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营销的危害(过度营销的危害初显端倪,星越L开始自食其果)

你是落日弥漫的橘,天边透亮的星。你是黄昏刹那的静美,是我心里那盏灯,温暖我的人生。


这是车评君对于星越L由衷的热爱,但这仅限于产品的本身,绝不认同的是吉利的营销方式。

截止至今,吉利星越L已经上市三个月了,也就是这三个月的时间,被誉为吉利旗下的旗舰型SUV星越L,凭借高颜值的外形设计,与沃尔沃同款发动,以及科技感领先一步的配置而被消费者所喜欢,上市三个多月的时间,累计销量30355辆,这个成绩就算是放眼当下的任何自主品牌,都是一个渴望而不可及的高度。

作为一款售价在13.72万—18.52万元的自主品牌SUV,能突破合资品牌多方围剿的情况下,依然能取得这个销量很值得吉利骄傲了。

但是,11月8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K.0175)公布销量数据:10月销量111599辆,环比增长约7%。1-10月总销量1033395辆,同比增长约2%,目前已完成全年153万辆销量目标的68%。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星越L的销量被腰斩,从9月份的10168辆低落到4092辆,不禁有些让人担心,莫非星越L上市才三个多月,就后继乏力了?


销量腰斩,是缺还是推辞?

首先客观的看待星越L这款车,从7月份正式销售,短短三个月就斩获2.62万的销量是有目共睹的。而就在星越L一路高歌猛进、也正是汽车销售最旺的金九是10168辆,银十却意外的跌落到4092辆。

这么大的反差,很难让厂家以及消费者接受。这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时速一百都觉得慢,猛然降到时速四十,是限速?还是发动机的油门踩不下去了呢?

销量一经公布,厂家迅速的声称是受旗舰车规芯片高通骁龙8155供应短缺影响,星越L 10月销量仅4092辆,目前总订单已超7.5万辆。星越L所搭载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是当前最顶级的、也是第一款量产7nm制程的车规级数字座舱芯片。


或许是考虑到消费者会发出质疑,吉利先发制人的补充:这款高通骁龙8155芯片,可以在1秒内运算10.5万DMIPS,比特斯拉HW3.0芯片快2.5倍。

不管其他消费信与不信,反正我是半信半疑。且不说其它地区,就杭州地区的两家4S店,车评君到店咨询过。一家明确表示订车两个月内可提,加急的话有操作空间,但需要装潢等等额外的费用。四驱顶配等待的时间较短,平价等车一个月内基本能提。

另一家,讲真的,态度虽然不能用恶劣去形容,但傲慢的语气让人很难接受。大有一副爱买不买的姿态,难道国产自主品牌在近年来销量的提升,销售人员的素养跟不上了嚒?

全球缺芯,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远非企业描述的那般夸张。就如同在低价的车型限产,最大化保证顶配车型利润输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过度营销,伤及品牌根基

车评君承认,当下4S店普遍存在等车1-2个月的时间或是间接影响了星越L的实际交付数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样存在客户转让订单、退单的现象。否则销售人员怎么可能有着所谓的操作空间?

并不是车评君以偏概全,而是这种现象已然成为当下汽车圈的潜规则,任何地区都会上演,只不过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顺应而生的诟病而已。

不得不承认为了深究其退单背后的原因,车评君也联系了客户。该客户退单的主要原因是关于星越L的营销过于夸张了。上市之初全网吹捧,号称一个打十个,更是以沃尔沃的技术和发动机等等来为自己制作噱头引人注目。但试驾之后,除了入目烟花缭乱的科技感以外,在其它地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最重要的是身边的人听说该用户定的星越L,略带嘲讽的口气前来质问那星越L拿什么跟丰田打?拿什么跟本田打?又拿什么跟奔驰宝马打?发动机是用的沃尔沃的,但武大郎和武松同样来自一个平台,但仍然有高低之分。


不得不说,圈层不同真的不能硬融。山顶的人永远听不见山脚下的呼声,自认为自己的呐喊能贯穿人心。消费者并没有否定吉利的实力,同时也愿意拿真金白银去支持国产自主品牌。但品牌方最最不应该的是盲目的自信,承认别人的优秀并不难,同时鞭策自身更好的吸收消化沃尔沃的技术,砥砺前行。

抖音里面的营销过度什么意思

这种自吹自擂的行径,消费者一眼都能看出其根基不稳,若不是抱着沃尔沃的大腿,星越L还有什么核心价值?其品牌的信仰也随之崩塌。


迷途知返,不止是星越L更是吉利的当务之急

不吹不黑的说,论性价比的话星越L并不差,至少与合资车企有着一较高下的实力。这也是车评君为何一直对于国产自主品牌的信心所在,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自主车企的种种努力,合资品牌的价格不会被挤压到当下的价格。

但是细心的网友会发现,但凡网络上要有点吉利负面的一些消息,总会受到一些水军的攻击。他们的眼里,吉利就是神,容不得别人论其一点瑕疵之处。维护自主品牌的形象是好事,但这种以暴制善的方式并不可取,有缺点和过错就应该指出和更正。这才是对自主品牌维护的正确方式,人无完人,谁都有着不足之处。消费者愿意为吉利旗下的产品试错,这是最大的支持。


而吉利呢?从星越L的推出之际就不难发现其营销部门高傲之处,大肆旗鼓的吹嘘,从而误导消费者认为星越L打同级、跃级的十大对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试问,自己车机系统有多烂,消费者的反馈还少嚒?配置上的出入,不存在嚒?就连刷个系统在4S店都需要几个小时的过程,都OTA的年代了,这种用车体验好意思展现嚒?

此前在线车评就星越L过度宣传的事实就评论过,这或许会是继三缸奇骏之后最失败的案例。引起网友的强烈反应,过半的评论都是那些“捍卫”星越L的网民。但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并不傻,对于自主品牌的容忍是比合资品牌略高一些。但吉利不该拿着消费者的支持有恃无恐,更不该肆无忌惮的蹂躏消费者的情怀。


在线车评认为,自主车企做大做强并不容易,品牌的口碑做好更难,而吉利应当像长城、长安奇瑞比亚迪这样的车企看齐,潜心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回馈消费者的信赖。不要出款车就沃尔沃的技术、沃尔沃的平台,离开沃尔沃自己就不会走路了嚒?不要在没能消化完沃尔沃的技术之前遗忘了初心,整体销量下滑难道还不幡然醒悟嚒?省点营销的钱搞研发,夯实自己的根基不比哗众取宠更让消费者感动嚒?

守护·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