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800官网天天特价(折800投诉不断 特卖“小而不美”何解)

来源:今日北京商报

经过内容营销、消费升级、社区电商的几轮行业洗礼,八折逐渐消失在消费者和资本的视野中。近日,有用户反映在折扣平台800上购买产品后收到受损产品,不少用户申请退款后遇到阻碍。其实800%的折扣都是低价卖的。现在在三大电商的“特价低价”竞争圈里,八折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巨头用户增长趋于稳定,特供电商导流价值不再。在流量难以获得的情况下,如果800%的折扣能强化商品的口碑,或许能找到机会。

商品破损平台体验差

卖电商似乎无法摆脱商品“低价低质”的问题。近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有用户投诉称,他以800的折扣买了一双短靴,收到货拆包后发现商品破损。

用户认为卖家明知商品已损坏,但仍发货。卖方反驳称,上述商品均有库存。截至此次交易,商家已售出500多双同款短靴,其中约有10双短靴“破箱而出”。

另外,八折的售后处理效率也不尽如人意。另一位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她申请退回购买的商品,物流信息显示卖家已签收快递,却没有按照承诺时限处理买家的退货申请。

无论是购物过程还是售后处理,用户在八折的体验都不算“不愉快”。黑猫用户投诉的“指责”并不是个例。早在2019年,在互联网经济社交服务“E-v-宝”平台的电商消费评级数据中,满800的折扣会得到“不建议下单”的评级。这个评级是根据反馈率、反馈及时性、满意度指数模型进行评估,其数据评级完全由系统自动生成。田玉娥信息显示,在800倍介绍页面的内容中,相关的新闻和舆论留言都是产品质量问题和平台售后问题。

对于平台的“冷处理”、平台卖家的审核、商家产品的检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试图通过公开客服电话联系折扣800,客服人员表示相关面谈要通过邮件进行。记者已向800发去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该平台尚未给予回复。

天天特价1元秒杀

“低价”和“下沉”遇到“敌人”

打开折扣800 App,首页推荐的大部分都是6.9元和9.9元保障的家居产品。“9.9元套餐”的子渠道入口也安排在“品牌群”入口的前面,不难看出折扣800更青睐低价产品。

早在2016年,折扣800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透露了很多关键词。该负责人表示,八折的时候,会在供应商和货源旁边开一个仓库,实现收发货。800折的用户很多都是二三线城市的妈妈。可支配收入不是特别高,但是有一定的消费需求。

此外,折扣800负责人表示,商家之所以能提供低价产品,要么是工厂,要么是有一手货源。

把以上信息放到现在,800的优惠似乎也确定了“低价”和“下沉”的策略。但从2020年开始,电商巨头也利用货源商品优势,计划低价下沉市场。巨头们纷纷打出“1元”概念,拼多多推出真香节,Suning.cn紧随“1元真香节”之声,淘宝特供版也不甘示弱挑战“1元更香”。

面对低价围堵,巨头们对下沉市场也相当有耐心。东京京西、天猫聚划算瞄准产业带市场,把货源搬到线上。当电商巨头们都在争论1元购到底香不香的时候,八折或许只能体会竞争中的“苦涩”了。

折扣800成立于2011年,主营团购和导购,同时也提供限量发售服务。2014年八折单日成交额突破1000万。2015年,八折注册用户突破1亿。

在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的同时,800的折扣也逐渐失去了资本的青睐。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母公司团博钟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15年。在没有得到更多资本加持的情况下,如何在巨头的围剿中生存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同时,随着下沉市场成为巨头争夺布局的阵地,折扣800在市场上已无竞争优势。早在2017年,据行业公开数据显示,八折和八折兄弟品牌团的用户活跃度之和仅为美团的3%。八折难以力挽狂澜,未来出路在哪里?

夹缝中生存的市场红利不再

电商打折好像变成了他是我哥。上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陆分析,与折扣800同品类的还有其他平台,如卷皮折扣、楚楚街等,逐渐落后,面临被淘汰的危机。随着平台的兴起,电商新用户的挖掘和爆发进入成长期。当时淘宝、JD.COM等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希望通过获得额外优惠券来获得新的流量,增加交易订单后,商家的排名会有所提升。八折作为一种获客渠道,引起了巨头们的关注。随着电商市场格局的逐渐稳定,用户的网购习惯已经养成,这类特殊电商的导流功能已经弱化,价值功能不复存在。

从低价商品策略来看,鲁认为,很多电商巨头将供应链延伸到产业带和工厂源头,商品的产出和上市中间环节被打通,商品价格趋于透明,800折商品的特殊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平台活跃度一再下降,市场空会越来越小。八折将不再具有投资或收购的价值。

相比之下,同样以电商起家的“什么值得买”、“返利网”等导购和返利平台,则试图在资本市场空寻求更多的增长。陆表示,上述两个平台之所以能坚持运营,在于转型及时,平台有比较稳定的客户群,所以不存在生存问题。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在“低价”策略方面,主流电商平台聚集了资源优势,形成了更强的吸引力。中间流通环节打通,特卖导购平台的独特性被不断削弱,平台小而不美,生存会越来越艰难。

陆认为,导购特卖电商的持续运营只会面临越来越难、越来越小的局面,平台必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来打破现状,但这对于平台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凡尘俗子
    凡尘俗子
    发布于:2022-04-27 07:05:00 回复TA
    电商的导流功能已经弱化,价值功能不复存在。从低价商品策略来看,鲁认为,很多电商巨头将供应链延伸到产业带和工厂源头,商品的产出和上市中间环节被打通,商品价格趋于透明,800折商品的特
  1. 皮灵光盛
    皮灵光盛
    发布于:2022-04-27 23:04:31 回复TA
    与其患得患失,倒不如彻底失去来得痛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