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优势劣势(金融圈VS互联网,年轻人到底选哪个行业更赚钱?)

上周,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搜「45岁程序员发帖,称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如何看待职场35岁现象?」

说实话,各大求职网站的招聘信息上,不少的岗位是35岁以下,甚至是30岁以下。


现在是25岁毕业,30岁而立,35岁被限制,45岁失业?明明正值壮年,就这样被行业抛弃,被时代淘汰……


我们来一起算算,大学毕业之后,熬个5-10年的工作经验,然后就35岁了。明明这个时候工作体面,赚得不错,压力还行的时候,这个时候飘来一个声音,可以了,你到年龄了。


对此,小编只想说一句,这对于职场上35+的打工人是不是太不友好了。


现在,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平均年龄从27岁到33岁不等,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当然也包括30岁的公司占大多数。


而在金融行业30岁以上却比互联网好太多了。

图中显示35岁以上的程序员只有7.3%,真的是太低了!而34岁以下的程序员分布达到了92.7%,这样看,互联网企业对于招聘年龄的要求,35岁是一个门槛。


准确地说,金融行业的职场35岁危机没有互联网那么严重。

这样看来,在金融行业只要你有能力、发展好,对于你来说就不太可能有35岁的危机。


01

金融VS互联网

哪个行业能赚到更多的钱?


想知道你在哪个行业能赚到更多钱的前提,要先知道这两个行业哪个更有钱。


怎么看呢?就看谁对我们国家GDP的贡献更大。(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为77077亿元,占GDP比重为7.8%

再来看互联网。


阿里研究院出过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相关经济规模在GDP中占比6.9%

所以答案很明显了,宏观来看,金融行业吸金能力名不虚传,互联网以一个点的微弱差距落后。

当然,身为一个成年人,有一个赤裸裸的真相你要知道,行业有钱可不代表你有钱。


唯一能衡量你是否有钱的维度,在于你的行业和公司能给你发多少钱。


这就涉及了一个核心数据:行业平均薪酬。

当然,这个行业平均薪酬,是整合了地域,年龄,行业所有职能得到的薪酬数据,如果是头部公司,薪酬要比这高得多。


02

金融vs互联网

你赚到钱的时间早晚不同


再说一个重要问题,有没有钱这件事,除了看数字,还要看时间。在这一点上,金融人占了点便宜,因为他们确实比互联网人更有钱。


早到什么时候?这就要提到金融人的黄金时代,2005到2015年的大IPO时代。

200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改的开始,A股进入了一个“同股,同权,同价”的新时代——大IPO时代。


在这期间,中国石油中国建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人寿平安,太保等一系列巨鳄企业纷纷上市,一次次刷新IPO体量的历史规模。目前我们在沪深300,上证50看到的最大权重股票,基本都集中在这个时期上市。


这些巨型企业上市,给金融机构带来大量赚钱机会。经常一个部门几个人,瓜分几百万项目奖金。随随便便一个证券公司的主管,年终奖都能拿到100万。


100万,现在你看没多少,可重要的是,这个数字背后的购买力。


要知道,2005年,北京市商品住房平均价格是6776元/平方米,北京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638元。


这意味着什么?一个金融中层一年的年终奖,是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多倍。可以轻轻松松全款买套北京100平的大house。


再加上,那时候,北上广深房子不限购,贷款首付比也很低。所以经历过IPO黄金时代的金融人,但凡有点投资眼光,手头都有3-4套房子,一套自己住,其它各种置换,收租,资产早就升值10倍不止。你说人家身家上亿,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同样是2005年,互联网能赚多少呢?


这时候,互联网公司第二轮赴美上市潮正风起云涌,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腾讯,网易都刚上市,老板们自己还没套现。公司员工每月赚个几千块,租房可以,买房,买不起。你要说他们是有钱人,或者日后会成为有钱人,这些自称屌丝的互联网人自己都不信。


所以,张爱玲有句话说得特别对:出名要趁早。同理,赚钱也要趁早。


虽然2015年后,金融和互联网的赚钱能力掉了个位数。可没什么用啊,北京房价已经涨了十倍,同样的100万,别说全款买房,连北京郊区房子的首付款都不够付了。


早赚到钱和晚赚到钱,差距就是这么大。

互联网公司创业劣势


03

金融vs互联网

你该选哪个行业去赚钱?


前面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到底该选哪个行业去赚钱?


从现在起往后10年,基于政策和行业红利,金融和互联网,仍然会是中国最赚钱,人才密集度最高的两个行业。

如果你还纠结选互联网还是金融,那小编还有最后一个建议:


去做互联网金融吧,现在它还有个学名叫金融科技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市金融科技人才水平呈现梯队式与特色化发展,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人才聚集效应明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多极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动西部金融科技人才汇聚。


不少地方政府都不断完善对金融科技人才的支持政策,例如成都、重庆、佛山人才政策等。

来源:佛山市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实施办法 来源:佛山市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实施办法

量化金融和互联网,是两个时代聚光灯下的行业,有着各自的特点。不过对于不同行业的人来说,各自的行业就像是围城。


金融人觉得金融行业像围城,偶尔想出来看看;互联网人也觉得金融行业像围城,城墙太高了想爬爬不进去…


想了解更地量化行业,CQF相关信息,可关注公众号:CQF量化金融学习,私信添加小助手咨询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