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申通、圆通、白石等快递公司“巧合”宣布,在国内防疫局的良好引导下,全国收费公路(包括收费桥梁和隧道)于5月6日0:00恢复收费。为确保终端网点有序恢复生产,改善客户体验,促进基层网点良性发展,快递服务价格优惠幅度将进行适当调整。具体价格变动请咨询相应门店。在快递优惠政策制定期间,快递网络成本将上升,这将给快递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
就在两天前,SF还发布了《关于收取高峰资源调节费最新通知》,它的国际业务将收取/更新高峰资源调整费,涉及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往返的物流路线到欧美国家、亚洲和其他海外国家,其中大部分将在5月7日生效。SF表示,目前,一些国际航线已被取消或调整,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台了防疫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间,进出口快车运力资源的获取受到明显限制。公司正在尽一切努力协调各方资源,并通过应急调度系统尽最大努力确保服务运行。
在疫情期间,物流企业在运输物资、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早些时候,国家许多部门已经出台了救援措施,包括免除包括货车在内的车辆的高速通行费,以降低货运成本。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疫情暴发以来,收费公路免征通行费1400多亿元,复工生产逐步达到正常水平,企业困难有所缓解,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
运输成本、配送中心运营成本和材料成本构成了物流企业的主要成本。根据中通此前发布的财务数据,2019年公司运输成本达到74.66亿元,占总成本的48%,占总收入的33.8%。在快递业务的旺季,这一数据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根据安信证券研究报告计算,按日均1500万订单(考虑复工影响),“通达”快递月运输成本减少6300万~8100万元,顺丰月运输成本减少1.7亿元,德邦的月成本减少1亿元(每天100万张);假设免费持续4个月,“接入系统”的运输成本将减少约2.4-3.2亿元。(以上估算为理论值,具体成本降低幅度需根据疫情结束时间确定,不考虑人工成本的增加)
在双十一和春节期间,为了应对成本的变化,快递企业经常调整相关价格,以维持正常运营和网络稳定。据了解,疫情期间运输成本的下降促使快递公司推出了相应的价格优惠,以刺激行业复苏。南都记者梳理了各企业月度经营数据,发现今年一季度,由于申通、运达、圆通部分网点停业,1-2月业务量基本呈两位数下降,2月份降幅最大,达到10%~40%;同期,快递产品的单程票收入也下降了10%以上,“价格战”的趋势依然存在。
官方数据显示,申通一季度营收35.73亿元,同比下降2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6万元,同比下降85.6%。官方声明称:受疫情影响,公司实施了面对面的返利政策和公交优惠政策,鼓励门店恢复工作和生产,导致公司一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同期,云达的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5.86%和41.06%。
国家邮政局5月8日发布的《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提到,4月份快递业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发展趋势指数同比增长20%以上,快递行业全面重启,表明其对中国快递业的负面影响已逐步消除。经过三个月的向下调整,快递业4月份的业务量和收入增长均超过20%,进一步巩固了行业的发展底蕴。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