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叫斯特凡·曼德尔(Stefan Mandel),是一位出生于罗马尼亚的澳大利亚数学家。
斯特凡创造了一个万能彩票公式,连中14次大奖,狂赚3000万美元(约2亿人民币),而且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吓得美国和澳大利亚直接为它修改法令。
故事还得从上世纪60年代讲起。那时的斯特凡只是一枚单纯的小鲜肉,作为罗马尼亚矿业集团的会计,每个月工资只有88美元。
而那时候罗马尼亚的职员平均月工资为259美元。也就是说,斯特凡在当地的经济水平,差不多就是个贫苦户了。
不过斯特凡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依据自己设计的公式,得出了彩票中的五个数字,并靠自己的直觉猜测了第六个数字。然后他召集了身边的朋友,直接购买了大量彩票。把名誉和钱财都压上。
幸运的是,斯特凡真的中了头奖,他获得了19000多美元,除去一些成本费用,他个人赚了4000美元。相当于不用工作就拿到了45个月的工资。
中奖后,他带着家人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抵达澳大利亚不久,斯特凡又开始钻研澳大利亚的彩票体系,调整自己的公式以适应澳大利亚的彩票系统。
鉴于澳大利亚彩票数字组合的巨大可能性,斯特凡只能找投资者尽可能多地购买彩票。
斯特凡的公式依然计算出了彩票六个数字中的五个,这大大减少了数字组合的可能性,然后他就专注于能够中大奖的组合上。
有了所有可能的数字组合,加上投资者帮忙购买这些彩票,斯特凡就这样连赢了12次大奖。
人生转折线
但是,就在斯特凡连续12次赢得大奖后,他成功引起了澳大利亚当局的注意。尽管他的所作所为没有违反任何法律,但当局认为这不符合游戏精神。
为了阻止斯特凡的万能公式得逞,澳大利亚甚至引入了一系列阻止他的法律。
不过从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你规定一个人不能购买所有彩票,否则违法,那我就去找五个合伙人,大家一起买;你又规定个人团体购买所有彩票也违法,那我干脆去建个彩票公司。
斯特凡建立的彩票公司的注册信息
但是每当斯特凡想出一个应对方法,澳大利亚政府就会专门为他制造另一个障碍。于是斯特凡放弃了澳大利亚彩票市场,将目光投向了美国。
转战美国
由于当时美国尚未实施像澳大利亚一样的各种规定,于是斯特凡开始着手破解美国的彩票体系,尤其是弗吉尼亚州的彩票。
他在墨尔本找了16个全职工人,安装了30台电脑和12台激光打印机,花了3个月打印了700万张预先用各种组合填满的彩票。
然后,他以6万美元的价格,将这一吨重的纸运到美国。
由于成本支出大,加上税收、以及支付给投资者的费用,斯特凡必须要等一个恰当的时机。
在美国,州彩票中奖通常都以百万美元开始。每次抽到没有中奖的彩票时,奖金就会增加。
当时还是1990年,奖池中有710万种可能的数字组合,每个组合售价1美元。
斯特凡就说服了2500名澳大利亚投资者,每人为他投资2500美元。
1992年2月12日,弗吉尼亚彩票头奖达到2700万美元。斯特凡即使全买下来也可以获得巨额收益。斯特凡觉得时机已到。
四年法律纠纷
于是,他们赢了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32个三等奖,以及数千个小奖,总收益超过3000万美元。
但这也为他带来了四年的法律纠纷,甚至惊动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但他们最终什么也没查出来。
美国当局为了阻止斯特凡继续中奖,也出台法律对其进行控制。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到1995年,斯特凡申请破产。而当他在以色列再次尝试利用公式中奖时,被以诈骗罪判20个月的监禁。
大概是觉得折腾累了,从以色列释放后,斯特凡就金盆洗手,在澳大利亚附近的一个“天堂国度”瓦努阿图定居了。
瓦努阿图可以说是有钱人的天堂啊!看看这风景,随随便便买个岛就能颐养天年了~
不过最后大家也不知道,斯特凡的万能公式到底是什么。
不过事实证明,学好数学还是很有用的,所以不要再说数学无用了!
来源:长春晚报
编辑:9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