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小数点怎么点(圆周率隐藏着什么秘密?已算至62.8万亿位,若被算尽会发生什么?)

3.141592654还记得它吗?祖冲之的圆周率。是不是感觉到他很亲切,就算数学不好的人,看见圆周率都莫名地开心,何况是喜欢数学的人。神童我想大家对这个词也不陌生,在2018年,《星光大道》少儿特别节目,就有一位小朋友背诵着圆周率后得到N位,不喜欢数字的只能称赞,哇,这个人很厉害,我要转发给家人,给朋友为它打call,喜欢数学的就发出赞赏,这个人可以,它的数字能力更强。

圆周率历史

圆周率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的时候,就一直没有停止对π的探索。人们一直在寻找它的真谛,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是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他经过无数次的验证,只能算到小数点的后两位。大约在公元前530年数学大师阿耶波算出了圆周率的粗略数字,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后来经过欧洲数学家斐波那契算出了圆周率大约是3.1418。在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我们都很熟悉吧,因为他在数学书上面出现过,有一本数学书,除了打开目录之后,就是他了。他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什么是圆周率呢?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一般是用希腊字母π表示。一般计算的话就是用小数点后10位就够了,如果是工程师和物理学家要进行精密的计算的话,也就是取小数点后几百位就好了。


为何要算那么多?

就算我们要用到圆周率,但是也用不着很多吧。现在呢,世界上用计算机算出的圆周率已经超过小数点后10万亿位了,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如果是人工计算的话,你想想要算到某年某月去。


2016年破了一个记录,一位先生用计算器放出圆周率的22.4万亿位,总共花费了105天的时间,创下了世界纪录。可谓他是有多么的喜爱数学呀,每天把数学就当做吃饭一样,好像一眼看不到数学就心不在焉。可为他对数学进入了痴迷的状态,怪不得可以创下世界纪录。


你以为我们算那么多圆周率,是因为好玩吗?那你可想多了,小伙子。圆周率小数点后面越多,它的数字就越精确。我们都知道在航天领域方面的数据计算都离不开圆周率。有人可能会更疑惑的,圆周率都已经被人们测出了10万亿,他的数字已经这么大了,为什么还不收手呢?为什么还要继续计算下去的?难道圆周率有很大的用处吗?如果圆周率计算到不能算了,还会继续走下去吗?我们到底想要圆周率里面的什么?为什么要耗费如此长的时间?那么,问题来了!


圆周率若能算尽,会发生什么?

早在1947年,伊万·尼文就利用微积分和反证法证明π是物理数,他已经一步步地经过了逻辑推理被证实了。如果有一天圆周率被算出来可以算尽它,就是一个无理数,数学体系就要重新建立起来,连科学测量标准都要重新来过。


是不是听起来很复杂呢?因为所有的东西都要重新来过了。如果圆周率被算光,那么割圆术分割到一定的程度,圆完全等于正多边形,那就意味着它并不存在真正的圆,它只是一个假的。


那么割圆术是在哪年出现的呢?割圆术是在三世纪中期,魏晋时代的数学家刘微首创的。他为了计算圆周率的完整算法,不断地增加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圆周率的方法。刘薇的“割圆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极限和无穷小分割引入数学证明,他真的是一代伟人啊。


那么微积分对曲线覆盖面积的实现就是错误的,他的理论也是错误的,数学大厦将土崩瓦解。微积分都是错了,那么我们利用微积分知识制作的集成电路以及电子仪器那根本就不会出现。航天工程运用微积分制度的模拟轨道,也永远不会出现。这一切都是假的,这一切都是靠猜想而来的。

10万小本生意


那么在学术界,圆周率将会被人们质疑。被人们推向一个颠覆性的境界。在普通人眼中呢,算完不就是算完了会出现什么,但是在学术科学界那也就不一样了。只要你有一丁点的突破,那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了,只有那些普通人完全是看热闹的行为啊,真的是不闲事大。


爱因斯坦转盘内的圆周率

牛顿第一顿律是爱因斯坦被一个苹果砸出来的,那么爱因斯坦转盘内的圆周率是怎么来的呢?爱因斯坦有个魔力四射的爱因斯坦转盘,他可以清晰地描述空间平直怎么变成弯曲的。爱因斯坦发明的这个转盘呢,就像是一个闹钟。


一个转动的圆盘怎么会引起空间弯曲呢?那我们就应该要了解广义相对论。如果在欧氏空间中,空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就会引发空间的弯曲,密度越大,空间扭曲程度也就越大,这是引力的表现。


爱因斯坦成功地将引力几何化,以黎曼几何定量解决了引力的问题,则告诉了我们宇宙处处存在引力,在引力的强度上,空间各点总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宇宙空间的圆周率在空间各点的数值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可以说明圆周率是一个变量。在爱因斯坦的转盘上,我们可以看出圆周率就是一个随着转盘半径而发生变化的量。


爱因斯坦认为π的计算结果越准确,就越能接近宇宙的奥秘。科学家们也相信宇宙π确实是相似的,如果我们真的掌握了圆周率的定律的话,那么我们将会了解更多宇宙的奥秘。如果爱因斯坦还在的话,那他将会突破一个更伟大的项目,我们也相信自己可以的,相信到时候会突破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将会在不久后实现。


计算机时代的圆周率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啊,让π的计算有了更大的突破。在1950年,美国有三人利用世界上第一台电脑,他们花了70个小时才把圆周率推算到了2037位。他们分别是:里特韦斯纳,冯纽曼以及梅卓普利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的运行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如今圆周率已经精确到了31.4万亿位,这主要是超级计算机的功劳。在2011年10月16日,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公司职员近藤茂利用家中的电脑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10万亿位。但是我们对圆周率的探索还是没有停止,圆周率的计算表示数学的进步和飞跃。


自从1945年计算机诞生之后,计算机就被利用到了一些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在圆周率里面也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在百万位以上,如今更是达到了万亿位。


在短短的十几年计算机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圆周率的发展不仅仅是在数学方面发展了,它还会让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突破。最重要的还是计算机方面,计算机的发展空间还是有很大的潜能的。我们的计算机正在不断的突破,不断的创新,将会打造一个更美好的计算机时代。

为什么有人说圆周率里掩藏着整个宇宙的奥秘?

圆周率就像宇宙一样,没有边界,算都算不尽。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随机出现的,这就跟宇宙的天体非常相似了。


在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伦就已经对圆周率有了研究,在出土的同期石匾上可以看出圆周率等于3.15。同一时期古埃及也对圆周率有了研究,认为圆周率等于3.1605,那么他们跟宇宙有什么关系呢?


一直到70年代之后啊,科学家们通过量子力学的计算,发现了圆周率无穷无尽的秘密。谷歌的超级计算机在不停地计算着圆周率圆周率,那么为什么想要彻底的计算圆周率呢?有几个原因:


第一,圆周率跟宇宙有关,宇宙所有的奥秘都藏在圆周率之中。我们要不断地计算出圆周率,我们才能找到圆周率与宇宙之间的联系,我们要破解这个密码才能成为超级文明。


第二,圆周率科学家做过很多研究了,无论是你的生日,银行卡或者是其他的数字等等的圆周率,都存在着很多功能。所以我们需要一步步地去寻找,计算出圆周率。


第三,考古文研究说: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是与外星文明有关的。所以他们要不断地研究圆周率,想要从中找到特别的地方。想要知道他们建造金字塔到底有什么作用,是不是通过它可以去往他们的星球。


第四,2018年,科学家认为圆周率与麦田怪圈有关。因为他们在英国的一处麦田怪圈里面发现了神秘的数字。那么什么是麦田怪圈呢?就是麦田里,通过不知名的一种力量把农作物压平,让其产生几何图案。听着是不是特别的令人毛骨悚然,科学家们揭开了麦田怪圈之谜,就是一个数字π。


所以他们急迫地想要了解圆周率的神秘,与圆周率相关的宇宙都想要去探索。只有不断地探索,我们才会突破圆周率新的数字,看到宇宙下一页篇章。在科学不断的进步,人类不断地对宇宙充满好奇,相信不久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好消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