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
全市2021年“五比五晒”总结表彰
暨2022年深化“五比五晒”
打好“八大攻坚战役”动员部署大会
2021年“五比五晒”活动
考评县(市、区)、市管园区
与国有企业
四个组第一名
分别作交流发言
发言摘登如下
↓↓↓↓
——中共永安市委书记 傅天宝
2021年,永安市按照中共三明市委提出的“展现新作为,争当排头兵”要求,坚定不移落实“三抓一促”,“五比五晒”考评位列小组第一,成功重返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第9位。
大抓产业稳增长。石墨(烯)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增长25%,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汽车及机械加工产业实现产值266亿元,比增16.04%,实现逆势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37%。
大抓项目扩投资。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专项行动,全年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85个,完成投资154亿元,荣获四季度全省“五个一批”项目正向激励县级奖励。
大抓实体育税源。实施实体经济帮扶专项行动,全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2021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2亿元。
大抓三产促消费。现代物流业方面,韵达电商产业园一期基本建成,“优配”网络货运平台已正式投入试运营,闽中公铁联运物流基地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文旅康养业方面,推动桃源洞等景区提档升级,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特色小吃业方面,策划打造特色永安小吃城,推广永安全笋宴、“一镇一全宴”特色美食。
大抓招商扩增量。开展“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全年新签约项目133个,总投资191.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0个,总投资170.39亿元。
对标对表争先进 抓早抓快开好局——中共尤溪县委书记 周庆裕
2021年,在“五比五晒”推进高质量发展活动中,尤溪县全年考评位居所在小组首位,主要亮点有五个方面:一是经济运行企稳向好。11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项居全市前三,GDP等3项居全市首位;39项“五比五晒”考评指标位列全市前三。二是项目攻坚大干快上。完成149个“百日攻坚”任务,啃下了困扰联三线7年等征迁难题,25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超目标任务11.18个百分点,10个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项目支持库。三是招商引资大有突破。坚定不移“大招商招好商”,签约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等项目108个。四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食用菌产业列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精细化工园区被认定为全省第二批化工园区,“财政管理绩效”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县级综合评价前200名,全县生产企业出口规模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五是干部冲劲大有提振。制定“五大一重”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专项治理和乡镇班子运行“回头看”,形成浓厚攻坚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的一年,尤溪县将持续发扬“冲冲冲”的工作作风,以“三个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统筹推进“八大攻坚战役”,全力推动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力争更多工作在全市走前头、当先锋,为加快建设“一区六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记嘱托勇担当 真抓实干谱新篇——中共明溪县委书记 钟科
2021年,明溪县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稳中求进、冲锋在前,蝉联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一是夯实支撑点。围绕做大做强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三新”特色产业,大力实施龙头培育、创新驱动、园区提升“三项工程”,南方医药产业园二期、科顺防水材料一期等项目建成试产,海斯福产值、税收分别增长60%、42%,海西联合药业成为全国第三家异氟烷原料药获批企业,盛禾新能源成为宁德时代规模供应商,三明市(明溪)原料药绿色生产基地获批,生物医药产业园列入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县工业集中区顺利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评级;2021年“三新”产业产值、税收均增长30%以上。
二是培育增长点。围绕持续扩大投资和内需,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迁攻坚、促进消费“四大行动”,全年新引进项目87个,新增“五个一批”开工和投产项目71个,推动23个地块完成征迁1513亩,批发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居全市首位。
三是突破关键点。围绕服务保障,提升营商环境,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进“一事一次办”改革和“交地即交证”服务,实现全省首例不动产登记境外直接申办;提升帮扶实效,组建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班,创建8个行业非公企业“党建联盟”,及时解决用地审批、融资、用工等难点堵点问题;提升干部精气神,认真抓好换届选举工作,深化不实举报澄清保护、为基层减负等机制,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自我加压 务实进取 争当“大三明”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排头兵——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杨胜
2021年,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强化“三大抓手”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重心下沉”抓项目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及现场会指示精神,结合工贸区实际制定重点项目“两单一表”,月末集中点评、协调、督办,生态康养城等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06亿元,超计划68.15%。二是“创新驱动”抓精准招商。成立5大招商工作专班,依托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载体,深入北京、深圳等地开展“创新中国行”“京闽创新汇”等招商活动38场次,对接360集团等企业500多家次,园区共注册企业109家,常态化办公人数超500人。三是“关口前移”抓服务保障。开通生态新城至三元、沙县点对点免费班车,完成金洲公寓86间宿舍装修,制定企业员工租房补助办法,解决“出行难”“住宿难”等问题30余个,项目审批时长缩短50%以上。
2022年,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将继续发扬“金戈铁马、激情创业”的拼搏精神,深化“五比五晒”,打好“八大攻坚战役”。加快凤岗大桥等项目建设和三沙生态旅游区“首动区”开发建设;全力筹备首届京闽科技论坛暨京闽(三明)科技项目对接会活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做大做强下属集团公司,对接争取工贸区设立“金库”有关事宜;党建引领节后复工复产,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岩松 曾凤清/文 陈登达 吴佳霖/图 编辑:曾婷)
新媒体编辑: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