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传简介子女(胡适先生的子女后代)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徽州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对中国近代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却遵从母亲之命娶了小脚夫人江冬秀,成了民国奇闻之一,当时自由恋爱风气兴起后,结婚几年后胡适也曾向发妻提出过离婚,但她一哭二闹三上吊,胡适就此作罢。他与夫人生育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

一、长子胡祖望

胡祖望,1919年出生,早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后入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毕业后服务于美国斯都德贝克汽车厂,后担任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台湾驻美国机构经济参事等。一九八0年胡祖望退休,于2005年3月12日在美国因老年痴呆症及肺炎、中风等并发症病逝,享年86岁。

胡祖望与妻子曾淑昭于1955年生育有独子胡复,这名字为胡适所取,应该有复兴中华之意。胡复于1978年毕业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后任美国劳工部争议司司长。胡适、胡祖望、胡复祖孙三代均毕业于康乃尔大学

二、女儿胡素斐

女儿胡素斐,1920年出生。五岁那年患病,救治不当,夭折。

三、次子胡思杜

胡思杜,1921年12月17日出生,取名“思杜”是为了表示对恩师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感激之情。

胡思杜不怎么好读书,“善交朋友,好玩乐。”抗战开始后,胡适赴美任驻美大使,胡思杜则随母亲避难上海,胡适委托一位竹姓朋友照看他,1940年11月9日,这位竹姓朋友写信给胡适:“小二在此读书,无甚进境,且恐沾染上海青年恶习,请兄赶快注意。”

胡适传简介

于是在1941年5月安排思杜赴美,进教会学校海勿浮学院就读。胡思杜在美国一直呆到1948年夏,他回国的原因据罗尔纲说是在美国染上了吃喝的恶习,被学校驱逐。胡适当时对这个儿子有一点恼火,所以胡思杜回国后,胡适的许多朋友替他介绍工作,都被胡适以不可胜任为理由而拒绝。后来胡适安排他到北大图书馆工作,里面也含有要他多读书长学问的用意。

1949年选择留在大陆,1954年与胡适断绝父子关系,1957年自杀身亡,胡适墓旁有其衣冠冢

今天是胡适先生126年诞辰纪念日。早上有网友说,在胡适先生的身上蕴含着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力量、光芒,温和、温暖地烛照世界中的黑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