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据百准新闻报道,2月19日起,视频号将逐步限制主播在直播间投放“0元商品”。据悉,主播在视频号直播期间,不得以押金、保证金、预付款、福利等形式,在视频号直播间挂出价格为0元的商品链接进行售卖。那么“0元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韭菜收割手法呢?
同时,出现在直播间的产品链接需要有清晰的产品标题和清晰的图片,产品的价格在合理的价值范围内。这一规则的出台,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减少因售后问题引发的纠纷。
逐步限制“0元商品”上架
2月19日起,视频号将逐步限制主播在直播间投放“0元商品”。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将无法以押金、保证金、预付款、福利等形式,在视频号直播间挂出价格为0元的商品链接进行售卖。另外,出现在直播间的产品链接需要有清晰的产品标题,清晰的图片,产品的价格在合理的价值范围内。
同时,视频号主播端增加了直播推广功能。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后,视频号主播可以在直播前和直播过程中,通过主播端主界面添加直播推广。主播只需要点击直播主界面上的“链接”,就可以在直播间进行直播推广。推广信息会默认为主播最后一次操作,防止直播推广过期。主播还可以分享微信官方账号文章、企业微信名片的链接,通过“链接”添加下次直播的预测。
据网络经济与社会服务报道,去年年底,视频号的视频号上线预留推广功能。该功能将支持粉丝推广商家的直播预约,可以查看被邀请人带来的预约观看人数以及被邀请人在直播间的交易情况。
据介绍,用户登录电脑进入视频号助手官网,点击“直播管理”和“直播预览”进入直播预览推广界面,创建预览点击“邀请他人推广”进入分享界面,获取直播预览推广二维码并邀请他人推广直播预览。目前推广人数最多1000人(该功能仅支持认证直播间)。发起人扫描二维码接受邀请后,将获得专属二维码,通过专属二维码预约直播的用户将被算作发起人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视频号进行了五次更新,包括:推出小程序购物车、推出视频号“投放中心”、微信官方账号插入视频号活动、视频号占据微信官方账号黄金流量位置、进入订阅号消息时间轴、视频号直播预约推广新功能等。
& # 34;0元购韭菜收割频繁发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模式层出不穷,网络发展和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很多平台用“0元买”、“免费送”、“满多少退多少”、“0元配音”、“0元写作”等噱头来吸引眼球。实际产品数量缺乏透明度,产品质量存疑,所以我们借助消费者的信任来割韭菜。
案例一:“海豚之家”疑似以0元诱导消费
2020年8月,浙江楚先生于8月20日在海豚之家购买了一款37.99元的产品。因为他需要拿60块钱里的第三个红包,所以想先退了,然后再拍更多的照片。但是退款后余额的10元被无故扣除,商家解释说按照规则余额不退。楚先生说,因为退款时没有提示,所以会扣除余款。虽然客服说会有提示,但是操作的时候没有提示。他想到海豚一家第一次买了一盒45元起的口罩。结果发了之后,只有一部分钱回到了余额,但是余额无法提取,现在余额的钱被没收了。
【/s2/】案例二:奥森跑步机跑35小时全额返还?
2019年,奥森跑步机曾在天猫推出“40天跑满35小时,拿全款回来”的挑战活动。但完成任务后,大量用户不仅拿不回金额,而且漏电、电机损坏的跑步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售后服务。而且没多久天猫店就关门了。
在用户等待退款的同时,奥森旗舰店发布了“拟于2019年5月12日终止运营”的公告。随后,用户只能通过旺旺联系客服,但退款问题仍未解决。最后事件不了了之。
案例三:“大唐笑鱼”漏打卡,无法返现。售后通知需要共享
“打卡0元学习”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投诉热点。很多消费者反映,按要求打卡后申请返现无法退款。事实上,在线教育中经常出现“0元打卡”“0元打卡返现”等营销模式,却频频被家长抱怨“0元打卡”是空支票。
2021年4月,刘女士向《E-V-Bao》投诉称,她在“大唐小雨”绘本课堂购买了“小常春藤”牛娃通识课程的打卡。这个课程就是每天坚持打卡30天,返还学费199元。刘女士坚持每天打卡到今天第五天,后来登录账号发现错过了第三天。第三天,她按要求看了视频课,没有跳出分享链接到淘宝的任务。刘女士说,买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她打卡期间要做其他的分享任务。她买了课打卡,还可以还学费。如果她错过了打卡,她就不能提取现金。
接到用户投诉后,我们立即将投诉案件移交给平台相关工作人员监督妥善处理。对此,“大唐小雨”发来反馈称:我们已与用户沟通,并向用户说明,关于产品售后问题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我们已经告知用户我们的客服热线,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并联系用户告知用户可以直接在购买平台申请售后退款。
专家:“0元购”活动是促销活动是否违法,需要判断[/s2/]
实际上,平台扮演的是“监督者”和“把关人”的角色,对品牌推广活动要严格审核把关,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从根本上杜绝“虚假促销”行为,应该在电商平台设置一些制度方法来控制和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否则商家就会钻制度空的空子。如果电子商务的虚假促销得不到有效遏制,将损害更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种不择手段的操作方式一旦成为行业惯例,将对电商平台的整体公信力产生不利影响。但要从根本上根除无良商家的行为,还需要平台做出更多的规定和管控。
网经社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贾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曾表示,商家“0元购”活动的本质是一种促销,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促销模式并不违法。至于业务流程中有没有不规范的地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以奥森跑步机为例,商家在其产品销售页面上介绍了“0元购”活动的规则,明确表示消费者在店内购买指定型号跑步机,在40天内跑完35小时以上即可获得全额购买款,这是对消费者的承诺。
虽然消费者在购买时没有与商家签订纸质的购买合同,但商家的商品信息是具体明确的,属于合同法规定的要约。当消费者下单时,合同成立。只要消费者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按照商家的规定完成了任务,商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消费者换了人给他跑。在法律层面上,商家应该按照之前的承诺全额退还消费者的货款。如果没有,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属于违约行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