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姐/尔玛依娜
作为一个军工长期投资者,最近又想说一下军工。
经过去年的大幅上涨,军工行业仍然是今年表现最好的行业之一。将民用军工行业称为“渣男”并不准确。其实如果看军工行业的相关指数,虽然行业波动很大,但是这个行业一直在创出新高,呈现出一个高成长行业的特征(虽然波动很大)。
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军工行业可以说是利润耗尽空,景气度不断得到印证,逐渐走出强势行情。相关的军费也没有让人失望。
去年7月,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选择军队基金的文章。(25军事经费,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时分析数据,在主动军事基金中突出了三个,分别是南方军改、Boss军事主题和富国军事主题。现在回过头来看,从2020年初到现在的近两年时间里,这三只军队基金的表现都很不错,都至少翻倍了。
以南方军工改革为例,2020年的收益率为91.94%,今年到目前为止(截至11月19日)的收益率为20.38%,也就是说,实际上从2020年初到现在的收益率将近139%。
此时此刻,站在这个时间点上,恐怕大家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现在还有哪些军资可以买?第二,明年军工还有机会吗?
问题1:
还有哪些军队资金值得关注?
今年没有新发行的军工基金,投资军工只能在现有的军工基金中选择。其实选择很少。特别是全市场主动选股的军资只有9只。这种情况下,如果业绩好,规模尚可,同时基金经理更有经验,那么选择就少了。
就军工而言,主动选股基金相对于指数基金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市场上相对主流的选股活跃的军工基金有6只。从表中可以看出,易方达和郭芙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这两家虽然不错,但是相对来说规模有点太大了,我一般不会去追。那么规模尚可的就剩下4家了,分别是华南、博时、SDIC瑞银和华夏。
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四只基金的历史表现。如果综合考虑短期、中期、长期的业绩、规模、波动程度(标准差越小意味着波动越小),比较好的指标是南方军工改革。
数据:来自晨星(截至2021年11月19日)
南方军工改革新基金经理也很有意思。这只基金目前有两位基金经理,其中一位邹成元今年4月刚刚上任。自上任以来,该基金在最近六个月内已位居同类基金的第三位。
邹成元来南方基金之前,是卖方的军事分析师。当时他的军事研究团队获得了两个新财富奖。2019年来到南方基金后,先做军事分析师,直到今年正式接任基金经理。
据说邹承远本人就是超级军迷,绝对不是纸上谈兵。他是射击和射箭的大师。他不仅能用五种枪打出接近满分的水平,还达到了侦察兵考试的优秀标准。精通各种武器装备。
从持仓数据来看,邹承远在二季度对投资组合做了一些调整,包括持股集中度的提高和持仓目标的一些变化。总的来说是值得关注的一个。
问题二:
明年军工还有机会吗?
我个人还是很看好军工行业的。
一方面,从今年军工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其实可以清晰地看到行业景气的趋势。例如,随着主机厂预付款的增加和订单的增加,整个趋势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一些军工企业也进行了股权激励,机构改革正在推进。
另一方面,这个行业普遍受到宏观经济的扰动,政策扰动相对较小。第十个五年计划非常明确。军工行业确定性相对较高,长期规划性强。
发现邹成元最近有个直播,分享了一些看法。
他举例认为,根据2021年中报,军工主机厂与核心分系统级供应商的3-5年长期合同已经签订,预付款(合同负债)已经到账,产业链配套效率有望逐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
军工行业景气度很高,板块增速预计在35%以上。第四季度是军工行业的交付高峰期(2-3-2-3均衡生产)。11月军工板块还是看股票估值修复的结构性机会。到12月,资金可能会在明年之前到位。
邹成元认为,从国防建设的角度来看,长期趋势是:
第一,从地区安全的角度看,军事斗争准备会带动武器装备的发展,军工行业景气度高,计划性强,不会因为短期事件而随意调整;
第二,从整体利益保护的角度,中国将努力建设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防实力,捍卫国内外利益;
第三,从大国博弈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并不只有“战争与和平”两种状态。新装备亮相,军演,阅兵,军训,巡航,都是展示国家硬实力的方式。国防发展和武器装备建设密不可分。
第四,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国际社会对战争的容忍度已经大大降低,“舆论战”和“心理战”将成为主战场之一,所以划清底线和红线非常重要。
本文不代表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