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领导深深感慨一句,干活的时候没几个实习生,吃饭的时候怎么这么多(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其实是领导经常要垫付餐费,嫌你们吃太多干活不给力了,哈哈)。
各机构庞大的实习生队伍构成了券商投行、卖方研究、基金投研、资管等部门不可小觑的生产力。
正式员工常满负荷工作,琐事不断,习惯性招实习生完成基础工作,于是一批批的实习生入坑。
就业时,没几份不错的实习,跟有几份匹配经历的同学区别很大,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乱象之下,奇葩尽出,后面我会说说里面的雷,虽然说了你们照样踩,但还是说说吧。
文章不短,如下图慢慢看,试试不同的姿势,有些没读完就想着杠,有些不读就想杠的,我真想送你一把40米的大刀。
01
金融行业实习乱象下,还夹杂着跑路党
与打酱油的关系户们
金融业的实习乱象,只有业内人可理解,校招实习、暑期实习(寒假实习)、正式实习、日(小)常(黑)实(工)习,品类众多,名校硕士即便不要实习工资、一周干5天,核心岗位实习第一份都难找,这与日薪300实习工资的IT码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00块都不付的人,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我挺痛的,但我穷,哈哈。
项目实习生(小黑工)是金融行业独特现象,特别是投行、行研、投资、审计等岗位,大量的团队或个人直接招聘实习生,效率高,要求低,常不给补助。如果要通过人力招聘,等你完成实习生需求申报、发招聘信息、多轮面试、再走入职流程,你同事估计已经累趴下了。
距离“ICU”还有一天的时候,你OA流程被否了,一口老血吐出来,领导淡定的问你有必要天天招实习生嘛,领导没觉得你工作量很大。那怎么办?要么忍,要么自己招,反正想来得多了去,那自己招呗。我不是说这种现象合理,我说的是当前存在的真实现状。
实习生差旅费用是可以报销的,但难有留用机会,毕竟你没正式经过“家长”允许。当然,项目实习生在学习成长方面与其他的实习生没多大差异,在以后求职时一视同仁,关键是看个人能学到多少东西,也有部分领导会想办法给实习生部分补贴。
不要觉得项目实习生差人一等,大部分人都是从小黑工走出来的。大家爬过的坑,我都爬过,不要问我来自哪里,我来自你们躺过的坑。
并非所有的项目实习生都是小黑工,不少券商流程比较开放,项目团队招了实习生之后在人力报备就行,这样其实也算是走了正式实习生的招聘流程。
正式实习生在金融机构是少数的比例,虽说各家券商不少都有明文规定实习生要归口到人力部门进行招聘,但是执行的过程中很难执行到位,但部分实习生确实是通过人力招聘的,每家券商都有严格的实习生招聘要求。
如果是正式招聘,那要求往往会高很多,首先传播的渠道会广很多,当然留用概率也会有相应的提升,如果你没有之前的经历铺垫,很多人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
暑期相当一次提前批小校招,非常多核心岗位会通过暑假(寒假少)发放offer,不上岸只能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校招。
暑期实习,并非到了暑期去找,你要思考一下,你拿什么去竞争,大家都想找暑期,为什么是你(莫非因为你最可爱?反正老杠我的肯定不可爱)。
暑期实习的留用概率相对还算比较大,投行一般3到5个人留用一个是很正常的现象,行研稍微低点,公募基金投研10留1也是正常的现象,像信托、资管这些留用的比例会更大,但波动性不小,不排除很多暑期实习全军覆没,我当时的暑期小伙伴就一个没留下。
关于留用比例,关键是要看年景跟部门的缺口,高与低很难说清楚,我在这里也没法去“黑”某些机构,下次私下跟你们讲讲。
校招实习挺痛苦的,这种痛苦是因为你熬了好几个月,经过了网申、笔试、一轮轮的面试,问题是,你还有几个月的实习考核要考,淘汰率非常的高,真担心突然第二天你的小甜甜突然说不要你了,这种忧伤很多人是不能接受的(银行没这么多要求哈,所以很多同学可能先搞个备胎,额,备胎好像变成了一个褒义词一样)。
校招实习留用机会就很大了,机构不会在校招季让大家去实习然后淘汰非常多的人,太不人道了,但抱歉,机构真不要脸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啥叫脸。
各种不同的实习实际区别在于留用机会,招聘流程,实习工资等。其中校招实习及暑期(寒假实习)以招聘为导向,正式实习一般是通过公司或者投行直接招聘,日常实习(小黑工)是项目组直接招人。
暑期跟正式实习一般都是HR在招或至少有备案,项目组招聘都是私下直接招,目前都是日常实习为主。
当然,金融机构实习生乱象除了各式各样的实习生,不给实习工资的骚操作,还有各种突然跑路,关系户挤兑等。
突如其来的跑路党不是什么特殊现象,还没实习的时候一口一个小甜甜,一个月后就不陪你玩了,现在90后小朋友就是这么任性(说的好像我们80后不是这样一样)。工头们希望你至少能够一周工作四天(不包括周末),时间越长越好,最短3个月。
这样公司才能把真正有价值、具有连贯性的工作交给你,对于你来说,也能有更大收获(其实就是可以更多的压榨嘛)。
但随时跑路的实习生太多了,因为“导师、论文、考证等”,其实很多人只是为“更好地下家”找了个借口。
第一次跑路的时候,挺紧张的,第一次谁不紧张。但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你都变成了一个老司机,我就问各位,“节操为何物”?我都让很多人坑习惯了,所以也不喜欢给人推荐。
关系户无法避免,但关系户不一定获得什么好的待遇,谁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关系,谁的关系谁自己带嘛,结果就是没人带了。
某天,MD在边上打电话:“.......你孩子最近大三了?学经济专业?要不要来我们这实习体验下?......没事,等他有时间了再说......”。
VVVIP就是这样,傲娇,任性,体验生活,体验投行,问题是别人不知道你什么样的火候为好,那算了,你来了自己一边玩去吧,给你扔点活自己慢慢干,愿意问就问。但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要问啥啊。
如果是真的大户人家的孩子,关系完全到位的话,那没问题的,工作你随便选,怎么开心怎么来。这种关系户,不是大家一般认为的普通有钱人的孩子,是要真的对机构有直接帮助的关系户,否则你跟别人一样,每一轮都会挂你。
没事,MD下面还有ED、SVP、VP等等,每位大佬都有可能有七大姑八大姨亲戚的孩子要塞进来,朋友也不少嘛。
真的遇到了挤兑你的超级关系户,那确实没办法,offer是他的,活是你的!活好,经常也不行啊,骚年们。
这些,或许是很多金融学子才能感受到的痛!!!很多同学感慨,我当初为啥不选IT呢,活好,工作不差啊。很多岗位对于普通人真的是一票难求,入行太难了,还要啥自行车!!!
02
为什么实习乱象短时间很难规范,
因为人力与成本跟不上
金融机构一些部门实习生的数量多过正式员工,流动性强,hr真招不过来。如果全部规范起来,对于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也是个非常大的支出(理论上这是必须的支出),但能省则省。
不能说这个是这个行业实习市场杂乱的合理原因,但不得不说如果正式后还保持这么庞大的实习生数量,那么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当前,很多金融机构HR的人数是有限的,人力单纯在校招跟实习生招聘里面,很难把日常实习生的招聘全部承接过去,毕竟大量的实习生申请审批流程+实习生信息发布流程+实习生笔试、面试流程+实习生流程办理工作,真的不是几个人力可以完全应付过来的。
除了人力跟成本,公司的高管,部门的领导,部门的同事,确实有不少人都会推荐几个关系户进来实习,当前的不规范的方式其实给了很多同事开了后门,一但完全规范之后,那么关系户进去的难度会提升,真正的关系户是没有啥难度的。普通学校的学生如果单纯拼实力,挑战也会更大,强者愈强,很多同学真面目不过。
金融机构实习生的招聘、管理存在着不少不合理性,这需要一个时间去完善或者改善,不是简单的说突然有天HR都归口到人力招聘,上面几个问题是很现实的问题。
03
清楚金融市场需要避免的骗局,年少轻狂的你需要学会缜密
大家做的是金融,理论上应该知道风险这个词,但很多人其实没有警觉。比如有的字能否签,你可能因为一件事情摊上大事,你们现在还小,不知道自己突然离钱近了(虽然你就几千的收入)。
刚毕业做项目的时候,确实差点踩大雷,那时候真没风险意识,领导让干嘛就干嘛,领导签啥跟着签,都悠着点。
这个是大家未来职业中需要考虑到的点,那么当前实习里面,有没有一些需要规避的骗局。
凡是要求你写作业的或发照片的,一定要留心,最近的事件我不评价(我这人不爱评价是非,你们也别问我)。
一般岗位不会要求你发生活照,除非他对你的生活有想法,大部分岗位都没必要。一般没面试完不会让你写个材料,笔试一般考的是行测、申论、经济金融基础这些,动不动让你写个作业啥的,抱歉,可能真的是给人写个作业。遇到这种情况,你一定要倍加小心,注意扫雷。
面试前,好好查询面试地址,网上都可以查到或者问到。如果这个地址不是公司所在地,那么小心一点,为什么是这个地方,这点你完全可以直接问,我看咱网上地址写的是什么?咱们通知的面试地点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千万,不要去不该去的地方。
注意邮箱,如果是公司邮箱的话,一般都没问题,但市面上有挺多非公司后缀的邮箱,大部分是团队自己招人。
如果是QQ邮箱,你可以看看这个对应的QQ是否有问题。如果不是的话,你如果特别担心,那可以不投,如果投的话,通过前面面试地点这些判断一下就行。保持警觉性,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要错过了。
对于市面上卖实习的,千万不要去买。首先你买的不一定是真的,背后不排除他本身就是个实习生,你就是跟着实习生在干活而已,第二是你买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你可以问问自己会什么,能跟着做什么,还是多自己好好找吧。太贵了,真没必要花这个钱。
实习的过程中,也注意一下自己做的东西,保护好自己。如果拿到了实习offer,你找人打听一下这个团队,加了好友可以看看带你的老师的朋友圈,可以要一下他发自己写的报告,客气一些就行。
04
实习生普遍容易出错的雷,如何避免?
实习与就业方向不匹配,你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我也不知道(小朋友,你是不是又有很多???)。
于是,你今天做这个方向,过几个月再做一个方向,等到就业的时候,实习确实有几份,但任何一个方向拿出来都不具备竞争力,这是很多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你要知道你不是跟你自己对比,你要跟专注这个方向求职的同学比。
建议大家一定要有一个职业规划,你是喜欢投行、PE、VC、信托、企业投融资岗等一级市场方向,还是喜欢买方、卖方等投研类方向,你还是喜欢DCM、ECM、券商渠道、机构销售等岗位,还是你喜一行两会、交易所、中证、中债、政策行等体制方向。方向不确定是很多同学最大的雷,你踩了这个雷,你求职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竞争力。
解决你实习经历缺乏竞争力的方法是提前规划,提前规划的方法是让你系统地了解一下金融机构各个岗位,包括收入、发展、待遇、圈子、专业度、跳槽等,了解更多的岗位,你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判断,不要想着找到一个完全适合自己的方向,不存在的,选了什么方向,后面都有很长的路去准备,选什么不是核心,核心是你如何冲刺你选择的方向。
实习没人带,通过关系进去的,特别容易没人带,同事们也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关系户,可能你是去体验生活的,那让你干这干那,你可能超级不爽,那还是给你点基础工作,你慢慢做吧(我曾经回答过一个鄙视链,这点之前有同学不大理解)。
其他的实习生,也是一样的,有时候真的太忙了,要找个实习生,把基础的工作都完成,比如函证、底稿整理这些。
实习的工作重复琐碎,有些同学虽然实习了很久,但其实参与的内容就那么两三个部分。多思考,很多工作不是本身没含金量,只是你自己没有融会贯通,所以不知道背后的知识而已。
你要自己学会学习,你等着别人带你不大现实,靠得住的是自己。
实习久远的问题,很多同学一年以上的实习经历,都忘得差不多了,都自己想办法把过去做的事情补补吧。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不会因为你觉得这个经历有点长,觉得你是否记得都无所谓,既然你写简历上去了,那就可以好好聊聊。
05
如何在几个实习的关键点进行选择
匹配度的问题非常常见,都在各种尝试,结果各方向都不匹配,就像一些同学打王者骚操作不断,结果毛用都没有。
一级方向核心是财务、法律、业务,项目制为主,你需要选一个认可度高的实习,建议选择投行、PE、投资、信托、资管承做岗等,专业度的培养确实非常不错;
二级做投研,卖方实习市面上非常的多,买方的行研相对少。千万不要停留在帮助整理点数据,写个报告的初稿,一定要对自己所研究的行业及公司有深度的思考,你面试早晚会用到,临时补太难了;
一级里面不错的销售做一级的实习,二级里面不错想销售你做二级的实习,销售方向的不少岗位,收入、待遇其实是非常不错的,不要听到了就觉得不行;如果是体制内的方向,不是那么注重实习,把你成绩搞好,校园经历好点,当然你完全没实习经历也不行,简历都支撑不起来。
对于市场化的岗位,建议在这个方向做3份匹配的实习(最少2份吧,不然就比较吃亏),这样在一个方向就具备比较不错的竞争力。
找第一份实习比较艰难,如果学校不错,可以争取一些推荐,如果要自己投递,那一定要把简历本身写的好点。
找人推荐的话,不要硬上,你看到一个女生马上冲上去说你喜欢别人,你肯定把人给吓跑了,你不要猴急,你至少跟人聊聊天搞搞关系,恰当的时候再说说你的想法。有时候你师兄跟你是心领神会的,但你马上要实习你也太直接了,这样不好。
简历的话,很多人真的是瞎写,你不同方向简历是不同的,不同方向关键词跟内容也是不同的,你简历都写不好,这搞不动的。
实在背景还是弱,可以曲线救国一下,先找个非核心岗位的铺垫一个,但你别越铺越远,最后你都不知道你准备干嘛了。
年轻人,不要老想着走捷径,除了写在刑法里面的,就是下图的,你有实力么?
关于实习工资,如果你有几份实习经历,能力也非常的不错,你可以去找正式招聘的实习生,这个一般是有实习工资的,如果你没有前面的实习经历,那你自己判断一下吧,是要节操,还是要实习,节操与无实习工资的时候,有时候只能选一个。
虽然大家确实挺穷的,也很理解,我还记得我当时去另外一个城市实习,确实挺难的,毕竟吹牛说以后不跟家里要钱了,很快就要了,大家还是尽量看远点。
关于实习证明,单纯从就业的角度一点不重要,你们实习跟校招的时候别人都不关注你有没有这个证明,面试一聊就知道你有没有做过,做的深度如何想,各机构自己都不给实习生开实习生证明,哪里有脸让实习生提供别家实习的实习证明,关键还是大家自己学到东西。
关于实习留用,早期的实习,不要太在乎实习留用本身,除非你有特别高的天赋,否则你很难直接实习留用。前面两份,简历关注学习成长的机会,慢慢的你可以更加关注留用机会。实习有个过程的,你要实习工资,你要实习留用,你只要越来越优秀,你慢慢都会有资本要倒的。
题目中的投行、行研、PE、资管、信托、银行等实习,其实我文章里面都有写,你们自己去挖掘彩蛋吧。写文章不易,需要大家的支持!给你们一个眼神,大家点赞、点再看~如果觉得不错,可以让朋友们也看看!大家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