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最新言论博客(段永平聊“不懂不做”)

博文:《投资是什么?说明版》

段: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这里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国债的利率。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做对的事情);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

段:“懂”的定义不要太理想化。“懂”并不是能看到未来一切的“水晶球”。能看到一些重要的东西就很不错了。长远而言,我觉得投资实际上是个概率事件,真正“懂”的人犯错误的概率低,最后的回报高。很多时候不能简单地用某人对某只股票的行为来判断他对投资的理解


网友: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未来就是永远,如果非要给“永远”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12年!只能毛估估,市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价值是多少?段总说过,懂的意思并不是看到未来一切的“水晶球”,能看到一些重要的东西就不错了!(2012-06-28)

段:永远指的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在逻辑上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永远”的意思。从看企业的角度,其实没人可以看到一个好企业的“永远”,但看到一个不好的生意的“永远”要容易的多。另外,对一个好企业而言,如果你看不到企业的20年,但如果能毛估估看懂5年,觉得5年内就能赚回投资并且企业还会继续很好的话,这就是一个不错的投资了。我买苹果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对不对到时候就知道了。


网友:我想问一下段大哥,怎么样确认自己已经看懂了一家公司.有些公司我自己认为自己挺懂的,就是不敢确定.

段:我自己的所谓能看懂就是认为自己大概能看懂其商业模式及未来的现金流(折现)


网友:段大哥:我看您在前面说过你现在看懂了巴老为什么买中石油。我也看过他的访谈,理由是他算了下中石油值1000亿,但市值只有300亿,所以就买了。段大哥能讲下你看懂的东西吗?

段:所谓看懂了的意思就是认同其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远大于当时的市值。不知道现在中石油的情况。


网友:请问大道:判断事物的时候,要客观理性,完全没有感性成分。既不关心别人则么看,也不受自身的情感影响。就像一把尺子,一杆秤。是多少就是多少。排除情感的影响之后,干扰就会减少,就会净下来,也就能看得更清了。投资没有心态,只有对事物的透彻理解。理解了,心态自然就好了。(无论成败)不知这是否就是“平常心”?

段:差不多吧。“平常心”简单讲就是回到事物的本源,知道什么是“事物的本源”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投资,买的就是公司未来的净现金流,别的都是没关系的。但要搞明白公司未来的净现金流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搞不清公司未来现金流的前提下的投资买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搞不清公司未来净现金流的情况下的“投资”多数情况下会变成投机。所以投资是简单但很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能搞懂的公司非常少,尤其是在这个变化很快的世界里。搞不懂的公司怎么办?别碰就是了。什么叫“懂了”?当你“懂了”的时候你就懂了。


网友:看了《穷查理宝典》之后有个问题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到段总这里提出来,看看大家有什么看法。这个问题是:一个企业如何才能获得复利式的增长?

段:这个问题通常应该是问自己的问题,而且问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这个企业如何才能获得复利式的成长呢?如果你能找到答案,那么恭喜你,你就知道该如何做决策了。

对任何企业而言,要得到答案都不容易,但不懂企业则基本不可能得到答案。记得芒格举了个可口可乐的例子,你可以看看那个例子。没有人可以真正帮到你,如果你自己不明白的话


谢国忠最新言论

网友:关于投资,巴菲特该说的都用大白话说了,我一开始看他的东西的时候,看的很高兴,以为看懂了,其实那只不过明白他在说什么而已,不是真正的“理解”,中间的那道槛,不用真金白银交点学费是很难跨过去的。

他的东西实际上是很难“理解”的,也就是难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只能是自己犯了一次错,然后想起,啊,原来巴老不是早就说过这事不能干的吗,骂一下自己,然后不再犯同样的过错,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有实际的企业经营经验的人应该更容易理解点,不过我也见过企业经营很成功的人在股市里完全是把股票当筹码在赌博,就象我见过买几块钱东西都要讨价还价的人买起股票来完全不把钱当钱,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不懂的东西不要做,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只在相对于内在价值大幅打折的时候才买进,投资要有耐心有纪律,听起来多简单啊,小学生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做起来多难啊,dimple but not easy,呵呵。

段:呵呵,你已经看得很懂了

笔误纠正一下:simple but not easy!

小典故:这句话有可能是巴菲特跟我学的,第一次和他吃饭的时候我说了一次,然后他微笑着重复了一次。以前我没见他这么说过,那以后我见他说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在CCTV采访中说的。不管谁说的,听懂了就是很大的进步。

网友:呵呵,原来如此,我是在他说可口可乐的时候听他说simple but not easy的,印象深刻,他说投资就是要找到像可口可乐这样的生意,看起来simple但对竞争对手来说not easy。

不过现在我倒觉得通过看他一些很少被人提到的投资如通用动力、浦项制铁的时候能更好的理解他的思想。

假设了一个小问题请教一下:假如您现在资金量很少,比如只有十万,14元的yahoo,3元的创维,1元的nine,您会选哪只呢?呵呵

段:如果不考虑手续费的话,投资什么和你有多少钱没关系。没关系!!!

不过和精力有关系,也就是说如果钱太多时可能没有足够多时间找到足够多好股票。钱太少又没有足够开销去研究企业。

很多人觉得没法学巴菲特是因为巴菲特有太多的钱,可我基本肯定这么说的人是不懂巴菲特的。我甚至觉得即使像谢国忠这种我挺欣赏的经济评论家也不是真懂巴菲特,至少不是骨子里懂。呵呵,我不是和谢国忠过不去啊。像郎咸平这种经济学家我就不提了,总觉得他是阴谋论和宋祖德的综合体,不过即使是郎咸平,也是有很多观点是对的。其实这两人的东西我都看,所以我觉得他们还是不错的。

我可能会选我觉得最安全的。我觉得我不太合适在公开场合比较股票,而且我的观点也不一定对。我可以在投资上当个好教练,但不能代替大家去参加比赛。


网友:段叔叔您好!大家都知道巴老爷爷不做科技股,那不符合他的理念.但科技股反而又成就了您对投资理解的价值.都是价值投资者您怎样衡量这种现实的反差?其中您能说说更深入的经验理解和实践应用吗?

段:我只是做我认为我能懂的东西(以为自己懂也不一定就真懂了),有些可能也许正好是大家说的所谓科技股吧。我分不清什么是科技股。


网友:段总:tesla充电方便吗?有同价位的汽油车好开没?老巴不喜欢高科技行业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变化太快。(2013-05-26)

段:由于tesla的里程足够远,所以充电是足够方便的,在加州充电完全不是问题。看了很多开过tesla的人的评语,似乎反映非常好。老巴不喜欢高科技?老巴从来没说不喜欢,只说看不懂而已,但他一旦看懂也是一样会出手的,比如IBM。老巴还说过,如果你能看懂变化,你将能赚大钱。投资最重要的不是老巴能看懂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能看懂什么


网友:段兄,请教两个问题:

1、投资股票,你最热衷什么行业?巴老的意思应该是自己懂的行业,不懂不碰!我想问的是,什么行业确定性最大?

2、关于巴老提出的:最好的企业就是那些不需要大量资本去更新从而达到维持优势,创造利润的企业!(我个人理解的话,不是原话),从这点,很多技术性企业就被踢出出去了,(我个人觉得这样的企业太少了,)而您好像投资了不少技术企业(不知是否属实),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段:呵呵,行业问题说不清,好像存在的大多行业里都有好公司。

巴菲特有几条东西:能力圈、护城河、margin of safety,没说哪个行业。巴菲特追求的是产品很难发生变化的公司,所以他买了后就可以长久持有。但他也说过,如果你能看懂变化,你将会赚到大钱。

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

如果一,两年能看到一个这样的好机会,你的回报一定会很好


网友:段总:在您的博客里我从前看到的是安全边际,以5毛买一元的方法;现在,开始谈芒格了,转向费雪了,以合适的价格买入成长的股票。但是,成长股更难选择,当时以为是合适的价格后来看变成了贵的价格,怎么办呢?

段: 我没有什么大变化,就是好像理解“烟蒂”的意思了。还是一样的东西:内在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你看得懂,觉得便宜时(相对于内在价值)再买。有成长性股有时更难找,但道理都是一样的


网友X:确实难,不过再难也得自律,坚持不懂不做,发现自己能搞懂的东西越来越少。

段:发现自己懂的东西越来越少往往是进步


网友:段总好!想在这里请教一下段总:要看懂一个公司,所谓“懂”的标准是什么?用哪些依据判断自己“懂了”比较合适?

段: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懂的标准是当他大掉的时候你非常想再买多些,而不是到处打听“发生什么事了”,或者老想着要卖掉


网友:段总的意思是,所谓的“懂”就是要打心眼里铁了心的认定它好,哪怕它下跌,反而更高兴,因为可以加大买进。不过这个是从唯心出发。

段:当你有“懂”的感觉时,这个“懂”绝对不是唯心的。比如,泰格伍兹很“懂”高尔夫,但如果有人问什么叫“懂”高尔夫时,想想他会如何回答?


网友:对于没有办过实体经验的人做价值投资也只能从大师们身上尽可能学到体会了,但是只能说是尽可能。由于发贴规定的缘故,思绪上来,这里就挤挤一并提几个问题了。

1. 大师的回答总是很哲理的、严密的,经常是比喻的,我很担心普通人(比如我自己)在看问题和做决策时认为自己已经看到了所有的方面,认为自己懂了,但是如果看漏了一些因素(往往会),特别是,当发现错误时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为时已晚,不知道如何解决。

2. 请教段总,芒格说“只要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然后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话的普世哲理可以理解,但是运用到投资中,您认为他所指的主要是什么?

3. 有人转述马云说“任何公司都会倒,只是时间问题”(我不知道马云是否真的说过),您对这句话怎么看?

段:1. 不懂时以为自己懂了就有机会吃大亏,和你是不是大师没有关系。不是大师的唯一好处是一般亏得绝对额要小一些(很多),“大师”犯错误时的好处往往是还有机会回来。

2. 比如:芒格知道做空会出大问题,所以就不做空。知道用margin会破产就不用margin。巴菲特说过,他有很多很厉害的朋友最后都破产了,原因就是因为用了margin,所以不能用margin,等等。

3. 不知道这句话的前言后语是什么?广义上讲,地球早晚都会寿终正寝的,企业当然也会。我们投资投的就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和这句话没有什么矛盾。


网友:“段老师说:怎么才能看懂企业或者叫看懂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有句话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我喜欢巴菲特说的那个办法,从来没看过别人的,也没有兴趣看。我觉得真看懂了老巴的东西的人大概是不会对别的人的投资办法感兴趣的,觉得我武断的人请先看懂巴菲特的东西哈。”

段老师,请问您说的这个方法是毛估估吗?还是指什么样的方法呢?到现在为止,感觉还没有一家真正看懂的公司,反而是觉得不懂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了。

段:如果你看懂了的时候就看懂了。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看不懂那也表明你看懂了(或者说这个公司目前在你的能力圈之外)


网友:段总,请问怎样才算是懂了一个公司呢?或者说要弄懂一家公司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谢谢!

段:我也说不清楚。大概就是,当我觉得我懂的时候就是大致懂了,还觉得不懂时就肯定还不懂


网友:请教段总一个很弱的问题:不懂不投是一个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之一。企业包含了太多东西,如企业文化/盈利模式/管理经营能力和效率/现金去向/盈利能力/成本/竞争,还有麦肯锡7S理论去考查方法等等。。。我的问题是就最少懂了一个企业的哪些部分才算搞懂了这个企业?谢谢了

段:我个人理解:从投资的角度看就是你能对其未来现金流有个大致概念(至少能赚多少钱的意思)的时候。


网友:难在判断公司未来前景和将来发展健康程度,出于谨慎的考虑,是不敢低估投资的难度的。

段:要懂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搞懂公司要功力


网友:老大,你在资本人物中曾经说过你投资是非常的集中。这样是否不符合风控要求,因为你认为你懂了的生意,但也未必看到了所有风险,况且企业是发展变化的!

我想法是相对集中,关注弄懂10个左右,持有3-5个,并不断换到性价比更低的组合,你觉得如何?换到性价比更好的组合(2010-03-25)

段:呵呵,其实我也同意你的做法。我的问题是,有时觉得了解一只股票都非常难,十只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网友:现在的感觉就是越学习越胆小,反而越不感出手,感觉真正理解一个行业和一个企业真的很难。

段:能够胆小就是进步。

理解和搞懂一个企业确实是很难的。我做企业这么多年,开始投资以来觉得自己大致搞得蛮懂的企业不超过10家(排除的不算),下重手的不超过5家,大概平均两年一家而已


网友:段总,请教一个问题。巴菲特在写给股东信里提到公司“持续稳定发展”,而他买的公司生产的可乐、口香糖等产品也确实具备稳定延续的特质。而像腾讯苹果处在变幻莫测的的产业环境里,产品终端也变化很快,你当初是怎么判断它们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呢?它们身上的哪些东西让吸引了你?谢谢!

段:我当初就是没判断出来啊。如果那时真看懂了,没道理不下手的。我说的是,我如果花足够精力的话,也许是可以看懂的


网友:很想听听段总对长江电力企业文化的看法

段:我好像讲过我不懂长江电力。我没办法看看报表加上几篇报道就可以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企业。要搞懂一个企业经常是非常难的


网友:巴菲特把投资说得很简单,而芒格却说投资需要很多知识,把投资说得很深奥。听他说看的书有一吨重。段大哥您怎么样认为呢?

段:他们说的都很对,角度不同。

我有时也这么说:投资很简单,不懂不做。但要能搞懂企业就算看一吨的书也不一定行。投资简单但不容易!


网友:段老大,巴老好像说过,在认识芒格之前,他特别喜欢在市场上捡便宜货,是芒老让他意识到花贵一点的价格买个好货回报甚至高过捡便宜货。我感觉巴老那时候之所以喜欢便宜货应该是阅历,对商业的深层次理解等等都还不够,对贵货很难下手。感觉价值投资需要对行业、公司、商业,甚至对社会有很深的理解。我不认为年轻人容易具备这种能力。相反,对真真的便宜货会比较容易判断些。

段:呵呵,还是个未来现金流折现的问题

老巴发现“便宜货”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比有把握成长的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来的还要小,这可能就是芒格提醒的作用吧。但是,看懂好的成长公司可是要比捡便宜要难得多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