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腾讯科技头条投下重磅炸弹,调查专题《电商打假链暗访:聚美等平台涉嫌知假售假》也让安静的电商圈有了话题。
总结起来,这则新闻可以概括为:一家名为向鹏恒业的贸易公司,向聚美优品、JD.COM、亚马逊、1号店、走秀网、拉手网等多家知名电商平台提供奢侈品假货其中品牌涉及阿玛尼、博柏利、迪奥、爱马仕等世界知名奢侈品。
对于这个消息的曝光,我并不感到意外,但我暗暗庆幸自己是个失败者,从来没有光顾过这些品牌。我没得到它。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屌丝和我一样,秉承最简单的哲学,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奢侈品打折这么厉害,总有错。
我的一个朋友,涉足京沪商圈,做电商的,他说:“就算奢侈品利润90%,那也是品牌商的事。强势品牌必然有渠道价格限制。3月底在北京遇到一个苹果代理商,12年卖了5亿台机器,净利润100万。强势产品是为了渠道支撑源源不断的流水,而不是为了盈利;产品流量大,正常情况下利润不会超过20%。有人可以花70万给你丫修MV后期的马脸,但不能保证真的……”他的评论隐晦而恶毒。
作为一个网购剁手族,还有一个原因我没有得到:聚美优品在百度和微博的关键词搜索,第一个关联的关键词是“假货”。作为几年的电商记者,经常听到很多业内人士不止一次两次谈论聚美优品的货源问题。我也知道聚美优品的很多化妆品其实都没有官方授权——不清楚是假货还是水货,真让人担心。
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聚美优品有争议。为什么这么多人买?
一个腾讯科技的朋友回复我。"1.中国市场基数大,傻子也够了。2.许多人已经放弃了独立思考,”他说。“比如肯德基,材料又涨了,人又涨了,房租也涨了,肯德基的价格变化不大,但利润却可以年年增加。怎么可能?”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可能:比如聚美优品的用户可能根本不用百度搜索和微博,直接用Hao123导航,只在QQ-zone和朋友圈用45°黄金角自拍;比如中国媒体一直是少数人看的,媒体有舆论监督权,但能影响企业命运的不是消费者形成的乌合之众,而是政府。要知道即使是三聚氰胺事件,也只是三鹿倒下了,其他品牌还在跳舞。
我的另一个朋友,他的回答更恶毒:如果你买的是正品呢?
他的回答,其实可以换一种说法:如果你看不到秀水街头的人潮,来中国玩的鬼和怪才,必然是老生常谈,买些名表和衣服,带着所有的衣服回国?你看,在京沪这么多城市,并没有多少女孩子拎着博柏利和路易威登的包挤公交和地铁。最坏的情况,他们会买高仿的A货。
商业标签把你我分成三六类。我们总是要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和坐标。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恶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要展示自己的力量和美丽。所以,人总是需要高仿和A货的。毕竟奢侈品很大一部分功能是买给别人看的。
与其他平台的沉默不同,聚美优品和JD.COM都回应了腾讯科技的这篇调查稿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聚美优品要感谢JD.COM。JD.COM已经积累了销售假冒美孚石油的经验,从以前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并重复同样的错误。两家公司的官方回应几乎一致:都声称彻查此事,顺便说一句,假货都是第三方商家卖的。
或许这也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用“第三方商家”代替“临时工”也是一种进步。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起了京东董事长刘最近的一系列言论。COM的董事会。在法国巴黎陪美女购物回国后的几次演讲中,老刘反复重申JD。COM对假货零容忍的拒绝。无论是美孚石油还是奢侈品,总是由“第三方商家”出售,而不是JD.COM。
一个在商业地产工作的朋友说,“贪小便宜买假化妆品的人,活该她毁容”。他的话听起来很恶毒,但却很真实。三聚氰胺之后,很多人其实原谅了那些作恶已久的企业。
为了纪念被遗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