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面试基础知识(面试每日一讲(201)江苏省C类考生面试素材)


C类考生务必知晓的乡镇“一办七局一中心”及职能

(一)党政办公室。负责镇党委、政府、人大机关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负责辖区内社会各界协商议事工作;负责会议组织、综合性报告的起草、机关事务、档案、史志、保密、信息、文件收发、党务(政务)公开等工作;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备案;负责监督检查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重大事项进展情况、主要领导批示件的办理情况;负责纪检、人武等组织的服务保障工作。

(二)党群工作局(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党的组织建设、机构编制、干部人事、老干部等工作;负责宣传、统战、侨务、民族宗教、台湾事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指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

(三)政法和社会事业局(综合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综合文化站)。承担基层法治社会建设的职责,负责法制审核和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承办行政复议和诉讼事项;负责社会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负责基层政权建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治理等工作;负责法制宣传、信访维稳工作;负责协调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协助做好司法调解、法律服务、帮教、社区矫正等相关工作;负责教育、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食品安全、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负责殡葬管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慈善事业发展等工作;负责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建设,承担信息归集、研判预警、协调联动、应急管理指挥、督查考核等工作;负责围绕“多网合一”,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强化网格队伍的业务指导和能力建设;负责退伍军人优抚安置工作、伤病残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和烈军属优抚等工作。

(四)经济发展局。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负责组织实施产业政策,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负责贯彻落实内外贸易、经济合作和招商引资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负责经济运行、平台建设、项目推进、企业服务等工作;负责招才引智工作,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负责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工作;负责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量、标准等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制度和标准,负责一、二、三产业统计调查工作,收集、审核、汇总、分析和上报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负责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协调服务企业融资工作;负责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负责对监管单位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工作;负责依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五)农业农村局。负责贯彻落实“三农”工作发展战略,制订辖区内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负责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负责农村改革、扶贫开发工作,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承担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负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负责农村经营管理、“三资三化”监管、农村电商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工作;负责村级集体财务核算和农村会计辅导工作;负责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农技、农机服务工作;负责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负责设施农业用地的备案管理;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工作;承担辖区内河长制相关工作;负责组织、指导河湖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保护与综合利用;负责做好防汛防旱工作。

(六)建设和生态环境局。负责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和管理;负责房屋和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林业管理工作;负责区域内农村道路、桥梁建设的规划、建设和养护工作;负责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园林绿化和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监管工作,做好民防(人防)工作;负责征地、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安置工作;负责组织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管、生态环境长效管护工作。

(七)财政局。负责贯彻执行有关财政、税收政策法规,编制和执行财政预决算;负责本级国有(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和处置工作;负责各类资金监管和债务风险防控工作;负责组织管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按财政体制的有关规定做好与上级财政部门的解缴和结算工作;负责协税、护税工作、规费征(代)收工作。

(八)综合行政执法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依法开展批准实施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工作,组织实施与之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负责协调上级派驻执法机构联合执法等相关工作;负责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负责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负责牵头建立综合执法协作机制及执法、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完善执法预警体系和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体系;负责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危化品安全监管、消防安全监管工作。

设置执法一中队、执法二中队、执法三中队等3个中队。

(九)为民服务中心。负责依法开展批准实施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工作;负责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负责完善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建立和完善适应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负责权限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交易和农村产权交易;负责审批监管信息推送,及相关业务平台的信息维护工作。

乡镇改革词条:

1、词条“1+4”模式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基层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是江苏近年来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探索形成的经验。

2、词条“六大机制”:在职责准入机制上,厘清镇街职责边界,明确准入制度,遏制上级部门条线加压的任性,给基层“松绑”“减负”。对于基层的法定事权,应由基层完全承担,对于县级政府和部门授权事项,可由县本级与基层共同承担,但主次必须清晰、权责必须分明。在资源下沉机制上,省级“三整合”改革实施方案对权力下放、编制下调、财政下移提出明确要求,各地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举措,拿出切实可行的真招、实招、好招。在权力调整机制上,充分尊重基层实际,做到成熟一批、赋予一批,确保乡镇(街道)能够接得住、管得好;建立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全员培训机制上,组织做好改革后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发证等工作,让基层有权办事的同时,有能力办事,尤其要把安全生产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列入重点,抓全抓实抓好。在考核评估机制上,强化镇街对派驻机构和人员的考核,优化上级党委政府对镇街的综合考核,健全镇街对职能机构的内部考核。在信息共享机制上,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采取各种方式整合专网系统,打通信息端口,建好、用好“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

3、词条“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治理优势:用好大数据,网格工作由复杂向智能转变,依托网格化,治理模式由单打独斗向合力抱团转变,依靠铁脚板,网格服务由等服务向送上门转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有利于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提高“大数据”治理水平方面,以构建深度整合、便利共享、多场景应用的数据治理模式为目标,积极对接“我的南京”,建立网格化门户,正在研发网格化工作人员、志愿者、小区物业和群众的应用入口。拓展“网格+”广度深度上,推动党建、警务、应急管理、文明城市创建等要素融入,丰富网格功能,整合各类治理资源,积极参与全市中心工作。发挥“铁脚板”力量优势,探索建立按照实际管辖数和工作任务量确定网格员配备数量的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在网格员选配聘用上实现选得对、配得足、用得好。

4、词条“三整合”改革目的 一是突出资源向基层下沉。2010的乡镇机构改革明确提出“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精简机构人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许多原先并不是乡镇街道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转移给了乡镇,加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各类矛盾高发频发,让基层治理的形势更加严峻,权责不对等、办事不方便、体制不简约、“车大马小”“身大衣小”“责大权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所以本轮改革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乡镇街道的实际需求,在优化整合职能机构的同时,大力推动权力事项、机构编制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乡镇集聚。我们这次下放了3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和900余项执法权限。同时,市县两级千方百计、深度挖潜编制资源,累计向镇街下沉了2114名全额事业编制,这个数量在全国排在前列,全省我们也是唯一一个直接从市级向镇级下沉编制的市,省级层面认为徐州的编制下沉是最具含金量的举措。此外,我们通过“县属镇管镇用”等方式向镇街下沉人员1139人,多措并举扩大镇街的可用力量。二是突出服务型基层政府建设。在此次改革中,我们明确提出镇街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指挥中心和综合行政执法局这三个机构的在编人员数不能少于镇街编制数的1/3。这三个机构是镇街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职能的“第一窗口”。从机构编制的角度来讲,保障这三个部门职能的有效履行,首先就是要保障编制的供给。所以我们此次下沉的全额事业编制也要求重点用于这三个部门,县级下沉的人员也多是执法人员。三是突出智慧型基层政府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基层治理同样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我们提出在县、镇两级搭建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一体化平台的主要目的和目标是通过一个平台、一个指挥中心实现县、镇范围内综合执法、审批服务、网格化治理、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事项的集成指挥调度,以此不断提高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降低执政成本。目前,平台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全部到位,后续会在实际应用中逐步进行优化提升。

5、什么是“三整合”改革?根据中央对于基层治理体制创新的明确要求,江苏省今年1月正式启动基层“三整合”改革,并在南京、苏州、扬州等7个设区市开展试点。江苏省要求在全省复制推广“1+4”模式,该模式是江苏近年来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探索形成的经验,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审批服务一窗口、宗合执法一队伍、基层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加快形成“集中高效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的基层治理架构。

6、“三整合”改革工作的七项任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构建简约高效的职能机构,完善街道政务服务体系,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建立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推动资源有效整合。

7、“三整合”改革工作的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基层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

面试短视频运营需要的知识

8、“三整合”改革工作目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加30天结构化面试小打卡的考生,关注“唐老师公考吧”公众号。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