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成功案例(洪涛:用经典案例引领数字农产品供应链发展)


2021年8月29日,第二届中国数字农产品供应链沙龙在腾讯会议网络举行,我国产业互联网的引领企业网库董事长王海波作了案例分享、商务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示范企业亨运城乡供应链公司总经理张士虎作了案例分享,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重庆工商大学、浙江大学、湖北经济管理学院专家作了专家点评。枣儿谣、湖北好产品两个企业进行了互动。这次活动是由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农产品电商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院、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杂志社协办,今日头条、腾讯会议给予支持。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农产品电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亓德明主持了沙龙。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农产品电商工作委员会洪涛主任总结。以下是洪涛的总结发言:

今天的活动是第二届中国数字农产品供应链沙龙,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农产品电商工作委员会在两次沙龙之前还先后组织了两次中国数字农产品电子商务大讲堂,每一次听众近万人次(无打赏),由此推动中国数字农产品模式创新发展。

2021年第一届沙龙,我们邀请了惠农网、磁云科技两个案例,一是数字农产品交易平台,一是数字科技服务商,上一次沙龙包括两位案例发言和专家点评,在“今日头条”上的点击率基本上都是超过了一万点,数字粮食科技应用案例超过了3万个点击率。今天的沙龙我们精选了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中国网库作为产业互联网引领企业的案例。大家知道,在电子商务里,比较熟悉的是2C消费者端,而2B的相对得道多助较少,但是占到80%,作为网库的这种模式,是我国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引领企业。我们给网库王海波董事长安排时间是一个小时,讲的时间比较短,但是讲的比较好:

第一,对产业互联网的思考:产业互联网的目的是为了做大做强产业链,产业互联网的模式是通过垂直单品平台整合实体企业的数据,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盈利模式是通过组织各类生态服务机构赋能企业的经营。

第二,对产业数字化的认识,一般来讲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资产和数字治理,这四个方面,但是,王海波董事长与我讲的数字农产品不同,他认为,数字农产品有五个方面数字化:原材料采购的数字化、生产过程的数字化、销售渠道的数字化、生产型服务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

第三,产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一是定制化的销售,二是获取生产性服务的收入,三是开展供应链金融。

第四,网库利用垂直平台创造的核心价值

农产品电商运营范例

1、整合产业数据,整合同行企业和上下游企业。

2、对接生态机构,包括经营服务类和销售服务类。

3、赋能龙头企业:采购、生产、推广、销售、金融服务。

第五,网库联合各农业头部企业作为平台产业合伙人的共同目标

1、建设单品领域的数字化系统,每个平台至少有20家以上相关联的服务商,比如我们和好想你做红枣产业网,就要建设中国最大的红枣的数字化的生态系统,给做红枣的提供干燥技术、防腐技术、包装设计等等。

2、推动合伙人企业打造成为超级单品。制定完善的方案,获取产品销售佣金。

3、成为单品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我们做的大米产业网不会要任何大米产业的交易佣金,但是做大米的你要采购包装、肥料、农药等等,我都帮你提供金融服务,这样我们希望未来在农业产业数字化的背景下每个单品领域都有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

我认为,作为产业互联网的引领企业,网库的模式是引领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模式,网库的模式代表数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发展方向,他们真正做到了为实体经济服务,通过产业互联网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生态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网库起到“综合服务商”的作用。

第二个案例是亨运城乡供应链公司,该公司是2018年商务部、财政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试点企业,2021年成为商务部、财政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示范企业,作为城乡供应链来讲,该公司在目前是全国做得最好的,是“城乡供应链的引领企业”。

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个是产业互联网的“综合服务商”,一个作为城乡“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这两个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与赋能,既有技术性的赋能,也有管理的赋能,也有综合性服务赋通,如协调服务、整合服务。

今天邀请了洪勇研究员、宋瑛教授,段炼教授,陶君成教授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两个案例是引领性的创新案例。在进入新时代后,两个模式在探索创新中也需要不断完善,当前我们特别强调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山西枣儿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宁新顺、湖北好产品市场运营顾问李洪一参与互动。特别是宁新顺总经理在稷山千年板枣公园里直播互动发言,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用手机新农具、直播新农活、数字新农资”方式,活跃了今天的沙龙。

因为今天时间比较宽松,陶君成教授曾经邀请我对亨运公司做过一个专家点评,这里有一个PPT,我简单放一下,当时我讲亨运城乡供应链模式创新问题。

亨运公司作为国家级的试点和示范企业,实际上是一种城乡供应链综合服务的模式,也就是说在城乡区域,公司做的是综合服务,“亨运模式”是提供各种各样综合性的服务。特别县域农产品供应链怎么样做到“五联”和“五通”,五联是商务部提出来的“农商互联”:“联产品,联设备、联标准,联数字,联市场”,以产品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的农商互联。同时,通过“五联”做到“五通”,通乡村振兴,通内外市场,通品牌质量,通源头可追溯,通模式创新,亨运的实践充分体现在“五通”。

“亨运模式”通过城乡供应链综合服务形成了一个体系。我们经常说,短板是城乡供应链,或者说短板是物流,或者说短板是冷链,但是这些说法都不准确,现在农村或者县域里“不缺资源缺整合”,现在各种冷链资源和投资很多的,比如说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邮政、一些大型的电商平台、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都在市县乡村建一些门店。但是我们发现现在很多门店不景气都关门了,花了那么多钱,为什么开不下去呢?这说明我们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条块分割、各自为阵、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发挥它综合性服务或者综合性功能,而亨运城乡供应链模式做到了综合性的服务,所以在其“左邻右舍”基层店里,既可以卖农产品,还可以卖农资,还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等多种功能,也就是我们过去所讲的“一场多用”。

亨运公司有许多集散中心,这些集散中心成为多个业务部门、多个快递企业的综合集散点。同时,客运改货运,客运由大公交改成小巴等等,采用一些适合十堰城乡需要的方式。

所以说,城乡的供应链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建设非常重要,“亨运模式”在这方面发挥它的 “综合性的服务”重要作用:能够整合多种资源、能够发挥多种功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能够发挥供应链链主的作用、能够在数字乡村中发挥作用、甚至能够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控制塔”的作用。

我在这里讲“控制塔”的作用是有针对性的,现在有很多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在电商扶贫攻坚后不知所措,不知道干什么?我认为,在由脱贫攻坚转到全面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应加快数字转型,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数字控制塔”,亨运城乡供应链也可以在数字乡村振兴中发挥亨运城乡供应链的“数字控制塔”的控制力、协调力和整合力。

下次我们在第三届数字农产品供应链沙龙中,我们会给大家推荐数字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案例,下次将会邀请到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的秘书长主持,给大家分享两个经典的数字供应链金融的案例。同时,我们也会积极与各个地方政府合作,比如像与稷山政府合作举办一次“数字红枣文化沙龙”。

今天沙龙再次成功,案例分享的好,专家点评,以及互动都非常好,我们会通过我们今天的会议记录,通过今日头条,把沙龙效果进一步放大。我今天的总结就是这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