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产值计算(制度、流程、规范,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必备)

注意[这个]头条号】更多关于系统、过程、系统、帖子、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书籍、文案、报告、技能、工作场所等等,弗布克15年免费与您分享!

阅读导航→

01生产计划规范

02生产计划管理流程

03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1、生产计划规范

生产计划是指生产经营系统的总体计划。是工厂在生产计划期内对产品品种、总产量、物资采购、新产品研发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进度的具体安排。生产计划的编制包括主生产计划、车间生产计划、基准进度计划等的编制。一般来说,编制人员在编制生产计划时需要遵循的编制规范如下。

1.明确人员的职责范围

编制生产计划前,生产计划编制人员应明确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与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一般来说,生产计划人员主要包括厂长、生产总监、生产计划主管、生产计划人员、相关部门人员等。

2.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为了提高计划的进度和效率,生产计划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计划方法。一般来说,编制生产计划有三种方法。

(1)累积编号法,适用于固定产品间隔、生产周期、批次和交付周期的工厂。

(2)生产周期法,适用于一次性生产、小批量的工厂。

(3)WIP定额法,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批量大的工厂。

3.明确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

生产计划员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聪明的原则。也就是说,生产计划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和基于时间的。

(2)适当裕度原则。在编制生产计划中的目标值时,应预留适当的空间,并考虑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时间。弹性时间可适当增加,即批量可避免工厂生产负荷过大。

(3)适当稳定的原则。工厂的生产计划应在有效期内保持适当和稳定,原则上不得更改生产计划。

2、生产计划管理流程3、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为保证生产计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标准化,工厂应制定管理制度,有效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以下是某工厂提出的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准备的目的

为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确保产品保质保量按时交付给顾客,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计划的编制和管理。

第二章生产计划的编制依据

第3条满足客户需求

在满足客户对产品品种、数量和交货期的需求的同时,工厂还需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入,保持一定的收入增长率和市场份额。

第四条降低生产成本

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降低生产和库存成本,使生产和库存成本之和最小化,即使费用和损失最小化。成本项目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应予以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六项。

1.正常生产成本是指正常生产条件下单位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等。

2.加班费是指为临时增加产量而增加班次的费用,如加班费及相应的附加费。

3.分包成本是指在生产能力紧张的情况下,将部分任务分包给相关厂家而增加的外包成本及相关成本。

4.存货成本是指为订购和储存货物及存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如订购费、运输费、仓储费、物品损耗费等。

5.缺货成本是指缺货造成的损失,主要是由于缺货导致收入减少或延迟交货造成的损失。

6.人工成本是指因生产计划变更而增加或减少人员所需的费用,如辞退员工的费用、用工费用、培训费用等。

第5条均衡生产

均衡生产原则是指使单位时间(月和日)的产品产量相对稳定,以便于生产过程的组织、人力安排和质量控制,减少因变更生产计划而造成的损失,如加班费、闲置产能的损失,等

第三章权利和责任的分配

第六条厂长的职权范围

厂长负责生产计划的批准和生产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七条生产总监的职权范围

生产总监负责确定年度生产任务,审核生产计划指标和生产计划。

第八条生产经理的职权范围

生产部经理负责组织编制生产计划指标,起草生产计划。

第九条生产计划员的权利和责任范围

生产计划员负责收集数据,验证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计划指标,编制生产计划。

第四章生产计划指标的编制

第10条生产计划指标

生产计划指标主要包括产品品种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产量指标和产品产值指标。

第11条产品品种指数

产品品种指数是指工厂在规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名称和数量,不仅反映工厂在产品品种上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还反映工厂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第12条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是指生产部门在计划期内为提高产品质量所应达到的指标。常用的质量指标包括产品等级指标,如合格率、一级品率、优质品率等。

第13条产品产量指数

产品产量指数是指工厂在计划期内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数量,一般以实物单位计量。例如,汽车用“车辆”表示,机床用“组”表示,电机用“组/kW”表示,等等。

第十四条产品产值指数

产品产值指数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产出指数,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商品产值是指工厂以价值的形式生产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工业服务的价值,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商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出口半成品价值+订购方供应材料生产的产品加工价值+对外承包的工业劳务价值。

2.总产值是指工厂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以货币表示,反映工厂在计划期内的总生产规模和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总产值=商品产值+(期末在制品、半成品、自制工具和模型工具的价值-期初在制品、半成品、自制工具和模型工具的价值)+订购方提供的材料价值。

3.净产值指工厂在规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其计算方法包括以下两种。

(1)生产方式:净产值=总产值-各种材料消耗的价值。

(2)分配方式:净产值=工资+税收+利润+利息+国民收入初始分配性质的其他费用。

第五章生产计划草案的编制

第十五条确定年度生产任务

生产计划员需要澄清的年度生产任务包括以下两项。

1.生产总监根据年度经营目标确定年度生产目标。

2.生产部经理负责组织编制生产计划草案。

第16条生产资料和信息的收集

生产计划主管负责收集生产材料和相关信息,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2.工厂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3.国内外产品市场调查和预测数据。

4.计划期内产品预计销量及长期合同执行情况。

5.技术部提交的计划期内新产品试制计划。

6.仓储部提交的成品和原材料清单。

7.生产现场的统计数据。

8.产品的试制、材料供应、设备检验、劳动力配置等资料。

第17条批准的生产能力

生产部门检查生产能力时,应遵循以下两个步骤。

1.生产部负责收集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

2.生产部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和以往的生产数据,对工厂的生产能力进行验证。

第十八条生产计划指标的初步制定

生产部初步制定生产计划指标,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报生产总监审核,总经理批准。

第19条综合生产平衡指数

生产计划员在确定最佳生产计划指标时,需要对指标进行综合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指标与生产能力的平衡主要通过设备生产能力与品种产量指标的比较来平衡。

2.生产指标与生产技术准备能力、劳动力和材料供应平衡的具体要求如下。

(1)生产任务大于生产技术准备能力,需要采取措施缩短生产技术准备周期。

(2)如果材料短缺,应采取措施平衡同一品种的产量指标,或在劳动力方面,衡量现有劳动力数量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是否与每个季度和每个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任务相适应。

(3)当劳动力不足时,可以通过改善劳动组织、减少工时定额和车间内部调整来解决。

3.生产指标与利润、成本和资本指标的平衡:当目标成本不能保证目标利润时,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增加销售额,确保工厂的利润目标。

第20条生产计划草案的编制

生产部根据确定的生产计划指标初步编制生产计划草案,并组织销售部、仓储部、采购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对生产计划草案进行试算和综合平衡。

第6章生产计划草案的修订和评估

第二十一条鉴定人

生产部主要负责与相关部门人员对生产计划草案进行平衡评估。

第22条余额

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平衡

产值计算

1.生产计划与产能的平衡。

2.生产计划与劳动力之间的平衡。

3.生产计划与物料供应之间的平衡。

4.生产计划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

第23条预防措施

生产部相关人员在修订生产计划草案时,至少应注意以下四点。

1.现有库存能满足生产要求的部门不纳入计划。

2.确定合适的批次区域和间隔区域,确保生产计划的经济性。

3.检查生产设备的负荷是否剧烈波动,是否超过极限或低于其生产能力。

4.生产计划草案涉及的内容和概念必须具体。

第七章生产计划的确认与实施

第24条生产计划的提交

生产部将初步修订的生产计划草案提交给生产部经理、生产总监审核和厂长批准。

第25条生产计划的批准

生产计划提交后,生产部经理配合生产负责人对草案进行审核,生产负责人将审核后的草案提交厂长审批。经批准后立即发布实施。审批不通过的,退回生产部修改调整计划草案。

第二十六条生产计划的实施

生产部将审核批准的生产计划及时下发到相关部门,并监督生产计划的实施。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生产部。

第二十八条本制度经厂长办公会审议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生产##系统设计##工艺设计#

这篇文章最初是弗布克写的。版权归弗布克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抄袭和洗稿。必须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

如何获取本材料的word和PDF版本的完整内容:

1.本资源编号:566。

2.关注+评论+转发,然后发送私人消息“信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得陇又望蜀
    得陇又望蜀
    发布于:2022-04-27 03:25:36 回复TA
    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和基于时间的。(2)适当裕度原则。在编制生产计划中的目标值时,应预留适当的空间,并考虑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时间。弹性时间可适当增加,即批量可避免工厂生产负荷过大。(3)适当稳定的原则。工厂的生产计划应在有效期内保持适当和稳定,原则上不得更改生产计划。2
  1. 傲娇王子
    傲娇王子
    发布于:2022-04-27 23:51:07 回复TA
    合生产平衡指数生产计划员在确定最佳生产计划指标时,需要对指标进行综合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生产指标与生产能力的平衡主要通过设备生产能力与品种产量指标的比较来平衡。2.生产指标与生产技
  1. 未来天王
    未来天王
    发布于:2022-04-27 21:24:59 回复TA
    注+评论+转发,然后发送私人消息“信息”。
  1. 董和星贝
    董和星贝
    发布于:2022-04-27 16:47:27 回复TA
    抱抱我的宝贝
  1. 廖英睿珠
    廖英睿珠
    发布于:2022-04-27 16:47:27 回复TA
    每个人都想和别人不一样,结果是每个人都一样。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