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产品参数登记表(“我相信你,你却坑我?”同酒店预订价差3倍,平台别让消费者当冤大头)

平台上的俞先生酒店预订页面。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佘宗明)

“同物不同价”的现象在目前早已司空见惯。但如果价格差异很大呢?然后不要责怪公众质疑商人“耍花招”和“耍花招”。

据媒体报道,7月1日,带她去上海旅游的俞先生在OTA(在线旅游)平台上预订了上海外滩W酒店的一个房间,每晚9559元。在办理入住手续时,他发现客人登记表上显示的价格只有2980元/晚,但他在从酒店和站台退房时遇到了“踢球”。

网店产品代理

他的调查发现,同一酒店的同一房间类型在不同平台渠道的预订价格往往非常不同。a平台和B平台的W酒店预订价格相差三倍,差价超过6000元。

酒店出具的宾客登记表上的价格为2980元/晚。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同一家酒店,不同的价格”并不是它第一次爆炸式增长,但仍然有点令人惊讶的是,价格差异可以如此惊人。在这方面,这两个词可能会出现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大数据成熟和消费欺诈。

在这方面,平台和酒店也可能会抱怨:酒店价格根据供需情况实时波动,并根据市场动态调整,这是酒店入住管理和空置率控制的应有意义。但是,平台的“前端显示”可能无法及时更新。此外,代理商会在不同平台上进行差异化报价,影响不同平台共享价格的运营成本和优惠措施也不同。要求价格趋同太难了。

这并不是不合理的:酒店业的确是一个单体众多、运营复杂的行业。特定房间的定价系统结合了太多的“参数”。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系统时间差、“房库”操作和海量数据处理困难,平台价格显示不可避免地滞后。此外,平台与酒店之间存在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的代理商,价格管理的不可控性也会增加。将这些复杂的情感从“扁平化”到“扼杀成熟”进行总结是不客观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和酒店可以完全“扔锅”:即使没有成熟和欺诈,价格也是相似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同步,中间环节价格管理不同。他们还应该努力改善消费者体验,减少相对伤害感。

整体维修成本与同一酒店几乎相同,但由于O2O模型的衍生环节价格差异很大,这等同于对消费者体验感的最终损害,透支了用户的信任基础。

消费者会觉得他们已经成为“杀戮游戏”中的大敌,这就是被征收“信托税”的韭菜。那种“我相信你,但你让我受罪?”如果信任崩溃移情共振,就会演变成平台的声誉危机。

7月2日下午,三个平台上展示的一家酒店豪华花园景观客房的预订价格不同。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此外,多年来,人们平台经济认知往往会减少中间循环环节,降低冗余成本。经济学认为,贸易存在两个自然障碍,即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不传递。

该平台的价值在于跨越自然地堑并降低成本。但在这件事上,一些平台似乎成了高价推广者,这无疑会影响人们对平台价值的判断。

有鉴于此,无论是平台还是酒店,都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检查和纠正缺陷,利用技术弥补技术漏洞,如果管理失败,提高管理效率——由于系统落后,是时候尽快“升级系统”了。

具体来说,优化平台预订管理系统,采用低延迟技术,尽可能缩短信息传输时间,努力实现线上线下价格几乎零延迟同步;在价格管理层面,优化平台、酒店、代理商的协同定价模式,加强价格异常识别,让价格在供需、节日等因素的合理区间内巡航,并在前端展示,使定价的成本结构尽可能透明。

简言之,价格与酒店价格相差甚远。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这仍然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无论责任主体是谁,我们都不能让消费者做错事。

□佘宗明(媒体人)

编辑:徐秋颖校对:吴兴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黎明微光
    黎明微光
    发布于:2022-04-27 20:53:41 回复TA
    平台上的俞先生酒店预订页面。图片来源:微博截图(佘宗明)“同物不同价”的现象在目前早已司空见惯。但如果价格差异很大呢?然后不要责怪公众质疑商人“耍花招”和“耍花招”。据媒体报道,7月1日,带她去上海旅游的俞先生在OT
  1. 冯舒斌娟
    冯舒斌娟
    发布于:2022-04-27 20:29:33 回复TA
    我也是
  1. 尹行宜仪
    尹行宜仪
    发布于:2022-04-27 20:29:33 回复TA
    太生气了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