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亦称做网上营销或者电子营销。是指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或者数字媒体技术等实现营销目标的商务活动。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你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小米的十年。
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是为用户创造价值,它的方法是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工具,同时这些工具也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基本手段。
互联网为营销带来了许多独特的便利,如低成本传播资讯与媒体到听众、观众手中。
互联网媒体在术语上立即回响与引起回响双方面的互动性本质,皆为网络营销有别于其他种营销方式独一无二的特性。
网络营销是基于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网络连接企业、用户及公众,向用户及公众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与服务,为实现顾客价值及企业营销目标所进行的规划、实施及运营管理活动。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营销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良好的网上经营环境的活动。企业或者公司利用数字化信息的优势,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达到营销目标的一种在现代媒体突出的、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
说起营销方面,我们就不得不说近几年的小米教科书般的营销方式。
小米和雷军
无论是本身自带的热度,还是营销手段上,小米本身都具备着很大的优势。相比于国内手机市场的华为和OV来说,小米一开始就是从线上起家的。
得益于本身就具有网络销售的优势,小米开创了一个新的营销策略——预售,这个做法也为后来各大厂商的营销战略开了一个先河:各家产商开始注重预售、首发等,在新品还没有发布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宣传。
在新品发布后,消费者得先预约手机,再付尾款,最后才能拿到产品。因为前面产能的影响。很多没有抢到新品的人,得过一段时间才有货。
这个行为对消费者是极其不友好的。
而这导致的结果就很有可能是饥饿营销,让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好感大降。比如,小米在以前有的时候就会因为缺货被“亲切”地称为耍猴行为——饥饿营销。
所以说,在营销方面的确我们的确是要慎重,不然很有可能为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最终也会影响到自己品牌的发展。
在早期,手机市场尚未饱和的时候,小米的营销手段尚且保守,饱受诟病的也只有备货不足的饥饿营销。
但是,在手机市场已经趋向饱和的情况下。
尤其在荣耀独立之后,手机市场开启了一个新的营销篇章——碰瓷。
在荣耀独立之后,不仅是在失去了母公司——华为支持的情况下,荣耀为了快速获取市场的热度,保持消费者热情,不被市场所埋没,荣耀在营销文案、海报等一些营销方案上学习了小米——小米今天来个大的,明天荣耀来个更大的。
而自从前金立总裁卢伟冰进入小米,并且成为了小米集团副总裁、红米手机的总负责人之后,卢直接开启了“频频科普”的营销打法。在产品上频频对标友商。以科普为目的去对比友商与红米的区别。
但是,有时候在这里面掺杂了太多的营销因素。更何况,在很多时候,红米本身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配置没输过,体验没赢过——这个不仅仅只是红米的问题。
所以,有些时候就实在没有必要去做那么多的对比,因为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去年的时候,小米开展了一个十周年的发布会:一往无前。
小米10周年发布会
该场发布会,以直播的方式进行,为小米过去的十年总结经验。同时,怀揣理想,展望未来。顺带还发售了一本同名书——《一往无前》,讲述小米从一碗小米粥到世界500强的经历与过往。
“与粉丝形成友好的互动群体,倾听粉丝的意见。”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就像魅族一样,即便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还是可以在夹缝中脱颖而出。抓住消费者的胃口,并且形成粉丝效应,这个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倾听用户的意见,改善自身的产品问题,小米在这么多年来都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小米社区一直是广大用户群体吐槽的地方,在这里,也可以进行用户之间的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官方也以包容的态度,理性分析用户的问题,不断改善产品。
还有就是只有小米一家独有的——米粉节。在与粉丝互动的过程中让利,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用户群体而言,这个都是双赢的。
而双赢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谁说不是呢?
点击头像,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上期精彩:小米耳机
往期好评:iPad的新旧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