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影院媒体投放(上游调查|电影院网上售卖零食,电影人收集疫情下的感人事迹,重庆电影市场等待春暖花开)

春节档电影全部撤档,2月份电影陆续改档,电影院暂停营业……突如其来的疫情,极大地冲击了电影行业。重庆的影院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重庆电影人疫情期间在做着那些工作?近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部分重庆的电影院和电影人,疫情之下,他们都在修炼“内功”,积极地做着各种准备。

电影院

修炼“内功” 增加营收渠道

重庆自媒体运营公司

随着1月23日,《唐人街探案3》《夺冠》《紧急救援》等7部春节档电影陆续宣布撤档,疫情直接影响到了电影院。春节档可谓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档期,2019年全年票房641.5亿元,春节档的票房就达到了58.4亿元,春节档所在的2月份票房更是高达111.6亿元。具体到重庆,2019年全年票房15.9亿元,春节档7天的票房高达1.3亿元。

影院网上售卖零食

“春节档期间的票房和收入,约占主城电影院全年收入的20%左右,在区县这个比例会更大,甚至会达到30%到40%左右。”南岸区一家电影院负责人在接受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说到,春节档电影的撤档以及电影院的暂停营业,确实对影院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影院都很恼火,可能会有影院在这个期间倒闭。”

疫情下虽然不能营业,但影院们其实也并未闲着,一方面在修炼“内功”,为恢复营业做着准备,另一方面也是在积极增加营收渠道。“疫情期间不能放松学习,我们也在思考和讨论,未来如何继续提升影院的服务,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该负责人说到:“同时我们公司也制订了详细的关于影院的消毒安全工作细则,每天需要做什么,如果可以恢复营业,需要提前做什么消毒工作,我们都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流程,可以给观众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观影环境,让观众们逐渐恢复观影信心。”

为了春节档的观影旺季,电影院大多都提前储备了不少的零食,而为了消化库存,不少影院也开始网上售卖零食。知名电影博主“院线电影资料库”在2月初就在微博发布了“影院卖品清库存互助”,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看到,多家重庆的电影院也在上面发布了销售信息,包括爆米花、水果、薯片、饮料等等。“部分货品可以跟供应商协调退换货,其余的就只能自己进行网络销售。”多家影院相关工作人员都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目前的销售都只是通过朋友圈、微博等渠道推广,且受疫情期间物流等因素影响,销售的情况目前来看只能算一般。

“这也只是增加了一个营收渠道。”上述影院负责人说,其实对于目前的电影院来说,房租是很大的一个压力,“幸好我们的物业方减免了我们一个月的房租,这对影院的帮助非常大。”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查询发现,不少大型商业地产都陆续发布了相关信息,对电影院进行了房租的减免。

电影人

疫情下的感人事迹都是宝贵创作素材

抗议期间,涌现出的不少人物和事迹都让大家感动。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周建东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从业者、电影的主创人员,可以在疫情当中挖掘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以此为题材去拍电影,然后投放市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海林也说到,“面对目前的困难,我们电影行业首先是要自救。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也要利用这个时候,做一些创作上的准备。我个人的建议是,我们在创作要去塑造活生生的人物,不光是英雄人物,更应该是疫情中的普通人和小人物,去聚焦他们的表现。”

刘帆(左2)和团队伙伴

重庆的电影人也在为此做着准备。西南大学文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刘帆和他的团队在2019年创作拍摄的电影《白云·苍狗》,成为了第一部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的重庆本土电影。刘帆在接受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原计划他们2月15日就要正式开工一部电影短片的拍摄。“这是一部中国电影家协会重点支持的电影短片项目,我们原计划2月15日开始工作,因为疫情只能推迟。”刘帆说,利用这段时间,他们正好可以“进一步打磨剧本,利用网络做好各种筹备工作,包括通过网络进行一些选景的工作,力争疫情结束就能马上开工。”

同时在疫情期间,刘帆和团队其他成员们也都在关注了这场全民的抗疫战斗。“抗疫战斗中涌现出了很多英雄,尤其是一线的工作人员们,他们都是平凡人,但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动。”刘帆透露,作为编剧,他和同伴们每天都在网上关注并收集这些故事:“我们每天都在整理,这些都将是我们宝贵的创作素材,当然能不能立刻写成剧本、拍成电影不一定,但肯定都是非常好的素材。”

刘帆说,作为电影的创作者,他们每天都在反复地被感动着。“这段时间几乎眼泪就没有干过,我们作为电影创作者,在这其中也受到了教育和感染,让我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真、善、美,这就是我们电影创作者永恒的创作基础和核心。”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孔令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