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上海有一条修了十几年都没修好的主干道叫浦东大道,因为要深挖地下又多线交叉,施工难度前所未有,所以这条路从2008年北京奥运修到了2021年嫦娥登月,住在附近的居民笑称“修的时候还没结婚,现在娃都初中毕业了……”
就是在这灰天灰地、乱七八糟的工地上,有一家顽强的餐厅,不但撑下了生意,还做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小神店,那就是谭姐湘菜馆。
第一次找去谭姐,一不留神就会错过,因为他们家被层层施工围板挡在后面,要从黑黢黢的小路开进去才能看到门面,有一次我是直接把车停在了工地上(第二天立马洗车)。
三层楼的小店,一楼厨房,打得火热,二楼散座,谭姐坐镇,看到老客人,请上三楼包房。
谭姐其实是姐妹俩,十九年前从老家湘潭来到上海,一家都是爽快人儿,起初他们做湖南米粉生意,纯手工的粉卖10块钱一碗,租金贵,撑不住,于是改小炒,做点家乡菜,没想到慢慢积累起人气,许多在陆家嘴上班的小白领都爱点他们家的外卖。
“我往多多少少办公楼送过外卖哟……不认识谭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陆家嘴做金融!”
店里的腊肉、香肠、烟笋都是从老家带来的,一班年轻厨师跟了十多年,炒菜是快又稳。
小炒肉荷包蛋,肉用得肥,滋出了油,又被炒老的荷包蛋吸走,焦酥的蛋皮莫名有猪油渣的感觉,青椒也跟着一起爽。
爆炒腰花,厨房早上六点就开始处理腰花,上浆自有一套,腰花厚,还特别嫩,火候准得不得了,捞底下还埋着许多香菜,感觉生的就扔进去了,用腰花的热力把菜稍微烫熟,绿绿一堆,讨人喜欢。
香菜牛肉,谭姐坚持不用便宜的注水牛肉,选传统黄牛肉,并非嫩口,而是有嚼劲,吃的就是牛味儿!
照例,上面是牛肉,下面是香菜,翻上翻下好欢乐。
酸辣鸡杂,用了老家的泡辣椒,跟小米辣联手呈现了谭姐家特有的酸辣,再加甜咪咪的蒜苔粒,吃得喜滋滋。
说起这鸡杂,还有小遗憾,其实最初的版本里是有鸡心鸡肠的,谭姐怕上海人吃不惯奇怪的内脏,最后只保留了鸡胗……其实我们可以的!
爆炒牛蛙,堆成小山似的一盆,说是牛蛙,其实也就比田鸡大一点儿,骨头细,肉也嫩,炒得碎,焦香又入味,最妙是加入了紫苏,散发一抹清新草香。
谭姐开店十几年,牛蛙和鳝鱼一直问崇明的农家拿货,下次我要试他们家的炒鳝丝,不过今天馋的是湘菜里经典的双色鱼头。
鱼头蒸足三十分钟上桌,剁椒整坛从老家运来,鱼也给得大方,拆拆鱼脑,嗦嗦鱼唇,汁水油咸,问谭姐“怎么不搞点面呢?”“我们家隔壁就是面馆,不跟他们抢生意,你们要是喜欢,打包回家自己下面就好啦!”
刚才进门就见厨房口摆着红菜苔,一看就是老家来的,赶紧叫了炒一盘,菜苔粗粗的杆子微微紫,特别糯,菜心带着花蕊,有吃小花的感觉。
谭姐说:这是今年第一批红菜苔,其实刚抽芽的还不是最嫩,第二茬的红菜苔吃口才好哩……
哈哈没关系,再过一阵子我们来吃第二茬,正好店里的名菜鱼籽炒鱼泡现在鱼籽还少,到时候来吃全的!
到时候还有什么好事?修到天荒地老的浦东大道终于恢复双向通车,谭姐总算是盼来了这一天!
写一篇小文,纪念谭姐这么多年在浦东大道的坚持,也是跟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终于不用跑工地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