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转化率(你只有24000个粉丝就敢全职做新媒体?新媒体重要的是转化率)

加入新媒体人之家,共同成长进步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说自己因为公司砍掉了自媒体团队,调岗让我做销售。而我拒绝了这个安排,准备全职做新媒体来养活自己。

之后有网友出于好心问了我一句:“你才2.4万粉,就敢全职?”

其实我在咱们【新媒体人之家】社群里也反复强调一个观点:不要轻易辞职来做全职新媒体自由职业者。

一方面是如果大家主业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的情况下,新媒体运营可以当成你的副业来做,也可以作为你主业的辅助工具;

另一方面是全职自媒体是有一个非常难熬的时间段的,要是经济储备或者沉淀不够,非常有可能会中途放弃。

另外我之所以会选择做全职,并不是说我就全身心“赌”在这个平台上,或者依靠发几篇文章的收益来养活自己。

而是因为我可以通过新媒体运营的方式,来结合一些客户以及产品来转化变现。

所以,我粉丝多少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做新媒体更重要的是转化。

我有个朋友,通过剪辑视频传抖音,获得了十几万粉丝。原本以为自己有了足够多粉丝了,就可以开始转化变现了。

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带货发现根本就没有任何收益。

之前我就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泛流量和精准流量。

在这个新媒体盛行,甚至已经泛滥的时间段,精准流量才是转化变现的核心。

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粉丝量或者高阅读量,因为那些都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以及带着些许的运气。而是需要更精准的转化。

无论在什么时代,思维永远是最重要的。

做新媒体运营,其实我们更多是把思维结合新媒体平台来实现目标。新媒体只是一种工具,思维才是最核心的价值

那么对于新媒体人而言,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流量的沉淀呢?主要有3个要点需要注意点的。

第一:定位精准。

我之前自己摸索新媒体的时候,一会儿做宠物、一会儿做搞笑、一会儿又做美食,很多内容都能够给我带来一些粉丝的增加。

新媒体运营中的转化率是指什么意思

但越往后发现,这些内容带来的粉丝都是各种各样的。不精准的定位,除了让自己不清楚到底该干什么外,还让关注你的粉丝搞不懂你到底在做什么内容。

于是出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恶果”:取消关注量大、变现转化率低。

结论就是,如果你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时,每天观看众多信息的粉丝又怎么会搞得清楚呢?

所以精准定位是沉淀精准流量的第一前提条件。

第二:垂直或高度的细分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有人做体育领域的内容创作。但体育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领域,里面有很多类型的细分领域。比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等。

如果你什么都做一点,那么你的粉丝依然搞不清楚你到底在专注于什么类型。

甚至足球领域还有球赛、球星、足球文化研究等等更加细分的领域。

所谓的“高度细分”,其实就是你需要在领域里找到最细的领域。

如果你是做职场领域的,那么你做的是职场办公技能,然后再在办公技能里做PPT。那么这时候你的账号就是一个高度细分的新媒体账号。

所有关注你的粉丝,都是冲着你的“PPT”而来,那么这些粉丝就是典型的“精准流量”。

第三:让用户“尖叫”的内容

所谓的“尖叫”,其实就是价值。所有关注你的用户,一定会带有目的性。

如果我们定位精准了,领域高度细分了,那么你的用户会对你的内容带有强烈的期待感。

所以我们就需要生产出让用户感到有价值的内容。

这样的内容,会让用户跟你的黏性更高的同时,还能够为你带来更多的转发。

在新媒体运营中,转发也是一个非常需要追求的数据。

当你的内容足够有价值,你的用户就会对你更加有期待,期待越高转化率自然就越高了。

试想一下,当你找到一个定位精准、领域垂直,内容又非常有价值的账号时,你会不会持续关注并为之而分享买单呢?

这样的用户,就是精准的流量了。

当然了,在新媒体运营的时候,还需要更加系统化、更加全面的学习进步。

很多人之所以坚持不下去,就是因为过于着急,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或者了解新媒体的方方面面,就开始“莽撞”建号。

而且我发现我身边也好,包括咱们新媒体之家社群里的群友也好,很多人都不懂整个新媒体运营的系统知识。

新媒体运营,最重要的就是精准流量沉淀,然后带来更高的转化率。无论是你做自媒体,还是给公司做品牌宣传,抑或是做企业服务推广,都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媒体运营的知识,大家可以加入到我的【新媒体人之家】社群中来。我们一起学习成长,共同进步。

一种方式是直接加入【新媒体人之家】圈子来;一种方式直接私信我,备注“新媒体人之家”即可。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