实骗取被害人财物的案件,尤其是想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更容易成为其“目标”。作为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可信的购物渠道,仔细筛选店铺,避免上当受骗。
校对苏云
来源:牛子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