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节后复工前夕,一份“最后通牒”提前打破了快递行业的节日气氛。2月4日,菜鸟驿站发布了关于春节复工的通知。指出邮局使用第三方收货系统进行仓储是违约行为。一经发现,菜鸟有权终止与该站的合作,同一合作伙伴关联的账号一年内不能再次进入菜鸟站。
这一“禁令”一经发出,就被业界认为是针对购买更多粮食的“最后通牒”。据《今日北京商报》报道,多多副食店近日推出了一套“代收点服务系统”,不仅可以存储生鲜食品,还可以收发快递。
据一位快递从业者介绍,与菜鸟系统相比,这个买很多菜的系统,不拦截取件码,不委托代收点,没有终端品牌,所有信息都回传到快递公司。该系统上线后很受快递公司欢迎。目前,它已经与中通、大云、童渊、吉图等多家快递公司建立了联系。
不难看出,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方便消费者和快递公司。然而,此举让菜鸟驿站开战,祭出“一纸禁令”阻挡更多买菜。背后触动了什么神经?
菜鸟封杀顺丰,导致“取件码”纠纷
事实上,菜鸟禁止竞争对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13年,阿里巴巴牵头成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社会化大数据物流协同平台。对于阿里成立菜鸟网络,刘曾在央视《对话》栏目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菜鸟本质上是在几家快递公司之上搭建了一个数据系统。“说得好听点,是提高他们的效率;说白了,最后几家快递公司的大部分利润都会被菜鸟吸走。”
刘对的评价不难理解。菜鸟网络通过淘宝、天猫、支付宝在电商行业的优势,牢牢控制了快递的单量配送,相当于掌握了“通达系”的命运。
在央视《对话》栏目中,刘也提到,只有顺丰拒绝让菜鸟称霸江湖,未来只有顺丰才能保持长期盈利,这也为菜鸟后来封杀顺丰埋下伏笔。
2017年6月1日,菜鸟网络也通过声明屏蔽了顺丰的物流数据接口。声明指出,菜鸟正在升级全网物流数据的信息安全,将加强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但顺丰和蜂巢盒子因种种原因没有合作。
随后,顺丰集团发布《关于菜鸟称物流数据接口暂停的回应》。回应称,菜鸟单方面切断蜂巢盒的信息接口,是基于自身商业利益,要求蜂巢盒提供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这种信息是属于客户的,蜂巢盒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了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顺丰进一步表示,“我们将继续捍卫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希望快递行业的所有同仁警惕菜鸟无底线地介入快递公司的核心数据。”
也正是双方的这种冲突,使得“捡拾码”浮出水面。顺丰方面表示,在2017年3月至4月的续约过程中,菜鸟要求快递柜的所有触发信息必须由菜鸟包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菜鸟,蜂巢盒子需要将所有包裹信息(包括非淘单)返回给菜鸟,顺丰无法接受。
为什么一串“接机码”会让双方打起来?据业内人士透露,取件码的背后其实是流量的大博弈。用户可以扫码取件,每次取件都可以转化为一次有效点击。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21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1083.0亿件,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
持续涌入的流量使得变现成为可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用户在扫码取物后,经常会收到各种弹窗或者页面广告。
此外,“取件码”的业务不仅关系到电商用户,还掐住了代收点的脖子。目前菜鸟是按照“取件码”的多少来委托快递代收点的。快递代收点一旦承接“第三方代收系统”的业务,将直接影响菜鸟的佣金收入。
说白了,“取件码”之争的背后,其实是流量、数据、流量的争夺。菜鸟试图通过“取件码”获取顺丰的核心数据,顺丰自然拒绝提交。
最终,在国家邮政局的调解下,菜鸟和顺丰表面上都握手言和,但暗战从未停止。
故技重施,菜鸟发出了“二选一”的最后通牒
时隔5年,菜鸟封杀顺丰的一幕再次上演。2月4日,菜鸟驿站推出了多买菜的“代收点服务系统”,直接向代收点发出了“二选一”的最后通牒,禁止该站多投放杂货订单,否则将被永久清退。
但与顺丰事件不同的是,多多购物推出的“代收点服务系统”侧重于提升自身用户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并不涉及菜鸟的数据腹地。
有消费者表示,“以前在很多杂货铺购买商品,在代收点取货时,经常会遇到在拼多多APP和快递信息中找不到取货码,而是要求用户登录其他特定APP进行扫码取货的情况。
有时候有了“取件码”,可能就取不到件了。有网友发帖称,当地快递站存在“强制扫码取件”的情况,“工作人员根本不认取件码”。
“我们把快递放到代收点后,消费者有时会打电话来‘投诉’没有收到取件码,无法取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成了‘背锅侠’,因为我们无法证明快递已经成功送达。”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一位负责快递业务的快递小哥说。
让消费者和快递小哥头疼的是,代收点和快递公司都没有取件码。只有菜鸟的后台服务器可以访问取件码的开发、留存和查询。
多多购物推出的“代收点服务系统”,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上述“取件码”带来的痛点,不拦截取件码,不委托代收点,所有信息回传快递公司。
不难看出,这个系统既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又能增加代收点的收入。连接到集合点的公司越多,他们的选择和谈判能力就越强。这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还可以改善竞争结构,促进行业的长远发展。
另外,买多多的系统不拦截取件码,所有信息都发回快递公司。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这意味着有机会摆脱菜鸟的“紧箍咒”,所以一旦系统上线,快递公司西大普奔、中通、大云、童渊、吉图等多家快递公司很快就打通了系统。
多买多送的措施虽然同时方便了消费者、代收点和快递公司,但也只是砸了菜鸟的锅,导致了菜鸟的“一二三”最后通牒。另据《今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除了多买菜,菜鸟驿站提防的第三方末端品牌还包括土西、妈妈驿站、大云超市等快递公司的末端品牌,以及熊猫快手、快宝等小众代收品牌。
“菜鸟明确禁止拼多多的代收服务,带有很强的针对性‘二选一’色彩。”业内分析,法律从未禁止一个快递站或营业网点同时与多个平台企业合作。面对竞争,平台企业要把选择权交给快递站点,通过服务创新、模式变革、效率提升、收益赋能赢得选址。
来源:南方网
编辑:杨志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