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亚马逊在西雅图成立。谁也没想到,这家起初只从事网上图书销售的公司,会成为美国最大的在线电子商务公司。
现在亚马逊是世界上商品种类最多的在线零售商;
也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当地时间2018年8月31日,美股一开盘,亚马逊首次突破2000美元关口,创下盘中最高纪录;达到2018美元,市值超过9800亿美元。
根据之前的估计,只要亚马逊股价达到2050美元,就可以达到万亿美元市值。
这意味着亚马逊极有可能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家市值超过 1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其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杰夫·贝索斯)自年初以来身价已增长超过450亿美元,击败比尔·盖茨,稳坐世界首富的位置。
来源:网络,杰夫·贝索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s2/]美股二哥”,近年来却深陷“/s2/]造假丑闻”,遭遇信任危机。甚至一度被国际大公司Diss拒绝在亚马逊销售其品牌产品。
今年8月,美国非营利组织《伪造报告》指出-
2016-2017两年间,亚马逊共发现59749件假货。
此前,美国政府问责局(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在调查电商网站时,发现从包括 Amazon Amazon在内的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有一半是假货。
这些超高仿假货不仅让消费者苦不堪言,也让很多正品品牌商家对亚马逊不满。
品牌中,“苹果”是“重灾区”。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销售的超过90%的苹果数据线和充电器被怀疑是假货。
来源:亚马逊商城截图
苹果的电子配件相对容易仿冒,超低的价格吸引了无数消费者。在这种现象下,正版苹果厂商特别硬”。
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对亚马逊感到愤怒,称其“涉嫌勾结售假者”。
知名品牌鞋业BirkenstockBirkenstock鞋甚至直接说“/S2/]亚马逊是造假者的帮凶”。
2016年,德国凉鞋品牌Birkenstock深受假货困扰,打开亚马逊页面,充斥着山寨货,百年品牌,愤怒地“/s2/]退出平台”,宣布停售。
来源:网络
到2017年12月,Birkenstock再次宣布与亚马逊欧洲分公司彻底终止业务合作。
2017年10月,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亚马逊侵权。
LVMH 旗下LV和克里斯汀·迪奥品牌;瑞士钟表制造商浪琴、欧米茄、宝珀沃琪集团 (Swatch集团);拥有古驰、BottegaVeneta、圣罗兰等品牌的kering (开云)也曾经拒绝入驻亚马逊。
因为假货泛滥,亚马逊被太多大牌拒之门外,但这些都没有阻止亚马逊“/s2/]模仿淘宝”。
众所周知,淘宝上不仅有假货,还有一种“符号行为”叫做刷单、和——
是的,你没有看错。亚马逊也开始刷单,流程和国内差不多。
据《每日邮报》9月2日报道,亚马逊卖家利用免费赠品吸引顾客,让他们在亚马逊上留下虚假评论,帮助他们提高销售额。
帖子称,这些虚假评论夸大了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增加了其在页面上的曝光率,并极大地误导了其他客户。
2016年,亚马逊表示已经采取行动压制“动机评论”。
然而,根据帖子调查,这种“欺骗性评论”行为仍然普遍存在。买家通过亚马逊下单并附上5星好评,卖家通过脸书退款。
产品主要包括玩具、无人机、蓝牙耳机和健身器材等。
来源:每日邮报
据《邮报》记者调查,一个名为“亚马逊英国评论”的脸书群是专职“刷单”的,该群有近8000名成员。
通过这个群提供的网站链接,帖子记者伪装成买家,联系到一个卖飞行者太阳镜的卖家。
卖家让邮报记者在亚马逊上订购一副太阳镜,明确写明:“五星评论后全额退款”。
卖方还提出,他将支付2英镑的邮费和包装费。
帖子记者提示,每个卖家的要求会不一样,并不是都是“5星好评后全额退款”。
一位宠物饮水机的中国卖家让记者在评论下方提问,而不是直接评论。
质疑饮水机的噪音,比如问——
“为什么会发出噪音”?“这种噪音对宠物会有影响吗”?等问题。然后,卖家通过回答问题,在评论区完成对产品的详细描述,说明产品的优点和购买的好处。
一家销售水下通气管的公司,不仅要求对产品进行评论,还要求附上产品的图片,使其更加真实。
另一个卖车载充电器的卖家更为谨慎,要求记者在购买充电器之前,先在页面上浏览两三个类似的产品,然后再进店购买,以免引起亚马逊的注意。
是不是觉得这些行为特别熟悉?这不是妥妥的淘宝刷单吗?
对于这些“卖假货、刷虚假评论”的行为,亚马逊的说法是——
因为三分之一的卖家在中国,所以控制不了。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 L2的一份新报告指出,亚马逊消费者在过去两年中报告了5101件假冒产品,其中第三方卖家是重灾区。
大约亚马逊三分之一的第三方卖家来自中国大陆,因为无法有效控制第三方卖家,导致亚马逊网站上的产品混乱。
据统计,亚马逊约一半的销售额来自第三方“市场”卖家,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第三方商家至少收到过一次“投诉假货”的评论。
那么,亚马逊假货泛滥是因为“中国厂商”吗?亚马逊要把锅扔给中国吗?
陈冠希曾在纽约大学的演讲中提到:
世界应该知道,中国制造并不差。但是他们为什么敢把问题归结到“中国卖家”身上呢?
为什么假回应一直提到“/s2/]中国厂商”?
为什么亚马逊“售假刷单”的行为被描述为“[S2/]美国淘宝”?
因为这些年,打着“中国出口”“中国制造”的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这些假货就像一把把石锤,打击着中国制造积累的声誉。
这就导致了国外对“中国制造”有一定的偏见。
所以,亚马逊敢这样把锅扔给中国商家,因为他知道——
我们无可辩驳。[/s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