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新媒体(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锁定河北日报全媒体平台,与14支报道团队一起,感受六中全会精神点燃的奋斗激情)

视频制作:河北日报记者殷雪迪、陈宝云通讯员刘亦非农

学习历史,勇往直前。

到基层去,到第一线去,到党员干部群众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近日,《河北日报》14个全媒体报道组先后奔赴全省各地,通过全媒体、游行报道,全面反映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

河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邢云在邢台市南河区接受采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全党更加坚定、自觉地履行原有使命,更好地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省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从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领悟精神实质,把握核心实质,全面贯彻落实,汲取智慧和力量,着眼基层实际,立足自身工作,不断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成果。

在大桂口村“谷市场”购买农副产品的市民。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河北日报》派出的首批14个全媒体报道小组将赴坝上,走访太行和沿海地区,深入各地采访,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全力以赴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实践、新进展。

11月20日,邢台市南河区“小马扎”宣传艺术队来到区中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向这里的老人宣讲党的六中全会精神。记者邱洪生摄

11月20日,《河北日报》媒体记者邢云、张晶走进邢台市南河区中医院医疗中心。他们面前的场景让他们感到特别温暖:

两位民间艺术家正在表演,30多名老人围坐在一起。这位艺术家演奏河南吊坠《幸福生活比蜜甜》,老人们耳边听着,心中甜蜜,掌声和笑声交织成一幅幸福的画面。

老人们告诉记者:“我们与共和国同龄,我们在下半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们对老年人有安全感、依赖感、欢乐感和安全感……全体会议的精神令人愉悦,我们有幸福感和善良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勇敢前进,探索农村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新途径。”当地医疗保险部门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全面完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体系。

河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宝云在大桂口村接受采访。

河北青年报新媒体运营

11月22日,在燕山深处,《河北日报》所有媒体记者李建成和陈宝云走进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桂口村。在这里,清澈的滦河在村庄的边缘源源不断地流过,河岸上连绵不断的温室里有红色的草莓。记者在振兴农村的道路上目睹了村民们目前的富裕生活。

“去年,温室总收入超过8万元。再过半个月,今年的草莓将进入果实高峰期。欢迎品尝美味的牛奶草莓。”大桂口村的村民不仅是种植专家,也是营销专家。他们热情地向每一位游客推荐:“我们的草莓用农场肥料施肥,用纯牛奶浇水,农业技术培训和辛勤劳动。好的草莓吸引城市游客,使收入增加一倍。”

回首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历程,村干部说,“总书记的话给基层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六中全会把坚持人民至上列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我们在第一线服务群众的干部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河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育民采访了唐钢。

11月24日,《河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育民走进位于唐山市乐亭经济开发区的鹤岗家宝峪新区,该厂1号高炉于2020年9月7日正式点火投产。以此为标志,唐山在钢铁工业海洋布局的推动下,在经济转型、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抓住战略机遇期,努力打造产品、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高地。创新措施已成为记者采访书中的“活鱼”。一篇关于钢铁企业在海洋中争强好胜、打造行业“绿色、智能、品牌”未来工厂的全媒体报道即将发布。

在坝上高原,在太行腹地,在城市社区,在港口码头。。。河北日报的全媒体记者正在路上。

踏入新征程、成就新时代,请锁定《河北日报》微全媒体平台,感受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点燃的战斗激情!

相关:

全会精神鼓励邢台探索农村养老新路子,老年人自编节目唱心曲--

“全会精神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是幸福感,是党的风度!”

河北日报综合编辑/董立龙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消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