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体系(经典厚,没时间读不懂,论文材料少,如何快速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答案永远比问题高一个维度。

我们学习知识,除了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认知外,还可以扩大自己的视角,最终目的是改善自己的思维,能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除了从专业和技术层面去分析问题外,我们阅读经典书籍,则是建立深度思维的必经之路。

要建立我们的深度思维,则需要做到两点:新旧知识的关联,并能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一个论点的时候,就会被触动,并问自己:“这个知识点/案例/论点,我能用在哪里?”或者“这和另外一本书上的观点相同/相反,谁更准确呢?”

解析运营管理知识体系

这一闪而过的欣喜或者疑惑,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灵感,就是我们消除认知差以及偏见,从而做到新旧知识相关联,开始创新的关键。

借用他人智慧,快速产生知识关联

知识的关联,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尤其是要跳出舒适圈,去阅读和自己专业、爱好无关的书籍或文章,以此来不断吸收知识,关联旧知识,“长出”新知识。

而我们要去阅读的,就是绝大部分知识、理论、常识的基础,尤其是社科类的书籍,虽然可能是一些“老古董”,但打好了基础,触类旁通就会事半功倍。

当今社会环境下,有耐心看书,尤其是经典大部头的人本就不多,再加上时间和注意力越来越匮乏,浩如烟海的典籍、论文、专业研究可以直接把我们劝退。

吸取知识关键的一步就是获取先贤们提出并已经被时间和无数人验证过的知识精华,并快速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和观点,然后和自己的知识进行关联。

成年之后的学习,更无需对知识死记硬背,那么我们需要获取的知识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如何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新旧知识的关联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阅读经典,也需要策略和方法。

首先,要本着了解其精华,掌握该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核心论点,并知道如何影响了整个世界以及我们生活的原则,去学习先贤们发现的基本规律,再去探究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和演变,才能为我所用。

其次,不要重复发明轮子。只有站在先贤们的肩膀上去思考问题,才能帮我们洞察世界变化的本质,并改变和提高自己的认知。

因此,用关联的知识和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发现底层知识和现代问题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因果规律,就是建立我们知识体系和逻辑思维的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一书,就能满足我们这方面的需求。

该书对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8个大类精选了30部经典书籍,将每一部经典缩编为八千到一万字的精华,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了解经典著作的作者简介、撰写背景、主要内容、理论观点和知识体系。

我们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了解这本经典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知识形成关联。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继续钻研,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需要。

我在读到政治学篇中《君主论》这篇时,第一次对马基雅维利的观点有了了解。

《君主论》是论述君主该如何统治和治理国家的,是罗马教皇批准可以出版发行的书籍,可仅过了20年就被列为禁书。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别,只有目的和手段之分,只有权术,并对古希腊、古罗马帝国等诸多君主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几百年来它成为了欧洲各国君主的案头书,在政治、宗教以及学术等多个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又因为主张君主要具备“权谋、伪善和审慎”等特性而遭到口诛笔伐。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这部巨著,是希望皇上能通过学习历史,找到治国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是安身立命、洞察世事、经营自己人生和事业的教训和经验总结。

这两本书都认同,获取民众的支持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建立强大的军队是保障权力的基础。但《君主论》更重视制度的完善和变革的意识,尤其是行使独立的司法权,对权力进行分散和制衡,从而达到政治制度的良性发展,这一点是《资治通鉴》所不具备的。

因此写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论》,强调了“人性恶”,提出“人类取代神学”,倡导国家主权的统一和团结,为将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改变整个世界格局,埋下了变革的种子。

在管理学篇中,所选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切斯特.巴纳德所著《经理人员的职能》一篇,论述了组织是什么以及该如何运作,这对我了解现代管理学针对如何提高组织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在组织内外实现合作和协调,并确保组织的顺畅运行等有很大的帮助。

这对我来说,阅读的收获就是书中知识与现实问题产生了关联。

当我碰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并且可以去详细地查找资料。

虽然全部阅读这30部原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看了《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真的能让我活学活用。

先读感兴趣的内容,而更多的知识只需要做一般化了解即可,“与我有关”,“对我有用”就是这本书给我惊喜的地方。

不求靠近先贤们,只要能让我学到一点,思考一点,使用一点,就受益匪浅了。

【END】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