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销售模式(通过预售数据精准匹配农场基地 农产品销售探索新“玩法”)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距四川成都560公里外的凉山盐源县花树湾村水草坝,山里果树的枝头上缀满了沉甸甸的红苹果。10月29日清晨6点,68岁的段华友早早起床,开启了忙碌的一天:摘果套袋、上网销售、装箱发货……自从顺利搭上移动“和生活”平台“直供专区”的快车,像段大叔这样的边远地区果农成功打开了苹果销售的新渠道。

曾经的农村山乡不同程度存在信息闭塞、商业模式滞后等问题,许多农户在选择农副作物时,常按目前什么贵就种什么,易造成第二年因产量太大而导致价格急剧下跌。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据介绍,四川移动一方面依托“和生活”平台,为农户提供“通信业务+便民服务+互联网代买/代卖”综合服务站。

具体看,客户在服务站下单,并通过预售数据精准匹配农场基地供货数据,以此解决农户种什么的问题。

农场产品运营内容

同时,联合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探索“政府+运营商+服务商”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这个机制按求购农业品类、距离、数量等维度,在服务站周边区域内组织农业基地、合作社进行供给配对,帮助农户实现信息便捷对接,解决客户要什么的问题。

目前,已经与全省10个大型种植基地签订合作,带动农户直接收益达1069万元。

此外,为提高四川特色农副特产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移动联合当地政府采取三大举措:在“和生活”开设如广安馆、凉山馆、攀枝花馆等农副产品直供专区,包装地域性特色性农产品,并实现从产区到销区的高效对接模式;推出“绿色生活”品牌,挑选优质农副产品上架“和生活”,满足客户对无公害健康食品需求,实现农副产品出村;帮助当地农村网红开展直播带货,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全民参与,形成“一县一品”文化传播模式。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全省更多山村普及这套新机制,让四川的‘土特产’卖得更多、卖得更好。”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