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营销人的自我修练
营销人都有哪些特质?
每个阶段又该如何进阶?
如何进行营销人的自我修炼?
前可口可乐大中华和韩国区CMO、复旦管院1999级MBA校友鲁秀琼在成为战略咨询全球专家合伙人之际,分享了这篇“营销人的自我修炼”。
营销可能是最好,但也是最难的职业。才入行的时候,英国老板的欢迎词是“Marketing is only for extraordinary people.”25年过去,身经百战,历经千帆,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
营销是Art(情)和Science(智)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营销人上写得了战略,下抓得了执行;左能分析数据,右能创意内容。这也就对营销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一个好的营销人必须有Smarts(脑),Hearts(心),Guts(胆)全面素养,需要刻意修炼、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SMARTS(脑)好奇心、学习力
好奇心是营销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对事物的好奇,不见得跟工作相关,但是这种童真般的好奇心态,会激活我们身上的创新能量,那些创意和创新的东西都来自于好奇心。而充盈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望,常常让自己处于海绵吸水的吸收和整理状态,这背后就需要出色的学习力。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其中动力、毅力、能力缺一不可,而这个时代人才最本质的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
HEARTS(心)同理心、感知力
营销人要从心出发,善听“弦外之音”。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个人能够从领导、同事、客户或他人的谈话中洞察出更深的东西,这些东西才是我们最想要的,也是最有用的。就是要求我们能够“猜透别人的心”,也可以称为感知力。感知力的培养必须要有同理心(从认知上理解他人观点,以及从情感上感受他人情感)的刻意修炼。走出自我,换位思考,贴近用户是修炼同理心的不二法门,基于此我们才能够做出相对优秀的解决方案。同理心可谓是营销人的立身之本。
GUTS(胆)责任心、行动力
一个好的营销人往往是个NICE(耐撕)的。快消行业,市场部就像是一台精密复杂的机器中间的轴,在公司一个个的项目中安排、协调、推进每个部门的任务,从而保证项目最终有好的产出,帮助品牌、公司的成长。一个好的Marketer,必须有责任心&行动力,即Nice又耐撕,有能力找到关键问题点,有方法撬动整个组织的运作,真正地推动Do right thing in right way。
营销无定式,底层有逻辑。营销人如何能够系统性地培养Smarts(脑),Hearts(心),Guts(胆)的基本素养?这里总结了“7种武器”助你培养营销人的基本素养。
▂▂▂▂▂
1.成于态度
营销人这么难,为啥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这个职业?借用肯尼迪总统在登月计划启动会上的名句:
>>我们选择这条道路并实现更多梦想,并非它们轻而易举,而正是因为它们困难重重。因为这个目标促进我们不断挑战自我,进化组织;因为这个目标让我们充满激情,学无止境;时不我待、义无反顾!
做营销同样如此,每个选择这行的人都有着初心:Do something today that you will be PROUD of tomorrow. 希望自己做出的产品,塑造的品牌、创意的campaign能满足千万人的需求,代表一个时代的情怀。但往往陷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被工作磨平了棱角,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营销人的修炼首先在成于态度,时刻提醒自己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以及最初的梦想;经常告诫自己不做透支未来的销量,还有更重要的品牌建设;频繁自省不走短平快的捷径,还要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2.敏于观察
营销人的基本素质就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培养自己的直觉,从而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敏锐地把握事物变化,清晰应变意味着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洞察力,首要的是对营销的热爱和兴趣。因为热爱,所以会对事物的变化有兴趣和敏感,时刻充满激情。其次是需要从美学角度切入到新的直觉培养,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美,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悟性。
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需要先调动自己的眼耳,但要洞察出来真相并预判未来,更重要是“心想十方”打造自己的创造力、构想力和对终极的推演能力。感于生活,敏于观察,洞察力才会内化于心,然后再外化于行,成为营销人的一种直觉本能。
▂▂▂▂▂
3.勤于学习
读书是最好的修炼。最棒的营销人都是多读书,读透书。认识营销界的大咖一年的阅读量都在50-100本书以上。
江小白的创始人陶石泉更是说到:“天下没有新鲜事,所有的做法90%以上都有现成的知识体系,只是我们知识面有限,还在瞎琢磨瞎创造。90%以上的焦虑和不知所措都可以在现有的书籍中找到解决方法,只是我们有时候不知道是哪本书。”
当然,读书也得有方法,更偏爱先泛读、再精读、后讨论的三步反复读书法。先读通(泛读一遍,知道作者知识点的广度),再读厚(精读一遍,抓住书中的关键点,并与实践进行对照),终读薄(和志同道合的书友或大神一起讨论书中精要)。读书的质量往往决定了认知的的边界,进一步定义了成就的上限。
▂▂▂▂▂
4.思于逻辑
直觉之外,营销人必须有强大的底层逻辑和完整的全面格局。特别喜欢曾鸣教授的“点线面体定位”的战略定位思考,迭代成为了营销人的逻辑思维体系:
>>点的观察:做营销人,需要坚持更新自己的微观体验,揣摩产品的温度用户的连接,有着对市场的第一手感知。但我们不能从点直接跳到答案,需要进一步做线的分析。
>>线的深析:反复地问5个WHY,能够从表面的现象找到问题的本质,从单一的活动找到规律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观察一个事件的时候,不要上来就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学会问问题,重复问5次,直到你找到其根本原因。
>>面的整合:整合不同维度的观点,塑造对事物整体的感性把握成为了构想力和创造力的核心。少以偏盖全,多用思维导图找到真正的蓝图。
>>体的格局: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思维方式,一种以终为始的终局思维闭环,一种汇集各种错综复杂散点到有机结合体系的能力,一种面向未知的试错勇气。真正的大神,往往都可以在点、线、面、体之间切换自如。
点线面体是思维深度逐步升级的一套完整逻辑体系,初入市场营销的人员,往往都是点线结合的思考,随着时间和经验累积后就可以提升到面体的结合。但非常推荐在营销职业初期就尝试着把点线面体结合起来,即便高度不够,但养成这种良好的思维模式将会大大提升对事情的分析和解构能力,这可以当做是营销人的方法论,依次进阶,慢慢修炼成为大神。
▂▂▂▂▂
5.勇于实践
市场千变万化,理论故事层出不穷。到底哪种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答案就在实践出真知。营销人必须得心中有谱,在大方向明确下,边做边学,敢作敢当。放眼看去,业内最大的两家外企(宝洁、可口可乐),内部团队对营销一把手评价惊人的相似: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脚下有路。以大神为榜样,勇于实践。
市场营销人的策略、方案、想法往往都是洞察了市场和消费者而来,策略对不对,方案好不好,想法是否能落地,就要努力去实践来检验。营销没有绝对的对错。即便是今天没有看到效果,如果有足够的信心和数字证明方向是对的就要坚持。当然,勇于实践,不要蛮干和盲干,如果踩坑,及时调整。营销人手里都掌握很多的营销资源,做的好就是创造价值,做的不好,就是浪费资源,能少教学费还是最好的。作为营销负责人,更需要创造鼓励部属积极实践的氛围,过程中给与合理的关注和及时的复盘,因为千里马和伯乐同样重要!
▂▂▂▂▂
6.善于总结
经验知识化,知识体系化。真正的高手往往善于做完事情后,重新复盘反思,把隐形的经验总结成显性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有系统、有层次,重复性地提高能力。再进一步把知识点整合理顺,总结出属于自己的道理,慢慢完成从点到线,到面最后上升为体系的跨越。
非常欣赏阿里的薪火相传的传橙官机制,Campaign要复盘,做事后的好导师。这样,不纠结于一时一刻的KPI,而是注重于有共性的知识点的挖掘,传授的东西也都格外鲜活,富有生命力。高质复盘、教学相长,这是我们把自己从“杂家”往“专家”培养提升的一个好路径,也能收获真正的能量。
▂▂▂▂▂
7.悟于挫折
入行25年,真正的受益在于踩过非常多的不同的坑,然后如何从踩过的坑里领悟到规律性的底层逻辑才是最难的。能踩坑,会实践,找规律,这才能慢慢从绝望之谷踏上开悟之坡,开始真正成为合格的营销人。
面对挫折,要有宽阔的胸怀接受它。受挫的时候往往成长最快。挫折不是包袱,总结后就要卸掉它,重装上阵。当然,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层也要有合适的容错机制和容错的心。如果能共同的面对挫折,收获失败中的经验和教训,那么对整个团队又何尝不是一种正向的激励呢!感谢失败,感恩挫折,从绝望之谷找到启发,才能踏上开悟之坡。
营销人可能是最好,但也是最难的职业。需要Art(情)和Science(智)的完美结合,有Smarts(脑),Hearts(心),Guts(胆)全面素养,需要成于态度、敏于观察、勤于学习、思于逻辑、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悟于挫折的7种武器刻意修炼。背后真正体现的是强大的热情、纯正的初心和强烈的使命感。
“Marketing is only for Extraordinary people.”
共勉!
* 本文来源为公众号“成功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