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极速版ios老版本(快手前所未有的感觉良好)

5月24日,快手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

这是一份基本符合预期的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总收入为人民币170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25亿元增长36.6%,略超170.17亿元的预期。同时,快手一季度净亏损577.5亿元,调整后净亏损49.2亿元。

用户规模方面,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中国应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3.792亿,同比增长26.4%,环比增长20.0%;快手应用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2.953亿,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及5.198亿。每位日活跃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在2021年第一季度提升至99.3分钟,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10.5%。

依然在保持增长的用户规模说明快手的流量至今仍未见顶。另一个表现是在今年春节期间,快手亮眼的增长表现:在iOS的免费榜中,快手极速版一天之内上升6位达到第一;而在华为应用榜里,快手主App则位列榜首。

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会议中,快手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宿华同样表达了对未来快手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的信心,

“我们认为DAU、MAU和时长还是有机会继续往上走的……DAU在MAU的占比大概是57%,还会继续增长,将来会上涨至60%,和我们之前预测的保持一致。”

用户增长离不开快手一系列丰富内容的动作。譬如在直播方面,2021年2月,快手推出了26天连续不间断的直播系列“超级播”,涵盖了名人脱口秀、线上音乐会、二次元表演、春节晚会等内容,一个月内吸引超过15亿人次观看;同时快手在第一季度成为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官方直播及短视频平台,并获得了CBA直播二次创作的版权,提升了体育用户的活跃度,在2021年4月底体育垂类直播观看人数增长超200%。

短视频方面,快手从去年12月加大对快手短剧的投入,推出激励内容创作者的“星芒计划”,2021年3月,快手日均有超过2亿用户在快手短剧观看短剧。

和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一样,第一季度,快手的多项业务都贡献出亮眼的增长。

目前,快手的主要营收来源分为三部分: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和其他服务(包括电商)。其中,线上营销和电商是近两年快手备受外界关注的两项业务,两者也均在一季度财报中实现了不错的增长。

线上营销服务方面,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6亿元,同比增长达161.5%。这也是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继2020年四季度首次超过直播业务占比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后,第一次对总收入的贡献首次超过50%(2019年第四季度时这一比例还只有26.6%)。

这说明自2016年初步启动、2018年全面推出营销业务后,快手在三年间已将这一业务模式完全跑通,尤其是在去年快手8.0版本上线后,单双列并行的产品设计,尤其是单列全屏的公域流量壮大之后,快手的广告收入相较过去有了很大增幅。

今年第一季度线上营销服务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快手在品牌广告和快手联盟方面的投入。

出于快手的早期平台定位,吸引中高端产品的品牌广告一直被认为是快手的弱项。从去年起,快手加大了对品牌广告的投入,并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品牌广告主的认可。财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快手品牌广告收入的同比增速超越了线上营销服务总收入的同比增速。

宿华也在分析师会议中表示,“(品牌广告在)一季度的趋势是比较好的,我们也调高了目标,所以品牌广告占比应该是中高位数。”目前快手在品牌广告方面最大的行业类别是电商零售和快速消费品,如食品和饮料。

快手联盟则是快手在去年年中上线的一项面向广告主和商家的“采用广告、内容及电商产品三位一体的投放解决方案”。据财报,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在快手联盟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影响力得到提升,“覆盖的开发者和用户群体持续扩大”。

由于线上营销服务的毛利率为快手三大核心收入中最高,随着线上营销服务的收入占比越来越高,也带动了快手整体毛利率的不断提高。2021年一季度,快手毛利率由2020年同期的34.2%提升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41.1%,意味着快手的整体盈利水平得到增强。

而在另一项快手受到外界关注的电商业务方面,2021年一季度,快手其他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2亿元,同比猛增589.1%——这一增长离不开快手电商业务的迅速发展,据财报,一季度快手电商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219.8%,达到人民币1186亿元,这已经达到了2020年快手GMV全年水平(3812亿)的大约三分之一。

快手极速版哪个版本可以赚钱

快手电商业务增长的原因最终要归结到快手的私域流量。2021年第一季度,私域对于电商交易总额的贡献远超公域。私域帮助快手建立了基于社交信任的电商生态系统,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促成了更多交易的发生。此外,一季度快手继续加强了对快手小店和好物联盟等电商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帮助电商交易实现了增长。

不过尽管创造了巨大的GMV,将电商收入计算在内的其他服务收入在一季度仍只占到快手总收入的7%,由此也牵扯出一直以来外界关于快手货币化率低的讨论——即电商业务虽然增长很快,但不能给公司赚钱。

仍将电商业务现阶段的目标放在生态搭建上,是快手货币化率低的重要原因。此前有媒体报道,快手对于电商相关的财务增长一直保持着谨慎态度,快手电商内部考核的核心标准并不是GMV和收入,而是商家规模与用户满意度——这其实也符合快手的一贯风格,不急着收割流量,先把服务和规模做好。

所以尽管目前快手电商业务对收入的贡献还很低,但它实际正在为后续营收的增长蓄力。体现在同比增速上,快手589.1%的其他服务收入增速已经远超161.5%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增速,前景向好。

而不管是去年才刚刚开始做品牌广告的线上营销服务,还是现阶段正追求规模和服务的电商业务,其实都意味着快手还没有使出最后的杀手锏,未来快手的收入增长空间巨大

除了以上几项核心业务,快手如今也已经在新兴业务上有所布局和发力。譬如基于积累起的大量游戏直播用户基数,快手未来很可能能够复制斗鱼虎牙“游戏搭台,秀场唱戏”的商业模式,在刚刚结束的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上,快手也发布了首款自研游戏《西行纪 燃魂》;此外,快手视频搜索的用户覆盖也已达到了不错的量级,未来也不排除进一步变现的可能。

当然,现在的快手依然面对许多问题,比如要如何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如何提升商业化团队的战斗力?在游戏买量广告被抖音占先的情况下如何突围?如何应对直播电商监管?如何面对多家平台的竞争?这些都将决定快手未来的命运。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