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可切入的实施途径有哪些?》,在这几种途径中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开展STEM教育,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最为关心的一种途径。
有的老师为此会有些疑惑:为什么没有项目活动呢?PBL呢,不是跟STEM很配吗?……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开展STEM教育的途径真的有很多,而基于项目来开展STEM当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
为了帮助大家理清楚思路,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如何认清关于主题活动和项目活动这两个概念的基本问题”。有助于大家在开展STEM活动时少走弯路。
问题
如何认清关于主题活动和项目活动这两个概念的基本问题
首先,在STEM实践中老师不要太刻意的区分什么是主题活动,什么是项目活动。当然在课程理论中关于主题和项目都有其不同的定义。
比如项目活动,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成性的活动,但实际上项目活动在我国也被翻译成:方案教学,它传入中国以后,在这20多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其实已经将它本土化了。也就是说从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折中的思维方法中,我们更多的是吸取了项目课程的一些积极的东西,然后把它嫁接到我们原有的主题课程当中。
现在更加主流的一种观点就是:一个主题,它可以使用预设的线索,但也可以是开放的,可以有容纳生成性的线索,这其实就是一个项目。在主题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是以主题课程作为课程的实施形式,但是每个幼儿园做的主题差别也是非常大的,有些可能还是停留在20多年前“学科拼盘式”的主题。
比如说“冬天里的好伙伴”这样一个冬天的主题,我们想科学加点什么呢?艺术美术加点什么,语言加点什么。它还是一种学科的拼盘,这样一种主题,在我们今天看来不能称它为"主题",他并没有充分的体现出主题课程的本质的特点,也没有充分发挥主题课程的优势,基本上还是一个拼盘。所以像这样的做法已经被大家所抛弃,或者说已经是非常落伍的一种主题了。
而我们强调的主题是围绕一个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做深入探究,把主题活动变成一个能够从孩子的兴趣、经验、问题出发的深入探究的活动。同时主题活动它又是有机的整合了各个学科的一种内容和方法,指向孩子整体发展的课程组织形式。
所以今天我们讲到主题的时候,经常用的是线索这个词。
在做主题活动时,有的幼儿园是做主题的网络图,其实这也是从项目活动当中借鉴的,那么这个线索的意义在哪里呢?
就是说从一个问题出发,可能我们会展开很多的子问题,或者说展开不同探究的线索,而每一条探究的线索实际上都是围绕大的主题开展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时也可能是相互独立的,这是我们在今天对于“主题”的理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所主张的主题课程的形式与项目活动相比较,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已经远离我们过去所谓的单元式的主题课程,而更多强调的是:以儿童为中心,既有预设的又有生成的,强调对一个问题深入探究的这样的活动。
所以,在实践层面我们无需过多纠结是主题还是项目。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什么最重要,以及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