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经开区企业中科宇航策划出品的关于空间站和导弹的全景立体书正式发行,这是北京经开区航天科技企业向青少年儿童普及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北京经开区不断蓬勃发展的创新文化的一个缩影。
“这本讲述空间站的立体书既能左右翻阅,还可以拉开,变身成为一个全景式的‘空间站’,舱内舱外的结构尽收眼底。孩子非常感兴趣,爱不释手。”家长读者说。
△中科宇航策划出品的关于空间站和导弹的全景立体书正式发行
据了解,中科宇航策划出品的两本书分别为《繁星作伴好还乡:空间站全景立体书》和《我和繁星有个约定:导弹科学家给孩子的立体书》。第一本书全景展示了火箭升空、空间站结构、宇航员工作与生活等方面系列硬核知识,是一本空间站的立体大百科。第二本则是国内首本将导弹科学及核心器件技术用立体形式呈现的科普图书。中科宇航有关负责人表示,航天的起源和初心是探索浩瀚宇宙的奥秘,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脉络是由这份初心在推动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工程技术的进步,实现对浩瀚宇宙的探索。“我们一直非常关注航天科普和爱心公益事业。策划出品这两本书也是希望践行航天企业的责任,为大力普及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贡献一份力量。”
事实上,在北京经开区,不仅有很多像中科宇航这样的企业,以原创图书的形式科普科技创新知识,更是有像中航智、金风科技、合众思壮、东方瑞丰等企业,以公司场地为科普现场,为民众提供沉浸式科技创新体验。
去年4月,北京经开区正式推出“科技馆之城”,开放了首批包括企业、区内博物馆和文旅资源在内的50个主题展馆,为市民提供多元化、体验化的科普教育新场景。借助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的优势,科技馆的“黑科技”目不暇接。全国首家向公众开放的工业级无人直升机主题展馆、全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全国首家以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为主题的博物馆及体验馆、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应用测试基地……近一年来,“科技馆之城”为区内乃至全国的中小学生和科普爱好者们带来丰富立体的科普体验,带他们实地领略创新高地——北京经开区孕育出的独特创新文化。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师生赴瑞丰飞行模拟体验馆参观。资料图
“我长大想当宇航员。这让我了解到飞机是怎么构成的,学到很多航空方面的知识,我还体验了起飞的过程,特别酷。”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二年级的陈锡澍说。他刚刚在瑞丰模拟飞行体验馆实现了“开飞机”的梦想,坐在波音737-800全动模拟机中,推动油门杆、起飞、巡航,航空梦的种子正悄悄种下。“北斗七星图是什么样子的?七颗星星分别叫什么呢?”“在古代没有导航系统,我们的祖先如何辨别方位呢?”在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组织的“科技馆之城”路线研学之旅中,学生们通过在参观中找寻问题的答案,将知识深深烙印在心里。“我们将沿着‘科技馆之城’路线,开展系列研学活动,通过把课堂搬进企业、搬进工厂、搬进展馆,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认识自己所生活和学习的这片土地,了解北京经开区的科技发展,爱上亦城的同时也能在未来建设亦城。”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副校长纪成涛说。
△同学们走进波音737模拟飞机的驾驶舱亲自操作飞机。资料图
△北斗卫星轨道模型。资料图
去年年底,“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在京发布,“科技馆之城”展馆之一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物馆成功入选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地标,充分彰显了区域创新文化的独特魅力。
企业有创新,更要形成创新文化。近年来,北京经开区不断探索创新文化建设,“十四五”时期,将不断推进形成以“工程师文化、工匠文化”为特质的亦庄新城创新文化精神,通过文化连廊、无线大屏、数字文化终端、阅读空间等形式,着力打造“一带一廊、四主八副”的创新文化空间。同时,谋划建设北京经开区创新创意产品展示中心、各类科创展厅、数字文化体验馆等文化场所,不断凸显经开区工业文明特质,传播创新文化,塑造城市创新精神。未来,北京经开区不仅成为“创新”的代名词,也将打造成为科技传播的前沿阵地。
部分图片由企业提供
记者: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