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产品经理工资高(程序员:为什么产品经理薪水那么高,他们会点啥?)

01. 产品经理的工作就是动动嘴?

上周一位同事跟我聊需求时说,还是你们产品爽,动动嘴就把活儿干了,我们研发就不一样了,跟你们聊完还得回去吭哧吭哧写代码。

我笑了笑,想起当初写代码那会儿听到的一个段子,说程序员没事千万不要跟产品讨论需求,因为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产品的工作完成了,你的工作才刚开始。


高级产品运营工资高吗


程序员和产品经理之间的恩怨情仇貌似由来已久,这在外界看来或许不可思议,因为人家一直以为产研是一伙儿的,天天在一起工作,怎么还这么苦大仇深?


说实话对这个话题,我还是挺想跟大家聊聊的,毕竟咱是程序员本家,现在做产品,也一直在跟从前的程序员朋友们互通有无,时不时交流下最近的流行框架和设计思想,以及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值得关注的新技术。


顺带跟他们灌输下我的产品思维和职场“毒鸡汤”。


还记得 2017 年我第一次转产品的时候,是老板钦点的,本来我那会儿刚接触 Spring Boot、Spring Cloud,学得正爽,根本没想做产品。但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我的一个无心之举(给技术总监写了封邮件,谈了谈对微信小程序的看法),竟然开花结果了。


这封邮件,后来技术总监转给了老板,老板看完,沉思良久,嗯,这小伙子是个好苗子。


于是我被赶鸭子上架,做了一个多月产品的工作。当时我觉得做产品没什么难的,不就知道要做个什么事儿,把原型画出来就行吗?


然后就风风火火开干了,什么市场分析,用户分析,竞品调研,统统都没有。就觉得小程序是未来,那我们就做个微信小程序出来,至于做出来给谁用,怎样获取种子用户,怎样进行用户增长,都没有想过。


还写过一篇文章记录<自己的产品思考>,现在回头去看,文笔好稚嫩。


我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也没有好的产品导师,只凭着满腔热情,一边学工具使用,一边画原型,过程非常枯燥,然后画完就想,我有画原型的这个功夫,写代码把他实现不是更香吗?后来就又转回了技术岗,继续写代码。


可以说,我那会儿还没有摸到产品经理这行的门槛。那时候的我,认为产品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原型画完,然后让程序员们去干出来。


02. 产品的工作,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


后来我从老东家离职了,进入一家线下教培公司,继续做程序员,写代码。


本来以为自己就这样开开心心写代码,未来混个架构师当当,几十年职业生涯一晃也就过去了。


但是 2019 年 4 月 18 日,冥冥之中,我加入了一个教人赚钱的神奇社群,抱着通过这个社群快速地赚到钱的心态,我竟然慢慢开了“钱眼”。


我大量阅读大家分享的网赚案例,创业案例,在这里吸收了大量的商业信息和流量玩法,渐渐地开始能闻到钱味儿了。


自己的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看到一个生意就开始思考这件事是怎么赚钱的,固定成本都有啥,月盈利多少,是否可持续赚钱,天花板有多高,自己能不能做...所以当我用这样一个思考维度去审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就会发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问题。


我终于明白,之前自己引以为豪的代码规范也好,高可用架构也好,如果不能跟业务结合,给团队带来实打实的利益,那和玩物丧志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也终于明白,在如今这个互联网环境里淘金,改需求是正常的,而需求一成不变才是危险的。


因为市场一直在变化,业务负责人也一直在进步,市场变了,人进步了,只有落实在产品决策上,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那时的我认识到,这公司照眼前这样下去,早晚得玩完,本着对自己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我<以一己之力得罪了整个技术部>,然后重新调整了职业规划,感觉只有做产品才能实现人生理想,于是再一次义无反顾的转了产品,正式开启产品生涯。


在有了商业思维之后,再来做产品,就像开了天眼。


因为我能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问题,想他所想,忧他所忧。


我开始思考职场的本质,明白打工人如果带着创业者的心态,那就不是在给老板打工,而是给自己。


坦白说,公司赚了钱,老板确实是第一受益人,你可能觉得自己干多干少都是拿固定工资,操那么多心干啥?


但是,谁说我们现在的努力,就会立即兑现呢?


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写在你的简历里,写到共事者的心里,或许下一次的涨薪名单上就有你,或许很快你就能积累到更好职场机会,让子弹飞一会儿。


原谅我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解决产研矛盾的根本方法,就是摆正心态,扩充自己的信息边界,不要一直呆在舒适区,只关注手头那一亩三分地。


开发在与产品经理的合作中,最关注的是我要什么,就是最后那个 PRD


但,对于产品经理来说,PRD 的背后,其实是有完整的商业模式、产品战略和公司规划等一系列冰山下的工作。



如果开发不知道产品经理背后这一系列工作的话,那么对于开发来说,就会觉得产品经理没什么难的,不就做个 PRD 么......


所以在开发的认知里,产品经理的工作 = 动动嘴 + PRD


对产品来说,最主要的工作是想清楚为什么,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通过为什么来引出最终我们要做什么



而开发是从做什么开始,引申到怎么做的问题上。开发所有的工作都是去想,我要用到什么技术,如何去把这件事做出来。


这就导致开发工程师很少关注产品想的那个为什么


所以,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程序员们认为,自己才是这个公司的灵魂,因为产品经理只是动了动嘴,做了张皮,而真正把事情实现的是我们伟大的程序员。


这种信息缺失,就是程序员对产品经理产生偏见的根本原因。


03. 怎么解决问题


首先,程序员在心态上不要把产品经理当成上游、甲方和找茬的,而应该把产品当成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起改变世界的伙伴。


然后在工作中,尽量不要严格划分上下游界限,说你们产品就应该怎么怎么样,做不到我们就不配合......


不要凡事公事公办留证据,大家想一个场景,如果两个人互相信任,那我跟你说个什么事儿,你答应了,那就是答应了,如果你没做到,可能是忘了,也可能是被其他事情给耽搁了。把事情沟通清楚就好了,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但如果你们互相留沟通的证据,发个邮件,@下领导之类的,那意味着产研之间的隔阂已经建立,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还有在提建议的时候,要有两个原则:

1. 本着帮对方把事情做好的目的。

2. 可执行的。


所有的程序员都怼过产品,所有的产品应该也都被研发怼过,但大家要清楚一点,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做成,而不是为了搞定对方,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英明神武。


最好的办法,就是跟产品交朋友,建立私下的沟通渠道。没事就去找产品唠唠嗑,了解下最近的市场环境,又积累了哪些需求,后面打算做什么新东西?


也可以把技术相关的东西,比如框架、架构、历史遗留问题,都去跟产品讲,想办法让产品了解自己的工作,这样当你们互相配合默契之后,产品甚至会主动帮你扛事情。


当双方知道了对方在干什么,也就消除了信息差,你们之间也就容易产生共情。


这样下去,团队才会越来越好,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也会越来越高。

04. 下篇预告


产品经理:不就是改了几次需求吗,至于拿刀砍我?


敬请期待...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