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晚上数羊,辗转反侧,睁眼到天亮...失眠不再是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睡眠障碍。最近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患有严重睡眠障碍的人群比例高达56%。某科技公司90后员工王先生告诉记者:“经常睁眼到凌晨,第二天上班一点精神都没有。”
于是,催眠师出现了。教练,也被称为“睡眠助手”,会讲故事,唱歌,和别人聊天,读诗等。,让失眠的顾客放松心情,尽快入睡。记者发现,网上有两种类型的打盹服务。一种是窥探者通过文字或语音(多为语音)直接与用户逐个交流,使其入睡。另一种是催眠师制作音频和视频,发布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免费或收费提供给用户。
因为失眠的“痛点”,催眠师吸引了很多关注,同时因为其工作性质,容易涉及敏感的灰色地带,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20元是购买贪睡服务的起步价,按照时长和等级收费
“你好,我是你要的20分钟小睡。我现在可以接电话了吗?”晚上11点半,小张的打瞌睡老师准时加了他的微信,开始打瞌睡服务。这是小张第一次购买摇篮曲服务。他今年23岁,经常失眠到半夜两三点。电话一接通,对面的女生可爱俏皮,听起来像动漫里的角色:“你想听我讲故事,唱歌还是聊天?”20分钟,小张和催眠师聊了聊自己最近的工作和一些不开心的事,对面的女生安慰他:“没事,没有挫折的生活才叫生活。”而且她还分享了自己遇到的尴尬事。电话挂了之后,小张虽然没有睡着,但是心情愉快的睡着了,花了他20块钱。
通常,20元是购买贪睡服务的起价。记者在淘宝、闲鱼等平台搜索贪睡服务,发现卖家众多。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催眠师的声音类型,如高冷玉洁、可爱萝莉、甜美乖巧、高冷男神、霸道总裁等...价格根据持续时间和催眠师的水平来定。以语音20分钟为例。随机等级收费20元,黄金等级收费30元,镇店等级收费45元,女神等级收费70元,酋长收费100元。时间越长收费越高,按天收费,最高一天720元。每家价格不完全一样,但基本差不多。
小燕是一家网店的睡老师。她入行半年,目前是金牌级别。她的主要工作是大二室内设计专业。睡觉是兼职。她会在学习的时候,晚上没事的时候接单。“现在放暑假了,接单的时间多了。一周大概能赚几百块,一个月算下来两三千。”小燕对这份兼职的收入还是比较满意的。她告诉记者,他们店里有枕木一天能赚几百块,月入过万也很容易。“很多史努比都是兼职的,我还带了同学一起做。他又高又瘦,声音广播。现在他红了!”小燕说。
入门门槛不高逐渐形成体系
但是,有些催眠师难免会打“擦边球”
认为催眠师只要动动嘴就能轻松获得报酬,这是片面的。小燕告诉记者,她的网店需要评估业绩,要求续费率至少达到40%,即10个顾客中至少要有4个成功续费。“我面临着更新订单的压力。我不能只是愉快地聊天。”这也说明,史努比正在逐渐形成一套市场规则。
但是,成为窥探者的门槛并不高。往往面试都是在QQ群里进行。记者一进入某网店的采访群,立刻被填充采访信息,包括姓名(不需要实名)、音色、性格、特长、学历、所在城市、接单时间段等信息。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发送照片和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资料中还有一个附加问题:“如果客户提出不当要求,说不告诉别人,价格极高,你会怎么办?”
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催眠师容易被怀疑灰色地带。“两天前,我遇到了一个不合适的客人。遇到这样的人,我就想适时挂掉,好无语!”在小燕短短半年的职业生涯中,她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记者发现,贪睡服务的详情页上会特别标注“纯绿色聊天”,以防止不健康生态的产生。即便如此,还是有客户在语音聊天时提出不合适的要求。如果是有底线的卧铺,会直接拒绝,不会再续单,但是难免有卧铺打着卧铺的旗号打“擦边球”。
摇篮曲市场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规范和标准,整个市场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确实迎合了一部分人的真实需求,但是要发展壮大,必须合法合规,测试之前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