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建设“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印发。
2019年,大兴国际机场通航。自此,北京航空空“双枢纽”发展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实施方案的发布旨在发挥“双枢纽”优势,依托“双枢纽+双区”,即“双枢纽”机场和两个临时空经济区,集中力量建设国际消费功能区和国际消费桥头堡。实施方案确定了五个方面的24项重点任务。
到2025年,基本建成“双枢纽”国际消费功能区
“双枢纽”作为北京重要的战略性国际通道,具有国际消费要素超级“流场”的天然优势,消费潜力巨大。
2019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入驻93家航空公司,开通65个国家和地区的293个航点。从2019年大兴国际机场开航到2021年12月31日,共有39家航空公司,256条航线,178个航点。2021年,进出港航班49.9万架次,较2020年增长17.6%;旅客吞吐量共计5769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12.2%。“双枢纽”机场巨大的客流为消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实施方案》,顺义、大兴将在林空区打造国际消费枢纽,打造北京国际消费新地标。“双枢纽”及其林空经济区不仅服务于机场旅客,还将成为北京市民消费的新目的地。
在发展目标上,《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双枢纽”国际消费功能区基本建成,成为链接京津冀、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世界级中国特色国际消费枢纽。国际航空空网络关键节点作用突出,消费资源配置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建成两个千亿级商圈,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
畅通商品进出口,发展药品等商品“以质代量”的特殊类别货运
《实施方案》将功能区模式拓展到消费领域,紧扣强功能、畅流通、增流量、广辐射、补短板的工作主线,提出了5个方面24项任务。
北京将升级“双枢纽”特色消费功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标杆。《实施方案》提出了七项任务,主要围绕拓展航空空主营业务消费,完善空口岸特色的免税、保税、商务等消费功能,丰富消费场景和体验。
一方面,北京将强化临时空消费功能,鼓励和引导通航空企业拓展“飞行加”场景和智能航空空综合服务,延伸服务链条,激活航空空主体消费;同时,北京打造国际一流的空港消费场景,在“双枢纽”引进餐饮零售、星级酒店、医疗、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国内外首家门店,并在口岸增设免税店,推动成为国际旅游消费胜地和国际中转目的地。
另一方面,北京将加强服务消费供给,满足游客商务、购物、文旅、休闲需求,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区开放门户功能,完善国际商务、会展、商贸、旅游、流通消费生态,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消费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
此外,还将强化综合保税区特色产业对消费的支撑作用。天竺综合保税区将围绕生物医药、文化艺术、汽车等主导产业,重点布局升级型消费产业,打造具有服务贸易特色的国际消费新高地。大兴综合保税区将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口岸和贸易功能,构建“保税+口岸+N”业态体系。
在畅通国际流通渠道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构建高效通达的国际物流体系,主要围绕打通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国际消费关键环节,构建高效的全球物流体系,提出了五项任务。
一方面畅通商品进出口,对药品、生鲜、电子产品等单位价值高、时效性强的进出口商品,发展“以质代量”的特殊品类货运,建设“高精尖专”特殊商品国际港。
优化国际货物流通子领域各环节流程标准,构建综合信息平台,提升货物从落地到升空全过程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畅通航空空货运,着力推进与“一带一路”航线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城市的2个航空空货运航班,鼓励航空公司加大全货机投放力度,增加北京与北美、欧洲、日韩主要城市间的全货机航班。
另一方面,北京将大力推进“双枢纽”与大兴、顺义国家空港口物流枢纽联动发展,全面融入全球空港口物流网络,启动顺丰华北智慧物流总部基地、京东智慧产业园、新沂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同时,进一步提升口岸功能,在大兴国际机场口岸进口食用水生动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所已获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肉类、冰鲜水产品、水果指定监管场所申报工作。
此外,将畅通跨境消费,鼓励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拓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业务;鼓励发展短视频、直播等电子商务新模式;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提升国际旅客支付便利性。
北京将扩大航权开放,大力培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
在优化国际通航空资源配置方面,北京将提高国际消费要素的流量和质量。实施方案主要围绕“双枢纽”国际航权、航线、时刻资源布局,促进国际通航空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客流、物流承载能力,提出了五项任务。
其中,北京将扩大航权开放,用好第五航权,在巩固北美、欧洲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新兴市场。支持“双枢纽”飞北美、西欧等国际航线,提升“双枢纽”在国际航线网络枢纽中的竞争力。
《实施方案》指出,北京将提升国际航线宽度和厚度,吸引航空公司空公司新开“双枢纽”国际客货航线,鼓励开通“国际快线”;积极申办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为世界航空空公司搭建交流平台;努力扩大“双枢纽”容量。提升国际中转能力,积极开拓以北京为中转节点的东北亚至欧洲、东南亚至欧洲、东南亚至北美的国际航线;加强国际中转时的资源配置,拓展国际客运业务。
根据《实施方案》,北京将串联激活一批消费微中心,形成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强大牵引力,主要围绕向市区等重要消费节点开放“双枢纽”,培育建设一批新型城市消费空室,辐射京津冀乃至北方国际消费网络,提出四项任务。
其中提出,提高城市“双枢纽”通达性,完善“双枢纽”轨道交通建设,推进铁路、机场巴士等交通方式立体衔接,促进机场、商业、会展等设施与市政交通互联互通。依托城市候机楼重要节点,完善城市候机楼“城市消费+预登机”综合消费功能,加快李泽城市候机楼项目建设,强化商务、休闲、娱乐等消费功能;推进首都机场线东直门站行李托运项目建设运营。
在优化国际消费营商环境方面,《实施方案》着力打通体制机制和政策堵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消费营商环境。指出北京将逐步建立准确、高效、公平的国际航空空客货运输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加强部市合作,形成合力,营造产业链各监管和运营主体共同支持航空空客货运输发展的政策环境。发挥“两区”和临时空经济区的政策叠加优势,推动国际消费政策在“两个市场两区”先行先试;强化Pro 空经济区重大产业项目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机制。
新京报记者许惠美
编辑范怡静校对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