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案件进展,却担心找不到法官,怎么办?
9月16日,广州互联网法院上线“E问执达”系统,当事人可像使用聊天软件一样,随时随地与执行法官实现沟通交流、视频约谈。
出于对电话沟通的依赖,不少当事人与法院、法官的联系还是习惯于拨打电话,但电话沟通一般仅限于工作时间,且通话内容无法留存,不能直接上传或接收图片、文档、音视频资料。传统电话沟通模式还会出现电话占线、无人接听、沟通体验不理想等问题。
为降低法官与当事人沟通成本,打通当事人与法院的“线上执行最后一公里”,“E问执达”系统运用短信调启技术与普通电话呼叫功能对接,当事人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与执行法官实现沟通交流、视频约谈、上传证据、下载文书以及在线办理其他执行业务。
广州互联网法院执行局局长赖俊斌介绍,通过这一系统,执行法官也不用再固守在办公桌前接听电话,不会担心因为匆忙接听电话而对当事人的答复不够具体详尽,因为系统能够不遗漏地自动记录下双方留言,供双方自主选择时间段异步沟通。
在回复当事人前,法官还可以根据当事人咨询的问题事先做好查阅案情等必要的准备,使答复更具针对性,有效提升执行工作质效。
同时,系统设置有智能小助手,能够先行智能识别并应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自动推送案件相关信息,引导当事人自助参与执行。
系统主要依托5G短信技术,只要在有移动数据覆盖的地方就可通过手机实现移动沟通、实时参与执行,既有力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又有效提升了执行工作效率。
现场操作显示,当事人点击4G短信链接或5G短信卡片即可跳转至聊天界面,直接联系法官进行案件材料交互、财产申报等操作,沟通内容全程留痕。
赖俊斌介绍,系统自试运行以来,已经在576个案件中得到运用,累计信息交互7136条次,收到当事人上传的文档、图片等证据材料857份,其中在八小时外非工作时间累计信息交互2061条次,有效修复213名失联被执行人联系方式,提升申报财产率11%,压缩执行办案用时13%,促进纠纷快速解决,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记者】尚黎阳 实习生杨睿
【通讯员】李艳玫
【作者】 尚黎阳
南方法治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