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王
微信群里总会有人抢红包,他可能用过自动抢红包的外挂软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类软件隐含着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了一起与“自动抢红包”相关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这一软件的开发者和运营者掌视公司被判向腾讯科技公司和腾讯电脑公司赔偿475万元。
判决一经公布,今天下午,“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获赔475万元”立即冲上微博热搜榜榜首!近300万人观看。
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被判赔偿475万
“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可以使用户在微信软件后台运行时自动抢到微信红包,并有“开启反封保护”的治理措施来应对微信软件。
此前,该软件的开发商、运营商掌趣公司和提供下载平台的卓一常勋公司被微信软件的开发商、运营商腾讯科技公司、腾讯电脑公司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来源:天眼查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第二被告卓一常勋公司是安卓应用豌豆荚的开发公司。腾讯将这家公司列为第二被告,是因为豌豆荚装上了掌上视界“自动抢微信红包”软件。
根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7月16日的通报,该院近日审结了这起案件,这也是首例与自动抢红包相关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来源:知识产权北京微信官方账号
因开发“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判决被告掌视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赔偿两原告腾讯科技公司、腾讯计算机公司(简称腾讯公司)经济损失450万元,合理支出约25.4万元。据了解,双方均未上诉,该案判决已生效。
来源:知识产权北京微信官方账号
累计用户2000万
6700万次下载
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披露,该涉案行为从2016年1月持续到本案开庭,持续时间较长,下载量和用户量较大。
“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在OPPO软件商店、PP助手、“豌豆荚”、华为应用市场、百度手机助手、酷派应用商店等安卓应用分发平台的下载量已超过6747.6万次。
来源:知识产权北京微信官方账号
值得一提的是,口袋视界公司还宣传了该软件“累计用户数达2000万,荣获中国开发者APP百强称号”。
此外,软件还支持语音红包提醒“红包来了”、微信加速秒抢红包、自动回复感谢等功能。
根据掌上视觉公司官网发布的介绍,“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支持微信红包、qq红包、QQ空红包、支付宝红包等各种主流红包。同时支持红包锁屏、红包提醒、秒抢红包雨等多种形式。
天眼查信息显示,这家名为掌上视界的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业务涵盖通讯产品、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开发与销售、信息咨询与服务等。
2014年,微信推出收发红包功能,受到用户欢迎。2018年,掌视推出被诉软件,并推出应用软件分发平台。此前,在招聘网站上,还可以看到关于微信红包的软件开发和招聘的掌上视界。
除了微信自动抢红包,口袋视界还推出了一款名为红包Aauto Quicker的软件,集成了微信和qq自动抢红包功能,支持边聊天边抢红包。最后一次更新时间是2019年1月17日,介绍为微信抢红包软件的前身。
腾讯最初索赔5000万
事实上,早在2019年4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就受理了原告腾讯科技公司、腾讯电脑公司诉“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运营商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来源:天眼查
腾讯当时请求法院判令:立即停止开发、宣传、运营“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立即停止提供“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下载服务,停止推广该软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共同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5000万元等。
腾讯认为“微信红包”最有趣的关键点是“抢”。“抢红包”本身会带来微信群的即时活跃度,激发传播欲望,具有“金钱+游戏+社交”的多重功能,所以一经推出,便风靡市场。微信软件和微信红包功能所获得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商业价值,应当依法保护。
同时,腾讯认为,首先,在运行“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时,用户可以在不启动“微信”软件的情况下,在微信中自动抢红包,这将破坏微信的正常运行环境和运输管理秩序。其次,“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非法监控微信聊天记录,抓取微信聊天记录中关于红包的信息和微信红包中的资金流向,严重侵犯了用户隐私和微信数据安全。
最后,“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的运营者看中的是“微信”软件的十几亿用户和“微信红包”的市场价值,目前已经积累了6000多万用户。这种搭“微信”品牌的顺风车,“微信红包”,截留腾讯商业资源的行为,显然违背了诚信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
更早之前的2016年,微信安全中心首次发布了针对用户的“抢红包插件攻击宣传”,对用户账号进行红包功能限制。2017年,江苏盐城警方破获全国首例“抢红包插件软件”案。
掌上视觉此前否认侵权
对于腾讯的诉讼,掌视否认侵权,其在庭审中辩称:首先,被诉软件是2018年在腾讯App平台上线的。
该平台属于原告的应用分发平台,负有事前审核的义务。腾讯应用宝平台已认可被诉软件,表明腾讯已通过行动确认涉案软件不存在不正当竞争。
其次,被诉软件与微信软件之间的功能定位不同,两者之间的适度关联不能推断两者处于相关市场,存在竞争关系。再次,被诉软件没有改变或破坏微信软件的正常运行,自动抢红包功能只有在相关用户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不正当竞争的五个方面
本案中,掌视公司一直强调,被诉软件没有改变或损害微信软件的正常运行,自动抢红包功能只有在相关用户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涉案软件不存在不正当竞争。然而,法院对此不予支持。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为,确定被告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来源:北京知识产权
一是经营者是否利用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与其他经营者形成竞争;二是经营者是否利用技术手段或者其他方式影响用户选择,实施阻碍或者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三是该行为是否属于扰乱互联网环境下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当行为;第四,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
庭审中,法官通过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争议焦点,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认定。
首先,两原告掌视公司和卓一常勋公司都是利用互联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存在市场竞争关系。
其次,涉案软件通过技术手段破坏了“微信”软件的正常运行,侵犯了两原告的合法权益。此外,批量化、自动化的操作模式必然会增加微信软件的数据量和数据流量,增加微信服务器的运行负担。
再次,涉案软件不当使用微信软件的运营资源和竞争优势,扰乱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软件用户的利益。
此外,涉案软件也损害了软件用户的利益。涉案软件的相关页面显示其具有“加速抢红包”、“抢到大红包”等功能,但实际上涉案软件并未开发相应功能。点击“加速抢红包”等功能,会显示“优化中”,“优化完成”后会弹出广告信息。
最后,掌视公司在实施被诉行为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恶意,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明知原告对涉案软件持否定态度,软件未经许可运行涉案软件并设置反封号功能应对原告的治理措施,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主观恶意明显。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此案后,根据案中证据,作出上述判决。一审认定掌视公司因被诉软件的开发运营对腾讯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法院还认为,被告卓一常勋公司是软件发布平台,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涉案软件由掌视公司自行上传发布。卓一常勋公司没有对涉案软件进行宣传,也没有证据证明卓一常勋公司有帮助他人实施不正当竞争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外挂软件侵权频繁
事实上,微信红包软件只是庞大的外挂软件市场中的一个案例。
在APP Store搜索抢红包、红包助手等关键词,会出现很多要下载的APP列表。据了解,市面上有“批量控制微信”、“批量控制Tik Tok”、“批量控制微博”等插件,不仅可以自动抢红包,还可以实现虚拟定位、虚假刷量、粉丝快速增加等功能。
国内的人可以发一个位于国外的微信朋友圈;您可以批量添加好友,无需进行一次查询...这些看似“很酷”的功能,其实都可以通过“群控软件”来实现。
在法律人士看来,这类外挂软件存在涉嫌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风险。以微信为例。根据微信服务协议,微信禁止批量注册账号、删除微信、干扰微信模块和数据等违法行为,微信用户不能恶意注册使用微信账号、批量注册账号、买卖微信账号等。
这种软件侵权以前也有过先例。在Tik Tok诉“抖管家”、“播管家”等软件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曾发出禁令,要求被诉软件开发商广州萌萌公司立即停止销售、运营、宣传和推广被诉或类似的专为Tik Tok产品设计的软件系统。
在腾讯诉“红包猎人”、“抢红包多”软件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杭州互联网法院于今年年初作出裁定,要求杭州某科技公司立即停止在网站和应用市场上提供涉案软件并开展相关宣传和运营活动等。
主编:顾万全文字编辑:陆小川题图来源:上官图编译
来源:作者:中国基金报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