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改玲,今年47岁,河南南阳人,2015年加入阿姨来了,现任上海浦东滨江店店长。精耕行业6年,她实现了自己的蜕变,成为上海众多经纪人的领头羊之一。2021年,被公司授予“阿姨来了15周年优秀经纪人”荣誉。
行有难度的路
进入家政行业前,杜改玲和丈夫一起在福建创业,专做汽车配件销售。但是因为丈夫的身体发生了一些状况,不能再继续创业下去了,她必须扛起家里的重担,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经朋友介绍,家政行业需求大,有前景,在他的引领下杜改玲来到上海,加入了家政行业。
当时所在的家政公司比较小,凭借生意人的果决眼光,杜改玲认为这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帮助不大。而自己另开门店再度创业,在上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她思考此时最好加入一个大的家政平台,就这样她慕名加入阿姨来了上海分公司。
从事家政行业七年,从一个小白成长为今天独当一面的合伙人,这份家政工作让杜改玲成就感满满,更重要的是通过服务帮雇主找到好阿姨,解决雇主家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工作或事业中发展得更好;通过培训帮助阿姨找到好工作,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挣得更多的收入,让她们的家庭幸福指数上升,这是杜改玲工作多年得到的最大收获。
在谈到从事家政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时,杜改玲无奈地说,是“私签”。“这是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其实签私单是很没有保障的,当出现问题时双方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雇主缺少公司的保障,阿姨缺失公司的支持。希望大家不要为了省中介服务费而得不偿失。”
做有意义的事为了让更多的雇主满意,让更多的阿姨开心,杜改玲经常叮嘱团队成员,家政经纪人要有大爱,要会包容。
阿姨们来自不同地方,有农村的,有中小城市的,有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的是失地农民,还有的是下岗失业。她们和雇主们的生长环境、受教育水平、思维方式不同,双方在相处中难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阿姨们休息回门店时,杜改玲常去和她们聊天,听到她们在户上遇到的困难,她就耐心地为阿姨做心理疏导。特别在户上的阿姨一般都是晚上才有时间沟通,但是杜改玲不嫌晚也不嫌累,给阿姨们沟通疏导,让阿姨们想得开、放得下,去更好地服务雇主。
当雇主对阿姨不满意时也会向经纪人来吐槽,这时杜改玲是不会直接去问阿姨,说你在户上犯什么错之类的话,而是根据出现的问题,间接地为阿姨做培训,再加以沟通辅导,这样阿姨们在户上工作时心里没压力。“家政经纪人是来解决问题的,不能简单地做中间的传话人,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工作多年,杜改玲偶尔也会有放弃的想法,但每当看到阿姨们在大城市中找到工作,有一份很好的收入时那种幸福感,她心里也会无比开心。“我知道很多阿姨来自偏僻的山村,她们或因家庭不幸福,或因家中贫困,而想在大城市有个立足之地。是家政给了她们机会,我感觉自己在做一件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杜改玲看来,家政行业是一个大爱的行业,要有包容,要有爱心。因为有很多阿姨是需要这样一份工作的,也有很多的家庭需要专业的家庭服务。所以每每想放弃时,一想到这些,最后都会打消这个念头。
带有力量的团队2021年10月,杜改玲担任上海浦东滨江店店长,成为公司的一名合伙人。管理店铺后她才明白,不但要做好自己,还要带领门店成员一起成长。
当门店经纪人在处理雇佣矛盾时遇到了难题,杜改玲先是一对一辅导,一步步帮她理清问题出在哪里,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如果门店经纪人签单率比较低,杜改玲会帮她找准差距,制定阶段性目标,帮助大家梳理手头资源和线索,发动团队力量共同寻求突破口。
在团队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她会让大家停下手头工作,一起去团建释放压力,换上便装大家就是兄弟姐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头脑风暴、复盘总结。“在工作中,大家既是队友也是合作伙伴,更是家人,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朝着共同目标前进。”
同时她坚持做好表率,工作从不拖延,保质保量地完成。“现在我成为了公司的合伙人,我肯定要把它当作一份事业做下去,也是我一生奋斗、努力的目标。”
作为阿姨来了的一位老员工,现在也是公司的合伙人,杜改玲坦言她与公司互相成就,她真心祝福阿姨来了未来能越来越好,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