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营销文案案例(《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文案调动情绪,秒变文案高手)

"如果焊工活不过硬,汽车会掉在这个文案的身上"——David Abbott

图片上是一辆汽车悬挂在一个西装革履人的上面。这张图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眼球。文案的创作灵感来自沃尔沃汽车工程师们他们宣称:沃尔沃740的每一个焊接处都足以支撑整部汽车的重量。最初,David Abbott创作的广告是让焊工躺在悬挂的汽车下面,后来,他推翻了这一方案,自己躺到了这辆车下面。沃尔沃汽车一向以安全著称,它用这种方式来唤起消费者对于安全出行的情绪,这是对这款汽车性能最富有吸引力的说明。

"只要营销文案能让人共情,生意就能成功。"这是作者中野巧在《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一书中说的话。中野巧他是共情写作创始人,在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致力于"共情写作法"的研究,并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商业文书写作咨询服务,曾为丰田、索尼等大企业​服务。

在这本《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中介绍了如何用共情的写作手法来让我们的文案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如果你也有​写文案不知道如何下笔?文章很难写得有趣​?文章的转化率太低​?这些困扰,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怎么才能写出让人愿意读下去的文章​?

美国营销写手约瑟夫·舒格曼曾说:“第一行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读第二行。”“第二行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读第三行。”以此类推。也就是说,重视文章的第一行以及后面的每一行,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持续阅读下一行,他就会读到最后。

在《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一书中作者中野巧给出了十种让人想读第二行的标题和开头​。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一、话题性:利用关注高的词语吸引读者,利用社会上流行的词或热点。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期间,某雪橇公司的雪橇销量急剧下滑。这个公司的雪橇几乎没人买,偶尔只有三五个男士去购买他们的雪橇,眼看着业务日益亏损,公司面临倒闭。管理层经过研究决定,去请教广告文案大师约瑟夫·舒格曼。

舒格曼给出建议:在《华尔街日报》刊登一篇文章公开说明,“我们的雪橇不卖给女性”,并且附带上合理的解释。新闻一刊登出去,立刻掀起了舆论风暴,随着女权运动的扩散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这家公司的名字。随后,约瑟夫·舒格曼又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文章说:“我们尊重女性和男性平等!”结果雪橇大卖,不仅拯救了这个濒临破产的公司,更让这个公司跨入了行业的前列​。

二、​数字:使用有说服力的数字

有一本书叫《科学99.9%都是假设》,这本书主要说的是我们以为我们知道的科学都是严格证实过的,但事实上大多数的科学都停留在假设阶段,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证实。如果书名把99.9%换成大多数,这个​书籍的名字就变得很平凡了。没有数字给人的冲击力强。

三、​损失与利益:呈现出商品让对方怦然心动,非买不可的特征

看过李佳琦直播的人大多都被他分析产品的优点​所捕获,看完一场直播很少有空手而归的情况。总感觉不买这个东西自己​就亏了。

四、非得到不可的内容

把现有文章改成疑问句,就能提高诉求力。引出人们对答案的好奇心,成为阅读的动力。​

五、对应​:连接截然相反的概念,比如贫穷与财富、差生​与优等生。

抖音文案营销案例

六、​逆说:说出超越对方尝试的意外点,​比如:要减肥,必须一周吃一次烤肉,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疑惑,马上点击文章进行了解了。

七、权威、名人名言​:为了得到对方信赖所必备的根据​。

八、拟音、​对话:​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文案变得更生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开幕雷击"会让我们文章的点击率大大提高​。接下来我们就要填充文章的内容了。

如何通过共情来写作​?

一、在文章开始之前,先设定目标

写作者​意图越明显,读者越容易产生共情,并付诸行动。好过一次性塞给太多的信息,读者无法辨别,从而产生厌恶情绪,直接叉掉​了。

二、为了让对方开心而写文章

科学家约翰·梅迪娜说过:“大脑对无聊的事情不感兴趣。"她认为大脑对引起情绪波动的事很感兴趣——这是因为扁桃体里充满了神经递质多巴胺,当大脑探测到引起情绪波动的事件时,扁桃体就会释放多巴胺。

因此当我们确定阅读对象的时候就要想象一下我们喜欢对方吗?拿到​商品对方开心吗?带着这样的心情,文章写出来也会把这种心情传递给读者。

三、明确提示你希望对方做出什么行动?

还是以李佳琦直播间为例,推荐每个产品最后他对会说一句"买它",这就是对方明确希望我们做出的行动​。因此在他的直播间成单率非常高。

四、把负面想法放进文章里

猛的一听觉得是宣传负面能量,其实并不是这样​。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让我们感到害怕担忧的,比如担心变老、在车祸中遭遇不测等。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读者这个产品的优点,读者只是看过就完事了,​并没有很深刻的优点。

甲壳虫“柠檬”(不合格的车):我们挑出柠檬(不合格的车),你们得到李子(十全十美的车)。

这是大众汽车甲壳虫“柠檬”系列广告,表达出的是大众汽车甲壳虫的制造过程苛求完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可能不是问题的小瑕疵,也不会逃过汽车制造厂质量检测员的法眼。

DDB经典广告中呈现在广告中的甲壳虫,正是存在各种小瑕疵的“柠檬”,这些小瑕疵无足挂齿,大众汽车却“小题大做”,说“不,这辆车不能对外出售”。通过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人们从心底打消了对车子质量不好的担忧,给人以“每辆出售的甲壳虫都是十全十美的完美印象”。

五、借用故事的力量

我们从小就是听故事长大的,长大了这个爱好也没变,人在心动的瞬间,肯定是有某个故事存在的,在那一瞬间打动了我们,好的文案擅长把产品的卖点藏在故事中,不知不觉中就让我们产生了共鸣​。

以上是我筛选出来对我有用的共情写作内容,在《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一书中作者中野巧给出了其他的方法,这本书是一本文案写作工具书,里面不仅大量列举了实用方法还搭配了图文结构,让我们这些文案新手能快速理解,当然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我们通过这本书能掌握文案写作的精华"共情",让每篇文案都有温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