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2月15日报道
Suning.cn近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将达到423亿元至433亿元,去年同期为42.75亿元。
Suning.cn发布业绩预警后,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随后,苏宁做出回应,部分回应如下:
苏宁小店数量一年锐减428家
苏宁近日透露,苏宁便利超市(南京)有限公司(简称“苏宁小店”)门店数量由年初的567家减少至年末的139家。
这意味着一年内苏宁门店数量锐减428家,倒闭数量占总数的75.5%。
同时,苏宁小店管理层改变了苏宁小店的经营策略,从重资产的直营店转变为轻资产的加盟店模式,销售模式从C端销售转变为B端供应。
2021年,苏宁小店因自身经营困难,未能及时支付货款。经公司多次沟通协调,于2021年9月29日进行了最后一次付款,之后苏宁小店没有继续付款。
苏宁小店对Suning.cn的应收账款余额高达11.74亿元,其中1-2年的应收账款将达到5.67亿元。
2021年9月起,苏宁也停止向苏宁门店供货。
苏宁认为,来自苏宁小店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大幅增加,在无任何抵押或担保的情况下发生信用减值。因此,报告期末,公司参考同类行业信用损失的经验,结合当前情况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评估了不同情景下的预计可收回现金流量,并根据现金流量与合同应收款项的差额全额计算了来自苏宁小店的应收款项的信用减值损失。
但苏宁将尽一切努力推进前述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苏宁认为,苏宁小店经营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在外界看来,更多的是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
据悉,苏宁子公司持有苏宁智慧人寿35%的股权,公司关联自然人张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苏宁智慧人寿65%的股权,为其控股股东。张苏宁创始人张之子。
田甜快递两年亏损30亿元:去年苏宁关停计提亏损21亿元
Suning.cn近日表示,自2018年起,公司将天天快递物流业务与原有的物流配送业务进行整合,并已开始受益于这一整合的协同效应。因此,公司将把收购田甜快递物流业务形成的商誉全部划入由田甜快递物流业务和集团物流配送业务组成的苏宁物流配送资产组。
2019年,Suning.cn为提升田甜快递的客户体验,持续推动田甜快递加盟商融入直营,优化快递服务套餐种类,加大派件补贴力度,阶段性投入较大。2019年,田甜快递实现营业收入20.78亿元,全年亏损17.86亿元。公司通过开展商誉减值测试,将2019年苏宁物流配送资产组合(含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17亿元。
2020年,苏宁经营的外部环境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虽然市场消费景气逐季缓慢回升,但整体发展承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苏宁快递业务经营业绩因整体经营不及预期。2020年,田甜运通实现营业收入24.44亿元,亏损12.26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10.33亿元。
这意味着田甜快递在2019年和2020年亏损30亿。
2021年下半年,苏宁加速调整亏损业务,停止田甜快递物流业务运营。由于之前收购田甜运通的价值及相应的商誉协同效应已不存在,相应计提商誉减值约8亿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约13亿元,合计约21亿元,合计影响本土净利润约17.75亿元。
据悉,2017年1月,苏宁出资29.75亿元(含股权转让税)现金收购田甜运通70%股份。此后,苏宁收购了田甜快递的剩余股权。苏宁对田甜快递的收购总价为42.5亿元。
随着田甜快递的关闭,这也意味着苏宁的这些投资打击了水漂。
家乐福中国去年关闭了7家大型超市
苏宁近日披露,在编制2021年末盈利预测时,基于家乐福未来经营战略,公司根据商誉减值测试初步结果,于2021年末计提约10亿元商誉减值准备。
据介绍,2019年9月底,苏宁完成了对家乐福中国80%股权的收购。从购买日到2019年底,家乐福中国2019年第四季度的EBITDA为5300万元。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家乐福在中国的生鲜、百货日常经营优势凸显。尤其是依托家乐福的供应链能力和苏宁的互联网运营能力,家乐福的家居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由于CPI持续高企,家乐福在中国的表现不错。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其2020年营业收入为255.7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EBITDA为2500万元。
2019年末和2020年末,苏宁未根据商誉减值测试结果计提因收购家乐福而产生的商誉减值准备。
2021年以来,由于社区团购低价扩张、食品CPI持续下降、消费放缓、疫情反复等诸多不利因素,家乐福中国主营业务疲软。
从同行的角度来看,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公开信息查询显示,永辉超市和家家悦超市2021年净利润均同比大幅下滑,尚超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家乐福主动调整经营策略,进一步调整优化大卖场业务,探索发展会员店业务,但效果需要时间。
家乐福2021年下半年在中国关闭了7家大卖场、8家便利店和3家精选店,年末门店数量较2020年有所减少。2021年,家乐福中国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超过10%,预计实现的EBITDA也同比下降。
苏宁为旗下星图金融服务计提82亿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苏宁近日向旗下苏宁金夫(更名为星途金夫)提及约82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苏宁表示,2019年9月,公司持股50.1%的子公司金夫公司完成包括第三方战略投资者在内的C轮增资扩股。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在金夫公司的股份由50.1%稀释至41.15%。增资后,金夫公司完善了公司治理,成立了董事会。董事会决议机制以过半数票数通过,公司提名的董事占金夫公司董事会席位不足半数。
因此,2019年9月27日,公司失去了对金夫公司的控制权,将投资变更为对关联公司的投资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对被投资单位控制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丧失控制日的公允价值对剩余股权进行重新计量。因此,2019年9月重新确认公司对金夫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约234亿元。
2019年和2020年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确认金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分别为2.02亿元和6.48亿元。
近年来,金夫公司所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和完善,行业整体处于调整周期,金夫公司资产负债规模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金夫公司下属的保理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资产质量下降。基于审慎性原则和风险管理的系统计量及预期损失模型,金夫公司主动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受上述因素影响,金夫公司2021年出现亏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相应确认投资损失35亿元。
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变化和金夫公司的亏损,公司认为对金夫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出现减值迹象,公司聘请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以资产净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较高者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
苏宁表示,对于初始减值测试结果与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公司确认金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约82亿元。
苏宁称241家门店连续三年亏损,计提近27亿资产减值
苏宁最近为一些长期资产所属的商店计提了约26.5亿元的减值准备。
苏宁表示,门店资产主要包括门店层面的长期资产,如资产使用权、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固定资产等。
报告期内,公司遇到阶段性困难,特别是短期内流动性压力导致供应短缺,影响终端。公司家电3C家居生活专卖店可比门店线下零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阶段性亏损加大。
公司根据各门店的经营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店铺当年的经营状况不足以反映店铺的整体经营能力。同时新开门店有培育期,一般三年以上转入常规日常运营。因此,公司对所有门店近三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检查门店层面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在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的流动资金逐步改善,店铺的经营能力也在逐步恢复。
苏宁透露,有241家门店连续三年亏损,这些门店对应的部分长期资产因持续亏损出现减值迹象,需要将门店作为最小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公司将这些店铺作为最小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与预计账面长期资产(包括店铺使用权资产等长期资产)进行比较,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长期资产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约26.5亿元,对净利润产生影响约20亿元。
公司将持续关注门店管理质量的提升,通过关店、置换、转型升级等方式,持续提升门店管理质量。
苏宁还指出,根据公司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以前年度可抵扣亏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和采购成本的增加对应营业利润的大幅下降,使得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85亿元至90亿元。具体分析如下:
(一)以前年度确认为可抵扣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
2021年是该公司30年发展中最困难的时期。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6月份以来,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公司核心电器3C业务库存规模达到历史最低值,销售规模大幅下降,经营业绩大幅亏损。
在困难的情况下,公司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全面实施“做好零售服务商、强化供应链、做好业务质量”三大战略,推进降本增效增收工作,实现了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对于账面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2021年末,根据基于上述经营战略调整初步编制的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预测,公司初步确认未来期间不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使用了以下两项可抵扣亏损:
由于田甜运通业务关停,田甜运通留存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10.47亿;2.零售板块部分子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结合其未来经营预测,经审慎判断,递延所得税资产3.81亿元转回。
此外,由于可抵扣期限届满,公司相应转回2021年到期的不可抵扣递延所得税1.5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共转回约16亿元。
(二)采购成本增加的影响
公司从事家电零售行业,竞争激烈,促销活动频繁。为了提高市场份额,供应商和零售商进行联合促销,供应商会提供返点作为激励政策,这是家电零售企业实现业绩的重要方式。
公司有很多合作的供应商,每个供应商的返利政策都不一样。期末,本公司根据与各商品供应商约定的返利政策、实际购销情况及其他相关条件,合理估计返利率,从而估计期末应计提的供应商返利。
自2021年6月起,公司面临流动资金持续短缺、商品库存严重不足、销售费用大幅压缩、公司整体销售和采购规模同时大幅下降、与供应商结算周期放缓等问题,导致与供应商的返点率下降,与采购成本增加相对应的营业利润大幅下降。该事件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约为69-74亿元。
苏宁指出,2021年第二季度,由于公司经营出现阶段性困难,特别是流动性压力带来的商品供应和支出的短期短缺,影响了渠道终端的销售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收入下降34.6%,毛利大幅下降。由于人员摊销、资产使用权等费用相对刚性,调整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此外,受新租赁准则实施的影响,租赁及财务相关费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综合来看,第二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08亿元。2021年第三季度是公司30年发展史上最困难的时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流动性问题加剧,严重短缺,使得公司核心电器3C业务的库存规模达到历史最低值。虽然成本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销售额大幅下降,同比下降64.82%,仍带来较大亏损。
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1.16亿元。同时,公司也在第三季度努力增收、降本增效,推动经营逐步恢复。
2021年第四季度,在江苏省、南京市政府、战略投资股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流动性逐步恢复,销售额环比企稳增长,降成本成效显著。第四季度费用较第三季度继续下降13.61%。第四季度,剔除减值准备、投资损失、递延所得税转回等因素影响,公司预计亏损12-17亿元,较第三季度大幅收窄。
损失措施和改进计划
面对流动性危机,公司积极采取各种自救措施,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业务调整、降本增效、盘活资产等。,努力推动各项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1。引入战略投资者
2021年7月初,在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引入华泰证券、阿里巴巴、海尔、美的、TCL、小米等江苏省和南京市国资和产业投资者,帮助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7月29日,公司完成了新一届董事会的选举,在新一届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积极恢复生产经营。
2。公司管理层
(1)明确战略,推进业务重组。
公司坚定执行“做好零售服务商、强化供应链、提升运营质量”三大战略,追求高效的规模和规模效益,集中精力做好零售主业,实现公司轻装上阵。推进业务结构调整,聚焦核心家电3C业务,加快调整亏损业务,大幅控制线上业务投入,大力发展零售服务商业务。
2021年,零售云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报告期内新开加盟店2,678家,扩大了居然之家和快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9,178家零售云专营店。
(2)促进降本增效。
严格细致的内部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租金管控方面,优化门店模式,推进减租转租,提高门店效率;精简组织,通过激励体系和内部赋权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组织效率和团队产出效率,提高人的效率;在营销费用方面,通过更有效的交叉赋能合作,在用户获取和营销方面,精准度和投入产出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看,各项调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第二、三、四季度总费用同比分别下降9.22%、10.63%、13.61%。
3。恢复金融机构信心,有序恢复银企合作,补充流动性。
在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已经恢复并有序开展。8月,公司联合信贷委员会成立,银行稳定存量信贷规模,获得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的增量信贷。Suning.cn联信委将继续推进“稳存量、促增量”的银企合作目标,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恢复。
4。加快盘活资产,回笼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系统设置专项工作机构,不断推进商业物业和物流资产的资金运作,加强对外投资的回笼和支付,增强公司现金流的回收。
苏宁表示,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2021年,公司在完成11月月度EBITDA转正的阶段性目标后,12月继续转正。2022年,公司将继续采取上述措施,预计在不考虑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的情况下,EBITDA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转正。
目前,公司在专卖店拥有线下家电3C 1748家,零售云加盟商9178家,家乐福超市205家。
苏宁还表示,将持续推进精细化运营,内部注重组织绩效考核,不断提升运营效率。
综上所述,虽然2021年Suning.cn面临阶段性困难,经营处于亏损状态,但在省市政府和战略投资者的支持下,企业积极应对调整,经营逐步恢复好转。公司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充分发挥企业核心能力,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制定经营战略,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
雷迪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立。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