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走到了十字路口!
过去20年来,阿里无疑是中国互联网神话般的存在,它带来了很多改变,颠覆了中国的零售格局,让电商成为了中国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关键的是它改变了国人的购物习惯,还有支付习惯。
阿里已经稳坐电商行业老大位置十几年,但即便是这样,仍然能够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这在中国商业史上是不多见的,毕竟营收规模已经到了7000亿。不过,这个增长神话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就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到今年第三季度,增速大幅下降,利润更是大跌39%。
当然,最惨的还是市值,去年11月蚂蚁集团上市前夕,阿里市值一度突破了8000亿美元,而如今只有3032亿美元,一年多时间蒸发近5000亿美元(超3万亿人民币),市值已经腰斩。
阿里走到这一步,到底该由谁来担责?有人算到了已经退休2年多的马云头上,认为阿里发生这么多事情,是价值观出了问题,无论是蒋凡事件,还是女员工被侵犯事件,都可以反映出来。而马云是阿里价值观的制定者和守护者,所以他应该负责。
也有人认为CEO张勇应该负责,张勇自2015年接任阿里CEO职务,2019年又接了阿里董事会主席职务,成为了阿里的实际掌门人,公司业绩不好,出现问题,CEO应该负首要责任。当然,还有人说是马云没有选好接班人。
不管怎么说,总要有人来负责,再更换CEO比较困难,那只有从内部来做调整。于是,阿里终于“动刀”了。
12月6日,阿里CEO张勇发布内部信,宣布组织架构调整,任命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中国数字商业包括了国内的所有业务板块,比如淘宝、天猫、天猫超市、同城零售、淘菜菜,淘特等等。而海外数字商业包括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以及Lazada等。
曾经被认为最有机会接班的蒋凡,如今看来逐渐远离阿里权力中心。而戴珊作为阿里十八个创始人之一,被再次重用起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一切以业绩说话。在今年第三季度,阿里国内商业业务增长16%,增速大幅下跌,这是阿里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以天猫和淘宝为核心,都是由蒋凡负责。
与之相反的是戴珊在近两年内孵化出淘特和淘菜菜两个新业务,今年三季度,淘特年度活跃用户突破2.4亿,单季新增5000万;淘菜菜季度GMV环比增长150%,业绩非常亮眼。
蒋凡出生于1985年,2017年出任淘宝总裁,年仅32岁,一年后又兼任天猫总裁,执掌阿里最重要的业务,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被认为是最有机会的CEO接班人选。然而,在2020年被爆出出轨,蒋凡被降级,踢出合伙人之列,但职务并没有变。
外界对于阿里的这种处理措施争议很大,认为阿里的价值观只针对普通员工,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对阿里也造成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如今看来,阿里还是舍弃了这位爱将。
不过,对于阿里来说,面临来自内外的压力不小。在外部,京东和拼多多两大竞争对手,越战越勇,一个针对天猫,在今年双十一,京东成交额同比增长29%,而天猫只有8.5%。一个针对淘宝,拼多多在低价市场不断侵蚀淘宝的份额,增长依旧很猛。
在内部,负面事件频发,导致阿里的口碑直线下滑。在监管日趋严格的环境下,阿里面临着更多风险。
因此,阿里想要回到之前的增长高峰,估计要花不小的力气,这次的调整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