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是我的好,但是我妈做的配菜比我做的好。”
每天中午,和妈妈一起吃饭是长沙男孩郑怡最放松的时刻。近年来,经过两次失败的创业,我已经欠了很多外债。从去年12月开始,郑怡尝试在家附近卖川味小吃。“现在生意还行,慢慢来,总会好起来的。”
郑怡现在住在他母亲的一个朋友家里。“在这里摆摊很方便。”每天晚上9点左右,他开始摆摊,早上一般是他的就寝时间。妈妈通常下午一点左右来,提着一个包,里面装着两菜一汤。
1月18日中午,妈妈准时来了。当天的菜是鸡捆炒菜,排骨炖蘑菇,荤素搭配,热气腾腾,让母子俩都有了食欲。他们边吃边聊,这个菜怎么做,“少放盐”还是“少放盐”。
晚饭后,他们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郑怡要去摆大排档,他妈妈会帮他打包送餐。她会在他晚上摆摊前回去。“我摆摊晚,我妈身体也不好,不用熬夜陪我。”日子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
郑怡今年33岁。面对儿子的第三次创业,妈妈也不是没有担心。“各方面都很担心。如果你担心他的职业生涯,你会感到高兴,但担心他的健康。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我能帮忙的地方帮忙。”
对于未来,郑怡也有自己的计划。“接下来就是先买辆三轮车,然后慢慢找店,慢慢还清债务,尽快让妈妈过上安稳的生活。”
中国新年就要到了,郑怡和她妈妈的春节将和往年一样。母亲和儿子会坐在一起吃饭,聊着同样的话题:聊目前的困难和下一步的打算。郑怡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总有一天他的母亲会下岗。
[S2/]两次创业失败后,他选择摆地摊
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在长沙天心阁附近,郑怡都会推着他的手推车准时出现。郑怡主要销售蹄花汤、卤菜和香辣牛肉等成都特色小吃。“我以前开过川菜馆,这些我都会。”
30岁时,郑怡辞去了外地的工作,怀揣着创业的雄心回到长沙。“那时候我都快30岁了,还想争取一下,做点什么。”
2019年9月,他在大学城周边开了一家小饭馆。到2020年初,生意逐渐好转,然后疫情爆发。商店关门一个多月后,郑怡又支撑了四个月。“后来,没有办法了。我以超低价格转让出去,亏了20多万。”因为家里不富裕,他卖了房子还债。
2021年初,在几个朋友的介绍下,郑怡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酒馆。后来由于合伙经营的分歧,酒馆于2021年1月开业,同年11月关门。“我又投了钱,天天在那干活,没拿工资。后来,我没做了。我在这次创业中也欠了一些债。”
谈到这两次创业的失败,郑怡总是感慨良多。“一个是现实影响,现在处于负债状态,资金压力非常大。再一个就是把身边的一些人和事看得更透彻。”
截至2021年底,郑怡已负债40万至50万元。因为很久没上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急着还债。想到自己还有厨艺,他决定摆地摊卖川湘小吃。“我被迫什么都不做。”
2021年12月1日,郑怡的摊位正式开张。“一开始,可能会有一点差距。后来,我觉得没什么了。我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害臊。”
想让妈妈早日“下岗”,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两次失败创业的经历似乎让他成熟了很多。
每天晚上9点半左右,摊位会线上线下开放,一般会开到凌晨1点半左右。凌晨三点半,郑怡会给批发市场的商贩发信息,定好第二天需要的食材,五点左右睡觉。早上十点半左右起床。郑怡一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它来做饭,期间他会挤出时间来拍一些短视频,打包发货。
现在郑怡直播已经一个多月了,生意也渐渐走上正轨。每天线上营业额1700元左右,线下生意不稳定。“除了睡觉,我在工作。我现在唯一的支出就是还债。”尽管现在压力很大,但郑怡一直保持着积极的状态。在他看来,离不开网友朋友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母亲的支持。
郑怡是一个单亲家庭。她从10岁起就和母亲住在一起。“每次创业,他都好像看到了希望,但最后都没有成功。可能他没有好机会吧。”郑怡的母亲说。儿子创业的时候,我妈每天都来帮忙打包发货。“如果我能帮忙的话,我会做点什么的。”
摆摊的时候,郑怡会习惯在直播间和网友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感受。“大家都很支持我。很多人会在网上订购我的产品,还有朋友免费给我打印了一个批发礼盒。非常感谢。”
郑怡坦言,因为目前的工作,她内心对母亲充满愧疚。“她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本该去公园散步,和朋友们一起休息。我还在这里忙。我肯定欠她的。”所以,他更不敢放松自己。他想通过这次创业,让母亲早点“下岗”。
对于未来,郑怡也有自己的计划。“首先,我想换个交通工具,买个三轮车。有了三轮车,我可以去人流量更大的商圈摆摊,然后我想有自己的店。”
在郑怡看来,一切都是慢慢来的,“我有信心还清债务,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潇湘晨报记者张伟实习生刘有明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应用市场“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酬。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举报热线0731-8557118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