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们分享如何在创新创业中找到新蓝海。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提供
北京上海1月11日电(记者马华腾)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突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包围圈?记者10日获悉,在“新时代·新节拍”中华东师范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周闭幕式上,大学生们分享了如何在创新创业中找到新蓝海。
在大学创业项目中,记者看到,关注社会需求的学生抓住了“一小一老”。所谓“一小”指的是沈雨辰,他选择在2016年创业。在徐韵老师的指导下,沈雨辰很早就瞄准了3-10岁儿童的线下戏剧培训市场,建立了“猴戏儿童戏剧教育”。
近年来,该团队在戏剧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向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提供课程服务和教师培训,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全纳艺术教育,培养一批具有戏剧特色的专业教师。该创业项目已经完成了数百万轮A轮融资。在资本青睐的背后,不仅是对“猴子戏”强势教师的认可,也是对未来市场的乐观。徐韵说:“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学前教育和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加入了进来,成为了明星教师。未来,我们将继续培育这个市场,让更多的孩子在童年可以自信地表达自己。”
所谓的“一位老人”是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岳雅萌开展的“春晖堂老年心理支持专家”项目。该项目基于十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依托学科智力资源,针对情绪、社会、慢性病、保健等问题,设计了一系列老年人心理支持课程,以“老年知识、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课程,开创了“需求定位、效果评估、预后跟踪”的老年人多维心理评估体系。岳雅萌介绍表示,通过房地产和社区养老机构的合作,可以帮助提高社区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的身心健康服务水平。
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朱文佳11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上述两个项目中,学生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优势,将专业研究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用创业实践写下一章伟大的爱。她介绍说,创新创业教育周闭幕式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学校师生顺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实践,通过“城市脉搏”、“社会脉搏”和“国家脉搏”三个板块,瞄准关键痛点,以创新创业实践助推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实体创业项目,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8届本科生侯彰钰展示了她的学术论文《利用低成本且绿色可再生的辣椒素钝化缺陷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及稳定性》。事实证明,辣椒除了可以作为食物中的药物外,还可以“发电”。
论文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全国共有20篇获奖论文。该项目团队一直在寻找绿色、可持续的森林生物添加剂以及无毒无铅的使用方法钙钛矿半导体的结合最终将实现完全绿色的钙钛矿电子器件。实验前,综合辣椒素研究小组最初认为它可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添加剂,后来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想法。据报道,未来该研究小组将继续致力于寻找绿色、可持续的森林生物添加剂,并将其与无毒无铅钙钛矿半导体相结合,实现完全绿色的钙钛矿电子器件。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告诉记者,学校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围绕“教育、文明、发展”三大使命,全面提升创业创新教育水平,展示学校创新创业新实力。他希望创新创业教育围绕“立德育人”主旋律,奏响“思维提升”协奏曲,奏响“学以致用”的最强音。(完)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