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购物车在哪里找(拼多多为什么没有购物车?)

编辑导语:很多人都用拼多多买过一些商品,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拼多多是没有购物车的。与其他电商app不同,拼多多里的商品都是团购,只能单独订购,购物车用处不大;本文详细分析了拼多多为什么没有购物车。

2019年10月,拼多多市值超过JD.COM,成为中国电商第二级。拼多多的“100亿补贴”顺势而为,几乎没有人能逃过拼多多的警告。

最近团购特斯拉的新动作,让拼多多打破了五环外用户的刻板印象。还有什么拼多多拼不出来的?

从淘宝JD.COM搬到拼多多的朋友会惊讶地发现,拼多多竟然没有设置购物车!

对于这个设定,有用户表示没有购物车简直就是催促人们购买的利器,也有人表示特别不方便,难以适应。

方便又有购买神器的冲动。

一键结算不行,难用,不好用。

品多多为什么没有购物车?

这不仅是产品逻辑的问题,更是消费习惯和文化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层层探索其中的奥秘。

一、当我们说起购物车时,我们在说些什么?

说起购物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电商平台上令人担忧的页面。

购物车的概念起源于线下零售实体。它是为了方便顾客购买多件商品或大件商品而设计的,是提升消费体验的工具。电商平台的购物车最直观的功能就是方便多件物品的结算。

除了结算功能,购物车还开辟了一个新的推广天地——线上交易有了真正的订单概念,满N件邮费/满M元邮费的运费模板应运而生。

促销的玩法也更加多样,满减、满折、满赠、M元、N件等各种手段让人眼花缭乱。

每年的双11,扒手们英勇奋战,只为做出游戏里最好的购物决策。但是,正是购物车的存在,构成了支撑各种促销活动的底层逻辑。

和双11一样,购物车已经从单纯的营销工具变成了消费主义的象征。有时候购物车更像是一个愿望清单。加上你想买的东西。喜欢的好东西,加进去;犹豫的货,补充一下。

在理性思维的框架下,购物车应该是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的购物车都是有货的,购物车已经承担了类似收藏夹的功能——别急,下一个买。

与收藏夹相比,在购物车中的位置是有限的,能躺在购物车中的物品必须有更高的优先级。

这也体现了购物车的从容功能——我可以等一等再买。所以“清空购物车”类似于完成你的愿望清单,多了几分豪气。

购物车的另一个营销优势来自于禀赋效应——行为经济学中的禀赋效应是这样定义的:个人一旦拥有了一件物品,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就比以前高得多。当我们把商品加入购物车却不结账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一种虚拟所有权。当我们把商品从购物车里删除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真实的失落感(厌恶损失)。为了避免这种失落感,人们可能会选择清空空购物车。

二、拼多多没有购物车的几个原因

1.争取快速购买,消除比价顾虑。

品多多虽然不能让你体验到购物车的爽快感,但却能引导你感受到如你所说的购买乐趣。

拼多多的核心逻辑是拼团,发起一个拼团或者参与其他拼主的拼团,即拼买路径下的购物车显得多余,失去了原有的场景价值。

在单品购物决策场景下,用户的购买决策过程如下: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购买方案的评估:简单来说,就是货比三家,看看性价比,或者同一款产品对比不同店的价格;这个过程一般在购物车里进行,对比一目了然。

没有购物车,比价场景可能只发生在搜索产品后的浏览页面,从而缓解决策前夕的比价焦虑,直接消除购物车中的二次决策。

购物环节的缩短,大大提高了单品交易的效率;订购页面的实时购买状态也是利用了用户潜意识中的从众心理,从而促进订购。

当然,虽然比价焦虑有所缓解,但发起订单后的“待分享”焦虑不会缺席;这种机制会促使用户分享产品给好友下单,并在过程中实现交易裂变。

2.最爱,隐藏的优点和名字

没有购物车,很多人批评拼多多一个人买单,买多件商品根本不方便。

而拼多多的收藏夹有一键结算的功能,一次结算购买的所有商品都是发起一单的初始状态。

收藏夹有隐藏的功德和名字,承担着购物车最基本最巩固的结算功能!

从logo的设计也能看出端倪。

淘宝和京东。COM最喜欢的是简单的人物,而品多多最喜欢的logo是一个形状上的购物袋,里面小心翼翼,魔鬼真的藏在细节里!

拼多多,淘宝,京东。COM最喜欢的愿景

拼多多购物车在哪里

正如上一节对购物车功能的分析,购物车和收藏夹在某种程度上功能相同,稍有不同的是购买动机的强弱。

购物车里的东西比总付款少了一尺。另一方面,在没有购物车的拼多多,很多购买都是通过收藏夹实现的,一起买的机制加上低价商品的性质,让拼多多平台效率更高。

3.降低购买难度,让交易变得容易。

一切都得从沉沦开始。拼多多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其早期的主要用户很多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主流电商的中老年用户。

从产品思维的角度来说,优化购买体验就是简化流程,去掉理解成本高的步骤极其重要。

“下沉市场的用户通常会去购物,而不是在大型超市推着购物车。基本上购物场景都集中在小卖部或者小超市,购物车会增加他们的认知成本。

另外,这也和拼多多的产品属性有关。它的想法是现在价格很优惠,不用再看了。可以马上下单,减少一个操作页面,减少一个流程的废品率——关于拼多多为什么没有购物车的话题,网友是这样分析的。

的确,降低初始阶段的认知成本和识别噪音非常重要。

无论是直截了当的页面设计,还是没有购物车的产品结构,足够简单足够快,成交率高了之后成交就会增加,这也是拼多多区别于淘宝JD.COM的明显特征。

从《人货场》的框架分析来看,拼多多的分享订单、朋友圈砍价、拉人存红包等游戏都需要与好友交流,加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共鸣。

商品也更贴近功能需求,价格低廉;用户形成一个独特的领域,以“拼写”为连接。在购物领域,购物车毫无存在感。

拼多多进一步做好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淘宝京东。COM的购物车推广模式似乎更加单打独斗。近年来,双十一盖楼蛋糕团活动也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4.极端单项思维

底层思维决定了平台的意识形态。

拼多多是典型的单品运营思维,没有购物车。相比传统电商平台淘宝JD.COM的购物车,它追求的是更精细化的单个SKU的销售、评价和运营,目标是单品爆款。

由于精细化的单品策略,拼多多的店铺SKU会比淘宝JD.COM少;目的拼多多同类商家的商品数量远低于淘宝,直接导致对购物车的依赖性不足。

拼多多在商品选择上更倾向于低价的策略,这不是一种干预或引导,而是用户点击、购买、浏览的结果。

拼多多更像是一个网络版的好市多,算法技术相当于一个买手,不断收集用户需求,推荐更合适的商品。

要知道,拼多多2018年的总订单量早已超过JD.COM,这是因为在极端的单品思维下的高成交。

作为拼多多的电商后来者,在链接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趋势,更贴近本质和性价比。

推出的100亿补贴,大部分也是和品牌方合作,不打噱头,直接降价;从大众到大众,品多多的无聊朴实无华。

拼多多、JD.COM和阿里巴巴的消费链接来源:招商证券

三、拼多多的运营哲学

拼多多创始人黄征曾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拼多多起来之后,JD.COM、唯品会、蘑菇街都在尝试类似的模式。对他们来说,团战只是创造GMV增量的工具;拼多多是人类的逻辑。我们通过团队合作来了解人,通过人来推荐东西,后期会过渡到机器推荐。拼多多几乎没有搜索,也没有购物车。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今日头条下面的信息流换成商品流就是拼多多。”

没有购物车,淡化搜索,商品是内容,价格是流量。

简单的改动重构了电商平台的商业逻辑,拼多多的运营理念确实耐人寻味。

拼多多不想成为下一个淘宝或者天猫。新的用户交互形式,使其成为最接地气的电商平台。

拼多多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年活跃买家已达6.28亿;“三亿人在战斗”的口号应该还是能听到的,但是现在用户数量翻倍了;物是人非,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品多多前进了。

拼多多自下而上的野蛮生长,在百亿补贴的大动作之后,推出省钱月卡发展会员体系,旨在进一步提高用户粘性和复购率。

它超过了JD.COM,接近了GMV的淘宝,并将在2021年左右盈利。

后疫情时代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理性的回归,也给拼多多留下了充足的机会。品多多“征服新领地”的速度是不可预测的,天花板的高度是无法估量的。

在互联网巨头中,拼多多的争议一直是最大的。

低价蜂蜜也是毒药。一方面低价更贴近性价比的需求,另一方面低价带来了劣质货的刻板印象;补贴客户的模式也遭到了质疑。有人质疑品多多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甚至将其与Luckin coffee相提并论。拼多多想要突破任重道远。

回到购物车,有意思的是,淘宝的购物车诞生于2007年。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拼多多还会增加购物车功能吗?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参考资料:

“解密电子商务技术的购物车”DearNicole

“品多多崛起的深度重审”贼团团长裴

阿里VS JD.COM VS拼多多:三大平台对比分析——分类、竞争、进化——2020年5月招商证券

本文由@于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是由真正的画廊蠕虫创建的,基于VRF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梦中遇鹿
    梦中遇鹿
    发布于:2022-04-27 12:52:48 回复TA
    品。要知道,拼多多2018年的总订单量早已超过JD.COM,这是因为在极端的单品思维下的高成交。作为拼多多的电商后来者,在链接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趋势,更贴近本质和性价比。推出的100亿补贴,大部分也是和品牌方
  1. 贺柔筠友
    贺柔筠友
    发布于:2022-04-27 01:52:58 回复TA
    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