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安区长城苑小区,这里的保洁员是一对90后夫妇。丈夫在上海带头打扫卫生,然后邀请妻子在上海做“同行”。夫妻二人一起在小区做保洁,这也是上海很多保洁员的常态。对此,丈夫有点尴尬甚至不好意思,但妻子毫不犹豫:“我愿意!”
“只要肯吃苦,什么都可以。”
他们有一对可爱的孩子,在老家上学,由老人照顾。他们是家庭的支柱,特别是在朱的父亲2016年在建筑工地受伤后。
朱跃跃与父亲“我朋友在一家物业公司工作。他说小区垃圾分类缺人。让我来帮助你。我没多想就来了。”2019年5月,上海试点垃圾分类,很多小区缺少保洁员。曾经在上海做推拉门吊装工作的朱,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之江西当了保洁员的“替身”。
起初,朱对很不习惯。“在这里尝试了一个星期之后,我不想做了。那时候我就想,反正我还年轻,只要肯吃苦,什么都可以做。”长城花园的物业经理得知朱的思想波动后,随后找他谈话,劝他放下心理负担,再做一次。
由于朱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不怕脏,不怕累...渐渐地,居民们对他赞不绝口。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也爱惜人才,为朱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如果他们工作累了,他们会有一个“小窝”,在那里他们可以安心休息。一段时间后,朱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他说,“我可能身体上比做其他工作要累一点,但是心里很轻松,这种感觉是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此时,他将在老家带孩子的妻子童也将得到上海方面的“帮助”。
“一起来上海捡垃圾”
通兰芝在电话里问:我在上海干什么?
朱开玩笑说:来上海捡垃圾吧!
回忆起当初在上海的对话场景,两个人都笑了。
“当时听他说这里缺人,婆婆在家帮我带宝宝。我在家闲着,就来帮忙了。”童兰芝说道。
居民区实行垃圾分类后,工作时间比以前长了。朱和童的作息——五点起床,简单洗漱吃早饭;5:30分工合作打扫楼道;6:00,童去垃圾箱房附近干活,洗衣、清洁、搬运...
这时,一旦零零碎碎的垃圾掉在地上,童兰芝就利索地拿起工具打扫。如果老人来倒垃圾,她会主动迎上一小段距离,接过老人手中的垃圾袋,帮他们分门别类。
“刚来长城花园工作的时候,正好赶上垃圾分类。因为居委会和物业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浓厚,我下了很大功夫,就耐心地引导一些不知道怎么分类的居民按垃圾箱房分类,直到教堂。现在居民都很自觉,拿之前家里已经分好了!”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习惯这份工作。后来发现这里的业主和工作人员都挺好的,我和他们相处的也不错。”以前夏天,特别是湿垃圾里,异味很熏人。后来居委会和产权房在垃圾桶里安装了除臭装置。“我一开始对这个除臭装置不太了解。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了看。后来发现真的不臭。渐渐地,业主们都愿意在扔完垃圾后在垃圾箱房前呆一会儿,期间一边干活一边和小两口聊天八卦。
“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是元宵节开始的晚上。居民来扔垃圾,顺便和我们聊天。我们一起‘吹牛’,就像在家里一样。累了,累了,全忘了。”朱对说:
“孩子在身边,就像过节一样”
为了弥补孩子不在身边的遗憾,小两口寒暑假带着孩子和父母在家团聚。“我们几乎没有假期,从早到晚也没有多少休息时间,但是孩子在身边我们就很开心,相当于给我们放假了!”一提到家人,朱和童都笑得很开心。
据小区物业公司的朱经理介绍,朱在小区的人缘“很好,居民们有穿不完的新衣服都送给他;如果你需要帮助,你会第一时间想到他。有一次,小区里的一个阿姨新进了一台冰箱,需要从朋友那里搬回家,就找他帮忙。完成任务后,大妈拿出钱给他。他转身跑了。后来阿姨通过微信发红包,他又婉拒了。”想请小伙子帮我搬冰箱,给点运费。他补贴了家里,但他坚持不做。他反而为了一次旅行而努力!“最后阿姨买了很多菜特意送过来,还把旧冰箱给了他们。
提到这件事,朱说:“老住户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对待。当他们遇到一个他们能帮忙的地方,我会很轻松地去做。它一文不值,更不用说钱了。”
“基本上我们没有节日,没有休息日,我也不是一个很感性的人。除了给老婆生日买了个蛋糕,我还没送过她什么像样的礼物。让老婆来上海做保洁。这是一份又脏又累的工作。我觉得对不起她。”说完这些话,不由得脸红了。另一方面,童兰芝笑着说道,“在哪里?我愿意!”
聊天中,朱拽着他的衣服说:“我现在穿的外套和棉袄都是小区居民送的,还挺新的。”在居民的帮助下,小两口平均每月的开销省了不少。
据了解,通过多年的努力和节俭,今年小两口已经在老家给家人买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为了开车回家探亲方便,加了中档车,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了!
听到居民的称赞,童志兰开怀大笑有居民说:“实行垃圾分类后,小区的箱子一直很干净,有两个年轻人功不可没。”有居民说,“即使是夏天,垃圾箱房附近也没有异味,挺难得的。”
该物业的朱经理说:“在上海生活不容易。为了让年轻人安心在这里工作,我们预留了房间让他们好好休息。同时,公司还在可回收材料“创收”方面给予他们便利,以鼓励年轻夫妇努力工作,长期工作。”居委会主任刘说:“这是对年轻人非常负责。他们值班的两年,也是我们社区垃圾分类初见成效的两年。居委会工作人员大多比较年轻,都是同龄人,沟通比较顺畅。他们还帮助我们收集居民的意见。一旦居民提出建议,我们立即掌握,立即回应。从长远来看,社区里有需要居民配合的工作,居民也愿意积极响应和配合。”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当“人的城市”主旨的聚光灯照在长城苑小区的90后夫妇身上,就会有一个好故事可讲,他们在上海奋斗的故事,未完待续...
来源:深思上海作者:张翠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