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没有一部电影让我看完觉得气愤并且毛骨悚然。
而这部《杰伊·比姆》看到一半我就极其不适了。
剧中无数次的强权欺压,私刑逼供,充斥着天不应地不灵的无力感。
在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片长里,无数次令人窒息。
本剧豆瓣评分8.7,IMBD更是高达9.4分,被称为印度神作,印度版《辩护人》
同样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杰伊比姆》在人物弧光上稍显逊色。
但也不失为一部好剧,胜在残酷而真实。
另外“杰伊比姆”并不是人名,
与剧中的人物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具体细节我们后面再展开说。
01
说起印度,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
可第二印象,却是衣着华丽美女如云……
到底哪一面才是真实的印度?
答案其实——都是!
印度教把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
最上层是婆罗门,负责宗教和文化;
第二层是刹帝利,负责军队、政府类工作;
第三层是吠舍,普通岗位负责供养上层;
第四层是首陀罗,一般是仆人当牛做马。
大家都很熟悉的《生活大爆炸》中的Raj,就是刹帝利。
第八季里有一集,Raj父母离婚了,他向爸爸撒个娇,爸爸就答应给他买一架直升飞机。
如果是婆罗门,富有程度可想而知。
除了四大种姓,还有不可接触者,又称贱民。
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之外,不识字,没有地。
只能做些扫厕所、处理动物尸体之类的工作。
那怎么改变命运呢?简单说就是不可能。
不同的种姓之问壁垒森严,彼此不能通婚。
如果有人想“阶级越阡”,只能努力修来世。
所以绝望吧,种姓都是与生俱来的,
不论你这辈子多努力都不可能改变。
当然了,印度人早就认识到,这种落后制度为发展带来的阻碍。
从法律上讲,今天印度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
但是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民众心里,这个存在了三千多年的制度,依然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贫民窟与富人区仅一墙之隔⬇️
这部《杰伊比姆》中的真实故事拉贾坎努案
发生在1995年,到2008年才尘埃落地。
我们先看电影:
剧中的拉贾坎努属于不可接触者,也就是贱民
他们是伊鲁拉斯族,这是印度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原生土著民族。
拉贾与孩子和怀孕的妻子,靠着捕鼠为生。
在上个世纪,伊鲁拉斯这个民族堪称印度的孤儿:
没有最低社会保障、没有选举权、没有财产拥有权……
几乎不能享受法律赋予公民的所有基本权利。在当时印度的体系中,他们被称之为部落民众。
日子虽苦,拉贾和妻子桑加尼的生活还是可以苦中作乐的,夫妻感情也算不错。
对于未来,拉贾还有很多憧憬:离开漏雨的茅草屋,盖一座砖房。
可是前面有多充满希望,
后面就有多令人绝望。
第二天,市长夫人家出现了毒蛇,考虑某些读者可能生理不适,截图我们都不放可爱的小动物们了。
拉贾接到任务去市长夫人家捕蛇
在捕蛇捕鼠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拉贾一家人的简单性格:幼鼠他们会放生,蛇不会打死而是会去丛林里放生。
“上帝在蛇的牙齿上涂上毒液,才使它不被喜欢。”
人人喊打的害虫,丑陋的动物不被人类喜欢,可也是生来如此。
它们与贱民一样没得选择,无法逃离自己的命运。
对于拉贾来说,他的身份地位,与动物更容易共情。
本以为拉贾的生活不会更苦了,可原本就在谷底挣扎的一家人,却因为这次捕蛇行动,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02
市长家失窃了,市长夫人的珠宝柜被偷个精光。
而在珠宝柜附近,找到了拉贾的指纹。
几乎是不需要调查的,拉贾就是第一嫌疑人。
他抓蛇的时候刚刚见过这些珠宝,最重要的是,他是个下等人,是个贱民,除了他还能有谁?
在经过了几天几夜的折磨以后,所有受到牵连的人都劝拉贾认罪。
可是拉贾坚持绝不能屈服,皮肉之苦几天就会愈合,可小偷的帽子,一辈子也无法摘掉。
就在挺着大肚子的妻子桑加尼,到处苦苦哀求寻求帮助的时候,她得到一个更加震惊的消息:
早已被打得体无完肤的拉贾,和被捕的兄弟、侄子一起,越狱了!
走投无路的桑加尼最终找到了人权律师——钱德鲁。
片名《杰伊比姆》并非人名,所谓“杰伊比姆”,可以理解成“加油”、“万岁”这种激励赞美形的口号。
口号是致敬印度著名人权律师——比姆拉奥·拉姆吉·安贝德卡尔(1891—1958)印度宪法之父。
他出身卑贱,一生都在为提升“贱民”的社会地位而做斗争。
前面我们说过,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了,但也只有极少数的贱民可以实现一些成就成功翻身。
印度政府每年都会拨出一笔钱用于改善贱民的生活状况,大学招生也被要求给贱民学生保留席位。
比姆拉奥·拉姆吉·安贝德卡尔,就是该阶层民众中,第一个获得大学学位的人。
钱德鲁将比姆拉奥奉为偶像,他从16岁起就一直从事社会工作。
共处理了96000起案件,平均每天要审理75起案件。
而《杰伊比姆》故事原型,就是这些案件中其中一个。
剧中还给了钱德鲁一个超级英雄式的出场,着实有些抓马。
首先交代一个背景,1995年的印度,贪腐之风在警局内部早就根深蒂固。
从监狱里放出来的犯人,贿赂过的可以回家;没有贿赂过的会被抓回去,再次替有钱人顶罪。
不要说是贱民被冤枉,他们的每一条命都是烂命,根本无人关心过问。
所以,钱德鲁写下诉状控告警方,然后对桑加尼说,这场战斗是在对抗所有当权者。
证人有很多,让人逐渐失去信心,
一开始我都觉得几乎是不可能赢的。
此后涉及重大剧透,慎滑!
首先是诊所医生的口供:三人从监狱里逃出来,浑身是伤接受了治疗获得了处方。
其次是药店的老板的口供:从医院出来,在药店开了处方药离开。
然后是当铺老板的口供:三人把赃物在珠宝店卖掉,不止开具了收据,还有收到的脏污为证。
另外还有目击者看到他们逃出城镇。
不过钱德鲁还是找到了破绽:诊所在警局东边两公里,而药店在警局西边一公里。
暂且不说三个人伤势严重,能不能跑这么远;
就说他们有没有必要来回五公里,期间还要路过警局一次。
警方开始采取更加流氓的做法,他们绑了桑加尼的女儿并威胁她取消控诉。
毫不屈服的桑加尼坚决不在文件上签字,看到这段我都要气死了。
最终,证人承认自己做伪证,
并被判刑六个月,
第一阶段获得胜利。
03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拉贾到底“逃”去哪里了?
第二阶段庭审开始,警方请来了更加德高望重的印度第一律师。
非常不幸的是,拉贾被打死了。并且抛尸荒野。
可怜的拉贾,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咬紧牙关坚持着自己的立场。
他原本以为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一定能还自己清白,可是他并没能等到正义到来的这一天。
事情的真相是:警局对拉贾严刑逼供,一气之下踹向了拉贾的胸口,肋骨刺进了心脏当场暴毙。
然后,三个警官压着拉贾的弟弟,给工作的米厂老板打电话请假。
这样,诚实可靠的米厂老板,也成为了有利的证人。
拉贾的弟弟和侄子的眼睛被撒上辣椒粉,蒙上眼睛送去了其他警局。
最后,警官把拉贾的尸体扔到郊外。
并找到了做伪证的人:当铺、药店、诊所的老板们。
最令人发指的是,真正的小偷他们早就已经找到了。
警方不止找到了,还勾结到一起,把偷来的东西一起分赃。
而对方律师又提出了新的打法——拉贾死了,越狱后死于车祸,依然与警局无关。
钱德鲁律师打了无数个电话,辗转几个城市和地区,终于找到了弟弟和侄子。
法庭上,钱德鲁据理力争,为拉贾讨回了公道。
案件越闹越大,警监也参与其中,揭开了这个城市最后的遮羞布。
许多无辜百姓都曾被抓去顶罪;
有的只是路过也会被抓去坐牢。
伴随着钱德鲁的层层调查,一场场的庭审对抗,拉贾坎努案最终得到公义的裁决。
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与这个城市腐化的“根基”进行斗争。
警官作为被告被逮捕,
桑尼加获得了30万卢比的赔偿,
她和孩子们终于住进了砖房。
那个拉贾曾许诺给她的砖房,
而这间房子,最终是用生命换来的。
拉贾从来不是一个盗窃者,更加没有越狱。
他待人友善,努力勤奋,生为最低等的种姓,还是对生活充满期待和希望。
他不沮丧、不怯懦、不认命,甚至抱持着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对抗命运。
可若不是律师的步步为营,根本没有人相信拉贾。
只因为贱民的命,本就不会被重视,他们低劣肮脏,已是根深蒂固的认知。
看电影的过程中,很多场面及镜头都让我头皮发麻、不寒而栗。
那些令无辜受刑者皮开肉绽的镜头,甚而超过恐怖片的直观。
在真实案件中远没有这么“轻松”,拉贾坎努案整整经历了13年。
法院裁定为一起羁押死亡案件,被告警官也因谋杀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
此后的数年里,钱德鲁律师受理的所有人权案件全部都免费。
他于2006年7月被任命为马德拉斯高等法院的附加法官,并于2009年11月成为永久法官。
在担任法官期间,他通过了无数对国家社会结构产生持久影响的判决。
退休后,他放弃了他的公务车,乘坐当地的火车回家。
⬆️由Twitter/ Nani Palkhivala仲裁中心提供
放眼回望,从印度独立开始,种姓制就没有被根本触动。
也许这一切的根源,在短时间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可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努力,有这些影片的创作,让那些生活艰难的百姓们,还能看到哪怕那么一点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